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推荐 > 副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镜观·回响|守护三晋古建财富
    更新时间:2025/3/28 20:23:28    来源:新华社

    一瓦沐风雨,一柱承千年
    山西,是全世界“古建筑爱好者的天堂”
    众多古迹、古建、古街、古城
    如同颗颗璀璨珍珠
    点缀着三晋大地表里山河

    位于山西五台县的佛光寺东大殿,是我国现存珍稀唐代木结构建筑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五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2024年10月11日,游客在佛光寺东大殿参观。

    山西大同悬空寺位于恒山脚下,始建于北魏后期,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2025年2月28日摄)。

    位于山西朔州市的应县木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年),塔高67.31米,上下连接的全部架构均由卯榫咬合而成,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建筑(2025年3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

    位于山西朔州的崇福寺始建于唐代,建筑奇巧壮观,气势恢宏。1988年,崇福寺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2024年11月21日拍摄的崇福寺(无人机照片)。

    山西平遥古城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2.25平方公里的古城内保存着300余处文物、近4000处传统建筑。这是平遥古城夜景(2024年5月9日摄)。

    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考察
    在平遥步行感受古城的历史点滴
    对统筹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
    作出重要指示

    巍巍太行,悠悠黄河
    孕育出灿烂的三晋文化
    保护好珍贵的文化遗产
    是历史留给山西的重要责任
    近年来,山西谨记嘱托
    加强技术、人才、制度建设
    持续加大保护力度
    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绽放时代光彩

    2024年2月27日,在山西大同市云冈石窟,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潘鹏(左)和同事李敏在采集影像。近年来,云冈研究院的“文物医生”团队扎根石窟,通过建立档案、数字化技术采集、文物保护修复等多种手段对石窟进行“望闻问切”,加强对云冈石窟的研究和保护,为文物保护和修复提供重要支撑。

    2024年2月27日,云冈研究院壁画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王建国在修复壁画。

    2024年3月16日,在山西长子县法兴寺圆觉殿,天王寺法兴寺崇庆寺文物所副所长张宇飞记录宋代彩塑的保存状况。张宇飞从1993年开始担任法兴寺文保员,在日常讲解之余,他通过查阅史料、研读碑文、请教专家、走访乡民等方式,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自媒体发表介绍山西文化遗产的原创文章百余篇。

    山西平遥古城城墙和护城河一角(2024年5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加固城墙、维护历史建筑、逐步建立古城违建整治长效机制等措施,使这座“活着的古城”散发新的生机。

    2023年3月25日,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山西太原举行,全国两百余名选手现场比拼文物修复和考古探掘技术。这是参加木作文物修复师比赛项目的选手制作木质传统建筑构件。

    位于山西晋城沁水县的湘峪村,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城堡式古村落,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近年来,当地在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基础上,修缮代表性院落、完善配套设施,古村落焕发出新活力。

    统筹发展、经营与保护
    是守护古建财富的重要课题
    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进
    专业研究同大众文化共鸣
    千年山川间
    一条历史与现代交织
    文化与产业共振的发展之路
    已然显现

    位于太原的晋祠,是祭祀西周初晋国首任诸侯唐叔虞的祠堂,是集中国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于一体的珍贵的千年古祠,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这是2024年7月25日,游客在晋祠博物馆参观。

    2024年,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带火了位于山西临汾隰县的小西天景区。2024年国庆假期,这个常住人口不足10万的小县城,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这是游客在小西天景区参观。

    从“古建粉”到从业者,“80后”杨杰用自己的创业经历,展现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实践可能。他创立的晋行记研学中心,聘请专业人士深入讲解,为喜爱古建的游客提供“沉浸式”研学体验。这是2023年5月20日,杨杰带领游客在山西长治参观淳化寺古迹。

    2024年7月17日,游客在太原古县城游览(无人机照片)。

    2024年7月10日,山西科技学院的学生在湘峪古堡写生。

    记者:詹彦 杨晨光

    编辑:毕晓洋 张浩波

    新华社摄影部 山西分社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文章编辑:李润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镜观·回响|守护三晋古建财富
    2025/3/28 20:23:28    来源:新华社

    一瓦沐风雨,一柱承千年
    山西,是全世界“古建筑爱好者的天堂”
    众多古迹、古建、古街、古城
    如同颗颗璀璨珍珠
    点缀着三晋大地表里山河

    位于山西五台县的佛光寺东大殿,是我国现存珍稀唐代木结构建筑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五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2024年10月11日,游客在佛光寺东大殿参观。

    山西大同悬空寺位于恒山脚下,始建于北魏后期,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2025年2月28日摄)。

    位于山西朔州市的应县木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年),塔高67.31米,上下连接的全部架构均由卯榫咬合而成,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建筑(2025年3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

    位于山西朔州的崇福寺始建于唐代,建筑奇巧壮观,气势恢宏。1988年,崇福寺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2024年11月21日拍摄的崇福寺(无人机照片)。

    山西平遥古城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2.25平方公里的古城内保存着300余处文物、近4000处传统建筑。这是平遥古城夜景(2024年5月9日摄)。

    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考察
    在平遥步行感受古城的历史点滴
    对统筹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
    作出重要指示

    巍巍太行,悠悠黄河
    孕育出灿烂的三晋文化
    保护好珍贵的文化遗产
    是历史留给山西的重要责任
    近年来,山西谨记嘱托
    加强技术、人才、制度建设
    持续加大保护力度
    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绽放时代光彩

    2024年2月27日,在山西大同市云冈石窟,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潘鹏(左)和同事李敏在采集影像。近年来,云冈研究院的“文物医生”团队扎根石窟,通过建立档案、数字化技术采集、文物保护修复等多种手段对石窟进行“望闻问切”,加强对云冈石窟的研究和保护,为文物保护和修复提供重要支撑。

    2024年2月27日,云冈研究院壁画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王建国在修复壁画。

    2024年3月16日,在山西长子县法兴寺圆觉殿,天王寺法兴寺崇庆寺文物所副所长张宇飞记录宋代彩塑的保存状况。张宇飞从1993年开始担任法兴寺文保员,在日常讲解之余,他通过查阅史料、研读碑文、请教专家、走访乡民等方式,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自媒体发表介绍山西文化遗产的原创文章百余篇。

    山西平遥古城城墙和护城河一角(2024年5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加固城墙、维护历史建筑、逐步建立古城违建整治长效机制等措施,使这座“活着的古城”散发新的生机。

    2023年3月25日,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山西太原举行,全国两百余名选手现场比拼文物修复和考古探掘技术。这是参加木作文物修复师比赛项目的选手制作木质传统建筑构件。

    位于山西晋城沁水县的湘峪村,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城堡式古村落,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近年来,当地在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基础上,修缮代表性院落、完善配套设施,古村落焕发出新活力。

    统筹发展、经营与保护
    是守护古建财富的重要课题
    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进
    专业研究同大众文化共鸣
    千年山川间
    一条历史与现代交织
    文化与产业共振的发展之路
    已然显现

    位于太原的晋祠,是祭祀西周初晋国首任诸侯唐叔虞的祠堂,是集中国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于一体的珍贵的千年古祠,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这是2024年7月25日,游客在晋祠博物馆参观。

    2024年,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带火了位于山西临汾隰县的小西天景区。2024年国庆假期,这个常住人口不足10万的小县城,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这是游客在小西天景区参观。

    从“古建粉”到从业者,“80后”杨杰用自己的创业经历,展现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实践可能。他创立的晋行记研学中心,聘请专业人士深入讲解,为喜爱古建的游客提供“沉浸式”研学体验。这是2023年5月20日,杨杰带领游客在山西长治参观淳化寺古迹。

    2024年7月17日,游客在太原古县城游览(无人机照片)。

    2024年7月10日,山西科技学院的学生在湘峪古堡写生。

    记者:詹彦 杨晨光

    编辑:毕晓洋 张浩波

    新华社摄影部 山西分社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文章编辑:李润生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