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推荐 > 副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习近平两会时刻丨教育要练好这些“基本功”
    更新时间:2025/3/12 12:28:09    来源:央视网

    3月6日,全国两会政协联组会现场,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徐坤委员,带来了实践中的思考:“人工智能成为加快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变量。”

    “教育数字化,有些问题要分清楚。”习近平总书记由此谈及近期火热的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

    “现在,一方面,有了智联网、人工智能,教育的工具和方法会发生变化,学生能力培养会有变化,这些正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启智、心灵的培养和基本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不能放松的。基本功还得有。”

    数字化时代,教育要练好哪些“基本功”?总书记思虑深远。

    其一,培养基本能力。

    当人工智能走进课堂,教育的环境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举例道:过去,到商店买东西,发现有的人找零钱得一个个数去算,往往判断这是数学基本能力不足的表现。而用上计算机以后,这方面的基本能力要求跟以前打算盘时不一样了。即便如此,“教育,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

    数学计算、文字写作、语言表达能力等基础素养,都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石,也是教育不能舍弃的根本。

    △2024年8月7日,在湖南长沙望城区月亮岛街道黄都港社区,志愿者在给小朋友上书法课。

    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写作能力等。拥有这些基本能力,方能让教育数字化真正“为我所用”,从根本上发挥数字技术在培养、塑造学生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今年,我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字化时代、智能化时代的素养和能力。

    其二,传承传统文化。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激起强烈共鸣。

    平视世界的底气,源于民族精神的深厚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可以在物质上和国外的年轻人平视,但只有在思想认识和文化上有着更高的自信,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政协联组会上,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委员向总书记汇报了依托学校课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实践探索。

    总书记听后有感而发:“学校会在一个人的心中播下一颗种子。小学、中学甚至是幼儿园会在人的一生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一定要从娃娃抓起。”

    △2025年2月13日,在河北唐山一所小学举行的“非遗进校园”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中,剪纸艺人向学生传授剪纸技艺。

    临摹名家书法,品鉴汉字的美学意境;剪窗花、扎风筝,体会民俗技艺的匠人匠心;去博物馆研学,领略历史的辉煌灿烂……各地学校创新教育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埋进青少年心田。

    今年全国两会上,培根铸魂兴文化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有政协委员建议,完善“大思政”建设体系,搭建一体化、递进式、分学段的青少年文化学习框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道德自觉、以革命文化激发爱国情感、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精神素养。

    其三,守住内核和素养。

    联组会上,福建师范大学校长郑家建委员在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时,提到一个数据:我国未成年人年平均阅读量为11.39本,显著高于成年人,“书香校园”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他提出“打造多元立体的儿童青少年阅读生态” 。

    总书记予以肯定:“数字阅读要和传统阅读结合起来,守住我们的内核和素养。”

    科技进步让阅读的载体和技术不断创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始终是全民阅读和每一个人自我提升的方向。“数字化时代,社会节奏快,静下心来、耐着性子坐着读本书不容易。”总书记叮嘱,“书香是一种氛围。”

    最是书香能致远。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写入“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这也是自2014年开始,“全民阅读”连续12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4月23日,云南昆明,市民在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十里书香长廊·春城书市”上体验数字阅读。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变革是必然的,但我们不能因技术的快速迭代而迷失方向。新征程上,教育要练好“基本功”,培养既有科技素养又富有人文情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强国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要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竞相涌现。”

     

    文章编辑:赵银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习近平两会时刻丨教育要练好这些“基本功”
    2025/3/12 12:28:09    来源:央视网

    3月6日,全国两会政协联组会现场,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徐坤委员,带来了实践中的思考:“人工智能成为加快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变量。”

    “教育数字化,有些问题要分清楚。”习近平总书记由此谈及近期火热的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

    “现在,一方面,有了智联网、人工智能,教育的工具和方法会发生变化,学生能力培养会有变化,这些正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启智、心灵的培养和基本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不能放松的。基本功还得有。”

    数字化时代,教育要练好哪些“基本功”?总书记思虑深远。

    其一,培养基本能力。

    当人工智能走进课堂,教育的环境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举例道:过去,到商店买东西,发现有的人找零钱得一个个数去算,往往判断这是数学基本能力不足的表现。而用上计算机以后,这方面的基本能力要求跟以前打算盘时不一样了。即便如此,“教育,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

    数学计算、文字写作、语言表达能力等基础素养,都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石,也是教育不能舍弃的根本。

    △2024年8月7日,在湖南长沙望城区月亮岛街道黄都港社区,志愿者在给小朋友上书法课。

    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写作能力等。拥有这些基本能力,方能让教育数字化真正“为我所用”,从根本上发挥数字技术在培养、塑造学生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今年,我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字化时代、智能化时代的素养和能力。

    其二,传承传统文化。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激起强烈共鸣。

    平视世界的底气,源于民族精神的深厚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可以在物质上和国外的年轻人平视,但只有在思想认识和文化上有着更高的自信,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政协联组会上,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委员向总书记汇报了依托学校课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实践探索。

    总书记听后有感而发:“学校会在一个人的心中播下一颗种子。小学、中学甚至是幼儿园会在人的一生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一定要从娃娃抓起。”

    △2025年2月13日,在河北唐山一所小学举行的“非遗进校园”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中,剪纸艺人向学生传授剪纸技艺。

    临摹名家书法,品鉴汉字的美学意境;剪窗花、扎风筝,体会民俗技艺的匠人匠心;去博物馆研学,领略历史的辉煌灿烂……各地学校创新教育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埋进青少年心田。

    今年全国两会上,培根铸魂兴文化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有政协委员建议,完善“大思政”建设体系,搭建一体化、递进式、分学段的青少年文化学习框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道德自觉、以革命文化激发爱国情感、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精神素养。

    其三,守住内核和素养。

    联组会上,福建师范大学校长郑家建委员在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时,提到一个数据:我国未成年人年平均阅读量为11.39本,显著高于成年人,“书香校园”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他提出“打造多元立体的儿童青少年阅读生态” 。

    总书记予以肯定:“数字阅读要和传统阅读结合起来,守住我们的内核和素养。”

    科技进步让阅读的载体和技术不断创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始终是全民阅读和每一个人自我提升的方向。“数字化时代,社会节奏快,静下心来、耐着性子坐着读本书不容易。”总书记叮嘱,“书香是一种氛围。”

    最是书香能致远。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写入“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这也是自2014年开始,“全民阅读”连续12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4月23日,云南昆明,市民在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十里书香长廊·春城书市”上体验数字阅读。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变革是必然的,但我们不能因技术的快速迭代而迷失方向。新征程上,教育要练好“基本功”,培养既有科技素养又富有人文情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强国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要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竞相涌现。”

     

    文章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