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推荐 > 副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踏访贵州乡村 总书记指引文旅体融合发展方向
    更新时间:2025/3/22 20:24:3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春天到,春意浓,千树万树绿葱葱,布谷鸟儿声声唱,布谷布谷快播种……

    侗族大歌《布谷催春》萦绕耳畔,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映入眼帘……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村民们用婉转动听的歌声,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2025年3月17日下午,习近平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时,在寨门口向身着民族盛装欢迎的村民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2025年3月17日下午,习近平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时,在寨门口向身着民族盛装欢迎的村民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2025年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肇兴侗寨,观看侗族大歌表演,察看村寨风貌和侗族文化展示中心,深入侗乡织、染、绣特色产业基地,同乡亲们亲切交流。

    “总书记问了我有关侗族大歌传承的问题,我们侗族大歌要世世代代地传承,不能够丢失,要让全中国、全世界都能够聆听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黎平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陆艳玉说。

    侗族大歌这部多声部民歌的活态史诗,已有2500年历史。随着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侗族大歌配乐的爆火,这一古老艺术再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自2022年黎平县启动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工程以来,当地不断开展侗族大歌的收集、整理、编辑、出版和传承人培养、培训等,目前已培养各级代表性传承人236名。

    2025年3月17日下午,习近平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侗乡特色产业基地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25年3月17日下午,习近平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侗乡特色产业基地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其中包括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等在内的18个世居民族,共同构成了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汇聚起侗族大歌、蜡染工艺、苗绣等“古朴又时尚”的多元民族文化。

    2021年2月3日,总书记在贵州毕节考察时,曾走进以苗族为主的化屋村。在这里,总书记称赞“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

    2025年3月17日,在贵州肇兴侗寨考察时,总书记再次指出,“吊脚楼、古寨、非遗乐器、侗族大歌、蜡染工艺,这些民族的特色,很古朴也很时尚。”

    古朴气韵,离不开用心保护,时尚气息,得益于活化传承。相隔4年的两次贵州考察,传递着总书记对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深度思考。

    “总书记十分关心侗族文化,还肯定了我们蜡染合作社的运营理念,我们的发展劲头更足了。”在黎平侗品源传统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勇妹看来,唯有服务于市场需求,将传统纹样、民族元素融入到衣服、家居布艺制品以及包包、围巾等各种文创产品中,才能让传统手工艺产品既具有时尚风格,又不失民族文化特色,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5年3月14日,2025年贵州“村超”40强交叉赛在榕江“村超”足球场举行,演员在比赛间隙表演侗族大歌,民族文化伴随着体育赛事成功“出圈”。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5年3月14日,2025年贵州“村超”40强交叉赛在榕江“村超”足球场举行,演员在比赛间隙表演侗族大歌,民族文化伴随着体育赛事成功“出圈”。图片来源:新华社

    近年来,以肇兴侗寨为代表的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通过加大村寨建筑空间和房屋风貌保护,开展侗族大歌进校园活动,组建侗族大歌队和侗戏班,将谷雨节、芦笙节、侗年节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打造成旅游产品,让更多游客留下来、住下来、玩起来,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党的二十大以来,总书记深入地方考察时也曾多次就深化文旅融合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2023年4月,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要进一步提高种植、保鲜、加工等技术,把荔枝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旅游发展得更好”;2023年9月,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2024年11月,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2025年全国两会后的首次地方考察,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为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

    2025年3月14日,村民在肇兴侗寨内制作蜡染。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5年3月14日,村民在肇兴侗寨内制作蜡染。图片来源:新华社

    改变不止是贵州。

    为深化文旅体融合发展,各地纷纷探寻发展新路径——

    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推出茶旅融合项目,让茶香伴着苗歌飘向远方;

    京津冀三地联手构建文旅融合协同发展机制,让1亿人“说走就走”的旅游圈更加完善;

    广西实施文旅经济“融百业超万亿”行动,推动文化、旅游与教育、体育、科技、康养、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双向带动;

    云南丽江古城“纳西人家”文化院落以“非遗家访”沉浸式体验纳西传统文化的创新举措,吸引了众多游客到访打卡;

    …………

    “把蜡染体验店经营得更好,带动更多村民有活干有钱赚”“打造更丰富的旅游业态,增加村集体收入,解决家门口就业”……这个春天,千年古韵的民族风情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不断“破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串联起了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乐章。

    文章编辑:刘鸣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踏访贵州乡村 总书记指引文旅体融合发展方向
    2025/3/22 20:24:3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春天到,春意浓,千树万树绿葱葱,布谷鸟儿声声唱,布谷布谷快播种……

    侗族大歌《布谷催春》萦绕耳畔,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映入眼帘……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村民们用婉转动听的歌声,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2025年3月17日下午,习近平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时,在寨门口向身着民族盛装欢迎的村民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2025年3月17日下午,习近平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时,在寨门口向身着民族盛装欢迎的村民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2025年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肇兴侗寨,观看侗族大歌表演,察看村寨风貌和侗族文化展示中心,深入侗乡织、染、绣特色产业基地,同乡亲们亲切交流。

    “总书记问了我有关侗族大歌传承的问题,我们侗族大歌要世世代代地传承,不能够丢失,要让全中国、全世界都能够聆听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黎平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陆艳玉说。

    侗族大歌这部多声部民歌的活态史诗,已有2500年历史。随着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侗族大歌配乐的爆火,这一古老艺术再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自2022年黎平县启动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工程以来,当地不断开展侗族大歌的收集、整理、编辑、出版和传承人培养、培训等,目前已培养各级代表性传承人236名。

    2025年3月17日下午,习近平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侗乡特色产业基地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25年3月17日下午,习近平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侗乡特色产业基地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其中包括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等在内的18个世居民族,共同构成了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汇聚起侗族大歌、蜡染工艺、苗绣等“古朴又时尚”的多元民族文化。

    2021年2月3日,总书记在贵州毕节考察时,曾走进以苗族为主的化屋村。在这里,总书记称赞“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

    2025年3月17日,在贵州肇兴侗寨考察时,总书记再次指出,“吊脚楼、古寨、非遗乐器、侗族大歌、蜡染工艺,这些民族的特色,很古朴也很时尚。”

    古朴气韵,离不开用心保护,时尚气息,得益于活化传承。相隔4年的两次贵州考察,传递着总书记对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深度思考。

    “总书记十分关心侗族文化,还肯定了我们蜡染合作社的运营理念,我们的发展劲头更足了。”在黎平侗品源传统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勇妹看来,唯有服务于市场需求,将传统纹样、民族元素融入到衣服、家居布艺制品以及包包、围巾等各种文创产品中,才能让传统手工艺产品既具有时尚风格,又不失民族文化特色,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5年3月14日,2025年贵州“村超”40强交叉赛在榕江“村超”足球场举行,演员在比赛间隙表演侗族大歌,民族文化伴随着体育赛事成功“出圈”。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5年3月14日,2025年贵州“村超”40强交叉赛在榕江“村超”足球场举行,演员在比赛间隙表演侗族大歌,民族文化伴随着体育赛事成功“出圈”。图片来源:新华社

    近年来,以肇兴侗寨为代表的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通过加大村寨建筑空间和房屋风貌保护,开展侗族大歌进校园活动,组建侗族大歌队和侗戏班,将谷雨节、芦笙节、侗年节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打造成旅游产品,让更多游客留下来、住下来、玩起来,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党的二十大以来,总书记深入地方考察时也曾多次就深化文旅融合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2023年4月,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要进一步提高种植、保鲜、加工等技术,把荔枝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旅游发展得更好”;2023年9月,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2024年11月,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2025年全国两会后的首次地方考察,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为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

    2025年3月14日,村民在肇兴侗寨内制作蜡染。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5年3月14日,村民在肇兴侗寨内制作蜡染。图片来源:新华社

    改变不止是贵州。

    为深化文旅体融合发展,各地纷纷探寻发展新路径——

    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推出茶旅融合项目,让茶香伴着苗歌飘向远方;

    京津冀三地联手构建文旅融合协同发展机制,让1亿人“说走就走”的旅游圈更加完善;

    广西实施文旅经济“融百业超万亿”行动,推动文化、旅游与教育、体育、科技、康养、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双向带动;

    云南丽江古城“纳西人家”文化院落以“非遗家访”沉浸式体验纳西传统文化的创新举措,吸引了众多游客到访打卡;

    …………

    “把蜡染体验店经营得更好,带动更多村民有活干有钱赚”“打造更丰富的旅游业态,增加村集体收入,解决家门口就业”……这个春天,千年古韵的民族风情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不断“破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串联起了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乐章。

    文章编辑:刘鸣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