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推荐 > 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援川干部:架起焦作江油连心桥
    更新时间:2010-4-13 8:04:35    来源:焦作日报
      侯向阳(左)与六合乡的乡亲成了一家人。
      崔元钊(左)对河南省援建江油的项目和工程进展了如指掌。
      秦旭晨(右)帮助枫顺乡的群众引来了幸福水。
      总投资9800万元的“中原江油连心桥”即将开通。该桥长606米、宽29米,双向6车道。图为涪江两岸的村民迫不及待来一睹大桥的雄姿。

      援建,血肉相连;援建,共建家园。

      时隔近两年,当记者再次踏上江油这片土地,感受最深的是援川干部的无私奉献,是焦作人民和江油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援川干部,架起了焦作和江油的连心桥。

      见到焦作市水利局副局长崔元钊时,他刚风尘仆仆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返回江油。此行,他是受河南省对口支援江油市恢复重建前线指挥部的委托,带领江油市有关局委负责人前往汶川取经的。他很忙,既是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又担任着江油市委常委、副市长的职务,工作安排得满满的,担子之重可想而知。“好在艰难的日子就要过去了。”站在即将竣工的“中原江油连心桥”前,崔元钊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河南援建的总投资30亿元的所有项目将在今年5月12日前基本完成,比国家提出的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提前四个月。”记者了解到,目前,所有对口支援工作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投资3亿元的江油河南工业园已接近尾声,最后一个援建项目“中原爱心小区”三期工程8月底前竣工。

      奉献,是援川干部共有的特征。在江油,博爱县磨头镇党委书记侯向阳和温县祥云镇镇长秦旭晨分别担任六合乡、枫顺乡党委副书记,他们把焦作人民的爱带到六合、枫顺,让爱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挂职近两年,侯向阳和秦旭晨吃的是农家饭,住的是过渡房,行的是崎岖山路,他们不畏艰苦,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这两个乡的灾后重建工作中。 

      对于侯向阳来说,两年挂职,他更深地领悟到牵挂的真正含义。牵挂,就像一根长藤,延伸在人生的旅程。侯向阳牵挂焦作的父母和妻子,牵挂北京读书的女儿,更牵挂灾后重建的父老乡亲。看到孩子们在临时搭建的板房中学习和生活,他心疼。他把学校、医院、基础设施等民生项目列为第一批焦作援建项目上报,在冬季来临前,为六合小学的全体师生争取到援助的床上用品300套,解决了全校师生的过冬问题。他牵挂着六合小学的贫困学生,积极和焦作日报社联系,于2009年5月在我市举行了“真情无限、祝福灾区”爱心征集活动,为贫困学生送上了来自焦作的爱心帮助。

      工作之余,侯向阳最喜欢站在六合乡的最高峰眺望。放眼望去,整齐划一的农村居民集中安置点、中心学校、卫生院坐落在群山环抱中,绿油油的麦田、黄灿灿的油菜花相映成趣。此时,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艰苦,都化做了欣慰的笑容。

      秦旭晨,一位坚强的焦作汉子。他穿一身从家带去的迷彩服,胸前佩戴着“共产党员”胸章,说起话、走起路来铿锵有力。“近两年来,我感受最多的是灾区人民的坚强和灾区干部的辛苦,体会最深的是灾区人民的感恩之情和组织的关心,收获最大的是身心得到历练,思想得到升华。”秦旭晨这样总结两年的挂职生活。

      奉献,意味着付出,意味着牺牲。记者在枫顺乡采访时,看到秦旭晨左臂戴着“孝”牌,枫顺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裴刚道出了其中缘由。今年3月11日,秦旭晨67岁的慈母在走亲戚时不慎摔倒离开了人世。如同晴天霹雳,噩耗让这个坚强的汉子泪如雨下,自责不已。两年来,秦旭晨的父母亲牵挂在灾区的儿子,每天都会留心江油的天气预报,每次通话都叮嘱儿子注意身体。两年时间,秦旭晨一直计划着,等忙完枫顺的工作,要好好腾出时间照顾双亲,膝前行孝,可母亲的突然离世让他抱憾终生:如果在家,走亲戚都是他的事啊。回焦为母亲办完丧事,秦旭晨马上赶回了枫顺:项目不等人,干好工作,也是对老母亲最好的报答。

      “好得很!”在江油,在六合乡,在枫顺乡,提起河南焦作,老百姓都会竖起大拇指。焦作的援川干部,用满腔爱心和无私奉献,架起两地连心桥。

    文章编辑:张菊娇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援川干部:架起焦作江油连心桥
    2010-4-13 8:04:35    来源:焦作日报
      侯向阳(左)与六合乡的乡亲成了一家人。
      崔元钊(左)对河南省援建江油的项目和工程进展了如指掌。
      秦旭晨(右)帮助枫顺乡的群众引来了幸福水。
      总投资9800万元的“中原江油连心桥”即将开通。该桥长606米、宽29米,双向6车道。图为涪江两岸的村民迫不及待来一睹大桥的雄姿。

      援建,血肉相连;援建,共建家园。

      时隔近两年,当记者再次踏上江油这片土地,感受最深的是援川干部的无私奉献,是焦作人民和江油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援川干部,架起了焦作和江油的连心桥。

      见到焦作市水利局副局长崔元钊时,他刚风尘仆仆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返回江油。此行,他是受河南省对口支援江油市恢复重建前线指挥部的委托,带领江油市有关局委负责人前往汶川取经的。他很忙,既是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又担任着江油市委常委、副市长的职务,工作安排得满满的,担子之重可想而知。“好在艰难的日子就要过去了。”站在即将竣工的“中原江油连心桥”前,崔元钊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河南援建的总投资30亿元的所有项目将在今年5月12日前基本完成,比国家提出的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提前四个月。”记者了解到,目前,所有对口支援工作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投资3亿元的江油河南工业园已接近尾声,最后一个援建项目“中原爱心小区”三期工程8月底前竣工。

      奉献,是援川干部共有的特征。在江油,博爱县磨头镇党委书记侯向阳和温县祥云镇镇长秦旭晨分别担任六合乡、枫顺乡党委副书记,他们把焦作人民的爱带到六合、枫顺,让爱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挂职近两年,侯向阳和秦旭晨吃的是农家饭,住的是过渡房,行的是崎岖山路,他们不畏艰苦,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这两个乡的灾后重建工作中。 

      对于侯向阳来说,两年挂职,他更深地领悟到牵挂的真正含义。牵挂,就像一根长藤,延伸在人生的旅程。侯向阳牵挂焦作的父母和妻子,牵挂北京读书的女儿,更牵挂灾后重建的父老乡亲。看到孩子们在临时搭建的板房中学习和生活,他心疼。他把学校、医院、基础设施等民生项目列为第一批焦作援建项目上报,在冬季来临前,为六合小学的全体师生争取到援助的床上用品300套,解决了全校师生的过冬问题。他牵挂着六合小学的贫困学生,积极和焦作日报社联系,于2009年5月在我市举行了“真情无限、祝福灾区”爱心征集活动,为贫困学生送上了来自焦作的爱心帮助。

      工作之余,侯向阳最喜欢站在六合乡的最高峰眺望。放眼望去,整齐划一的农村居民集中安置点、中心学校、卫生院坐落在群山环抱中,绿油油的麦田、黄灿灿的油菜花相映成趣。此时,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艰苦,都化做了欣慰的笑容。

      秦旭晨,一位坚强的焦作汉子。他穿一身从家带去的迷彩服,胸前佩戴着“共产党员”胸章,说起话、走起路来铿锵有力。“近两年来,我感受最多的是灾区人民的坚强和灾区干部的辛苦,体会最深的是灾区人民的感恩之情和组织的关心,收获最大的是身心得到历练,思想得到升华。”秦旭晨这样总结两年的挂职生活。

      奉献,意味着付出,意味着牺牲。记者在枫顺乡采访时,看到秦旭晨左臂戴着“孝”牌,枫顺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裴刚道出了其中缘由。今年3月11日,秦旭晨67岁的慈母在走亲戚时不慎摔倒离开了人世。如同晴天霹雳,噩耗让这个坚强的汉子泪如雨下,自责不已。两年来,秦旭晨的父母亲牵挂在灾区的儿子,每天都会留心江油的天气预报,每次通话都叮嘱儿子注意身体。两年时间,秦旭晨一直计划着,等忙完枫顺的工作,要好好腾出时间照顾双亲,膝前行孝,可母亲的突然离世让他抱憾终生:如果在家,走亲戚都是他的事啊。回焦为母亲办完丧事,秦旭晨马上赶回了枫顺:项目不等人,干好工作,也是对老母亲最好的报答。

      “好得很!”在江油,在六合乡,在枫顺乡,提起河南焦作,老百姓都会竖起大拇指。焦作的援川干部,用满腔爱心和无私奉献,架起两地连心桥。

    文章编辑:张菊娇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