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推荐 > 副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习言道|两个维度看习近平俄罗斯之行
    更新时间:2025/5/12 8:32: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11日电 题:两个维度看习近平俄罗斯之行

      5月的莫斯科,天高云阔。在特殊历史节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作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国和邻国,中俄之间的互动不仅关乎彼此,更深刻影响国际格局。

      历史与现实,当下与未来。从更广阔的时空维度去观察,或能更深刻体会习近平主席此行的深远意义。

      以时间维度——80年与10年

      当地时间5月9日,红场阅兵式上,一位胸前挂满军功章的老兵,向身旁的习近平主席竖起大拇指。

      据俄罗斯媒体披露,这位老兵叫叶夫根尼·兹纳门斯基,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如今已是百岁高龄。

      此次访俄,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还特别提及10年前会见18位俄罗斯老战士代表的场景,“老战士们的铮铮铁骨和坚毅神情我至今难忘”。

      80年前,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牢不可破的伟大友谊,为两国关系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路携手走来,中俄友谊历久弥新,中俄关系愈加成熟、稳定、坚韧。

      此次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也是习近平主席时隔10年再次出席这一盛大纪念活动。

      对此,习近平主席感慨道:“过去10年,是国际形势大动荡大变革的10年,也是中俄关系大发展大跨越的10年。”

      多年来,中俄元首一直保持密切沟通。此访是习近平主席第11次到访俄罗斯,俄罗斯是他作为国家主席到访最多的国家。

      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巩固和深化,各领域合作也“芝麻开花节节高”。此访期间,中俄两国元首签署联合声明,并共同见证中俄双方交换2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为中俄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俄关系向何处去?习近平主席特别提及八个字,“风雨同渡、关山共越”。

      以空间维度——好邻居、真朋友与好伙伴

      俄罗斯之行,中俄两国元首先后提到的一句话引发关注。

      此访之际,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指出,中俄双方要“不为一时一事所惑”。此访第二天,两国元首会谈时,普京总统表示,俄中关系“不受一时一事影响”。

      共识背后有着清晰的历史逻辑,更有着强大的内生动力。中国和俄罗斯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患难与共的真朋友,相互成就的好伙伴。独立自主、成熟坚韧的中俄关系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作出重要贡献。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此访期间,习近平主席强调,只要中俄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战略协作,就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两国实现各自发展振兴,阻挡不了中俄世代友好的民心所向,阻挡不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普京总统表示,支持世界多极化进程,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反对滥施制裁,反对集团对抗,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此次俄罗斯之行,习近平主席还会见了塞尔维亚、古巴等多国领导人。在会见中,他多次强调要“团结合作应对挑战”“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这样写道。

      10年后,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阚枫

      |执笔:袁秀月 张钰惠

      |校对:孙静波

      |视觉:李雪瑶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文章编辑:陈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习言道|两个维度看习近平俄罗斯之行
    2025/5/12 8:32: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11日电 题:两个维度看习近平俄罗斯之行

      5月的莫斯科,天高云阔。在特殊历史节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作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国和邻国,中俄之间的互动不仅关乎彼此,更深刻影响国际格局。

      历史与现实,当下与未来。从更广阔的时空维度去观察,或能更深刻体会习近平主席此行的深远意义。

      以时间维度——80年与10年

      当地时间5月9日,红场阅兵式上,一位胸前挂满军功章的老兵,向身旁的习近平主席竖起大拇指。

      据俄罗斯媒体披露,这位老兵叫叶夫根尼·兹纳门斯基,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如今已是百岁高龄。

      此次访俄,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还特别提及10年前会见18位俄罗斯老战士代表的场景,“老战士们的铮铮铁骨和坚毅神情我至今难忘”。

      80年前,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牢不可破的伟大友谊,为两国关系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路携手走来,中俄友谊历久弥新,中俄关系愈加成熟、稳定、坚韧。

      此次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也是习近平主席时隔10年再次出席这一盛大纪念活动。

      对此,习近平主席感慨道:“过去10年,是国际形势大动荡大变革的10年,也是中俄关系大发展大跨越的10年。”

      多年来,中俄元首一直保持密切沟通。此访是习近平主席第11次到访俄罗斯,俄罗斯是他作为国家主席到访最多的国家。

      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巩固和深化,各领域合作也“芝麻开花节节高”。此访期间,中俄两国元首签署联合声明,并共同见证中俄双方交换2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为中俄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俄关系向何处去?习近平主席特别提及八个字,“风雨同渡、关山共越”。

      以空间维度——好邻居、真朋友与好伙伴

      俄罗斯之行,中俄两国元首先后提到的一句话引发关注。

      此访之际,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指出,中俄双方要“不为一时一事所惑”。此访第二天,两国元首会谈时,普京总统表示,俄中关系“不受一时一事影响”。

      共识背后有着清晰的历史逻辑,更有着强大的内生动力。中国和俄罗斯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患难与共的真朋友,相互成就的好伙伴。独立自主、成熟坚韧的中俄关系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作出重要贡献。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此访期间,习近平主席强调,只要中俄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战略协作,就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两国实现各自发展振兴,阻挡不了中俄世代友好的民心所向,阻挡不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普京总统表示,支持世界多极化进程,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反对滥施制裁,反对集团对抗,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此次俄罗斯之行,习近平主席还会见了塞尔维亚、古巴等多国领导人。在会见中,他多次强调要“团结合作应对挑战”“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这样写道。

      10年后,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阚枫

      |执笔:袁秀月 张钰惠

      |校对:孙静波

      |视觉:李雪瑶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