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推荐 > 副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习言道丨在这座纪念馆,习近平曾亲自当讲解员
    更新时间:2025/5/19 12:42:5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新网5月18日电 题:在这座纪念馆,习近平曾亲自当讲解员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于山风景区内,有一座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这里原是革命烈士林觉民的故居,后来也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故居。

      34年前,纪念馆开馆当天,这里来了一位特殊的讲解员——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

      习近平同志为何会到这来?背后是一段关于文物保护的故事。

      当时正是福州城市建设的兴盛期。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准备拆除林觉民故居部分建筑建设商品房,习近平同志得知后立即让人核实并要求暂缓拆迁。

      1991年3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林觉民故居主持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决定将故居保护下来,进行修缮。

      当年11月9日,林觉民故居修缮完成,并辟为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对外开放。开馆当天,习近平同志不仅参加剪彩仪式,还亲自给省外客人当起了讲解员。开馆一个月内,他又三次来馆了解观众反应。

      一则小故事折射出习近平同志对于文物保护利用以及博物馆、纪念馆建设一以贯之的重视。

      博物馆、纪念馆承载着历史,凝结着记忆,是摸得到的文明根与脉。

      “博物馆很重要,我从小就爱看博物馆,小时候北京的博物馆我差不多都看过了。”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曾这样回忆道。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文博事业发展,在地方考察期间,他总会抽时间到历史文化遗产地、博物馆、纪念馆走一走、看一看,他还在不同场合多次就文物保护利用和博物馆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

      “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不仅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还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在出国访问或者出席重要外事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讲述文化瑰宝背后的中国故事。

      在秘鲁国家考古人类学历史博物馆,他指着秦朝兵马俑介绍:“这件文物来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陕西。也是我的老家。”

      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他以陕西法门寺出土的琉璃器为例,阐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深邃思想。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他向外方领导人讲解一件元青花花瓶:“元代的青花瓶保存下来非常少,这件藏品可以说是陶瓷中的熊猫。”

      习近平总书记用一次次身体力行的推介,助推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守护传承中华文化根脉。

      博物馆记录历史,也面向未来。透过这些文物,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阚枫

      |执笔:李京统

      |校对:孙静波

      |视觉:倪雯冰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文章编辑:李润生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习言道丨在这座纪念馆,习近平曾亲自当讲解员
    2025/5/19 12:42:5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新网5月18日电 题:在这座纪念馆,习近平曾亲自当讲解员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于山风景区内,有一座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这里原是革命烈士林觉民的故居,后来也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故居。

      34年前,纪念馆开馆当天,这里来了一位特殊的讲解员——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

      习近平同志为何会到这来?背后是一段关于文物保护的故事。

      当时正是福州城市建设的兴盛期。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准备拆除林觉民故居部分建筑建设商品房,习近平同志得知后立即让人核实并要求暂缓拆迁。

      1991年3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林觉民故居主持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决定将故居保护下来,进行修缮。

      当年11月9日,林觉民故居修缮完成,并辟为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对外开放。开馆当天,习近平同志不仅参加剪彩仪式,还亲自给省外客人当起了讲解员。开馆一个月内,他又三次来馆了解观众反应。

      一则小故事折射出习近平同志对于文物保护利用以及博物馆、纪念馆建设一以贯之的重视。

      博物馆、纪念馆承载着历史,凝结着记忆,是摸得到的文明根与脉。

      “博物馆很重要,我从小就爱看博物馆,小时候北京的博物馆我差不多都看过了。”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曾这样回忆道。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文博事业发展,在地方考察期间,他总会抽时间到历史文化遗产地、博物馆、纪念馆走一走、看一看,他还在不同场合多次就文物保护利用和博物馆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

      “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不仅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还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在出国访问或者出席重要外事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讲述文化瑰宝背后的中国故事。

      在秘鲁国家考古人类学历史博物馆,他指着秦朝兵马俑介绍:“这件文物来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陕西。也是我的老家。”

      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他以陕西法门寺出土的琉璃器为例,阐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深邃思想。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他向外方领导人讲解一件元青花花瓶:“元代的青花瓶保存下来非常少,这件藏品可以说是陶瓷中的熊猫。”

      习近平总书记用一次次身体力行的推介,助推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守护传承中华文化根脉。

      博物馆记录历史,也面向未来。透过这些文物,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阚枫

      |执笔:李京统

      |校对:孙静波

      |视觉:倪雯冰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文章编辑:李润生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