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推荐 > 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禁烟,离我们还有多远?
    更新时间:2010-5-18 8:28:48    来源:焦作日报

      自2011年1月起,我国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这次由卫生部提出的“禁烟令”绝非首次,在我市各类公共场所很早就有了“禁止吸烟”的警示标牌。然而,记者近日通过走访发现,禁烟要想做到“令行禁止”并非易事。在全国性禁烟令出台之际,有关人士表示,实施全面禁烟不仅要“喊口号”,更需要全社会的集体参与,将其落在实处。

      娱乐场所是吸烟“重灾区”

      5月13日,记者走访我市部分娱乐场所、写字楼、车站等人群密集地发现,到处都有吸烟者的身影,禁烟标志多数形同虚设。在解放路上的一家网吧,一进门,记者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烟味。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能容纳近百人的网吧竟然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吸烟。在网吧收银台,记者看到柜台上挂着一个“严禁未成年人入内”的牌子,但未见到“禁止吸烟”的警示标牌。在交谈中,网吧老板告诉记者:“要说不让未成年人来上网我们还可以做到,但若是不让顾客吸烟我们很难做到。吸不吸烟是人家的自由,我们怎能制止得住。若是真阻止顾客吸烟,谁还会来我们这儿上网?”

      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塔南路上的一家电子游艺厅,这里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记者现场看到,一些烟民一边悠闲地吸着烟,一边打着游戏,而且吸剩的烟头随地乱丢。这不仅造成空气污染,还存在安全隐患。

      禁烟,烟民反映各不相同

      俗话说,“烟酒不分家”。现如今,置办酒席、过节送礼、招待客人及走亲访友都离不开香烟,甚至有很多人认为,抽的烟越贵越有身份。记者在随机对一些烟民采访后发现,大多烟民很难做到不吸烟。

      市民赵先生今年47岁,烟龄已有20余年。对于卫生部的“禁烟令”,赵先生苦笑着说:“这一点我真的做不到,最多也就是出门的时候注意点,尽量少吸。”在接受采访的烟民中,很多烟民对“禁烟令”的出台表示不理解或难以接受。市民张先生说:“吸烟又不是吸毒,这应该是个人的自由,真不明白提出这样的目标有什么意义。”

      和张先生看法相反的是,有一部分烟民已意识到了吸烟对自己和他人及环境的危害,纷纷表示尽量少吸或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法治与人治相结合才最有效

      吸烟确实被人们认为是“百害而无一利”,那么“禁烟令”该怎样才能得到执行呢?记者就此采访了河南理工大学人文政法学院张付领教授。张教授说:“首先,我个人完全赞同‘禁烟令’。吸烟带给人们和社会的危害的确不小,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但若想短时间内完全禁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法规的健全才是治理的根本。应该完善有关法规并出台细则,像惩治酒驾一样来禁烟,让吸烟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其次,除在公共场所设置禁烟标志外,要大力宣传吸烟及被动吸烟的后果,形成一种禁烟氛围,调动全民积极参与,相互监督。最后,可以在香烟的包装上进行改进,学习国外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在烟盒上印上坏掉的肺和萎缩的心脏的图形,使烟民更直观地感受到吸烟的危害,从而自觉少吸直至完全戒烟,方可取得较好的禁烟效果。” (本报记者  付凯明)

    相关新闻:

    商场超市不闻烟味 娱乐场所烟味浓重 全面禁烟任重道远

     

    文章编辑:张菊娇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禁烟,离我们还有多远?
    2010-5-18 8:28:48    来源:焦作日报

      自2011年1月起,我国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这次由卫生部提出的“禁烟令”绝非首次,在我市各类公共场所很早就有了“禁止吸烟”的警示标牌。然而,记者近日通过走访发现,禁烟要想做到“令行禁止”并非易事。在全国性禁烟令出台之际,有关人士表示,实施全面禁烟不仅要“喊口号”,更需要全社会的集体参与,将其落在实处。

      娱乐场所是吸烟“重灾区”

      5月13日,记者走访我市部分娱乐场所、写字楼、车站等人群密集地发现,到处都有吸烟者的身影,禁烟标志多数形同虚设。在解放路上的一家网吧,一进门,记者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烟味。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能容纳近百人的网吧竟然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吸烟。在网吧收银台,记者看到柜台上挂着一个“严禁未成年人入内”的牌子,但未见到“禁止吸烟”的警示标牌。在交谈中,网吧老板告诉记者:“要说不让未成年人来上网我们还可以做到,但若是不让顾客吸烟我们很难做到。吸不吸烟是人家的自由,我们怎能制止得住。若是真阻止顾客吸烟,谁还会来我们这儿上网?”

      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塔南路上的一家电子游艺厅,这里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记者现场看到,一些烟民一边悠闲地吸着烟,一边打着游戏,而且吸剩的烟头随地乱丢。这不仅造成空气污染,还存在安全隐患。

      禁烟,烟民反映各不相同

      俗话说,“烟酒不分家”。现如今,置办酒席、过节送礼、招待客人及走亲访友都离不开香烟,甚至有很多人认为,抽的烟越贵越有身份。记者在随机对一些烟民采访后发现,大多烟民很难做到不吸烟。

      市民赵先生今年47岁,烟龄已有20余年。对于卫生部的“禁烟令”,赵先生苦笑着说:“这一点我真的做不到,最多也就是出门的时候注意点,尽量少吸。”在接受采访的烟民中,很多烟民对“禁烟令”的出台表示不理解或难以接受。市民张先生说:“吸烟又不是吸毒,这应该是个人的自由,真不明白提出这样的目标有什么意义。”

      和张先生看法相反的是,有一部分烟民已意识到了吸烟对自己和他人及环境的危害,纷纷表示尽量少吸或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法治与人治相结合才最有效

      吸烟确实被人们认为是“百害而无一利”,那么“禁烟令”该怎样才能得到执行呢?记者就此采访了河南理工大学人文政法学院张付领教授。张教授说:“首先,我个人完全赞同‘禁烟令’。吸烟带给人们和社会的危害的确不小,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但若想短时间内完全禁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法规的健全才是治理的根本。应该完善有关法规并出台细则,像惩治酒驾一样来禁烟,让吸烟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其次,除在公共场所设置禁烟标志外,要大力宣传吸烟及被动吸烟的后果,形成一种禁烟氛围,调动全民积极参与,相互监督。最后,可以在香烟的包装上进行改进,学习国外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在烟盒上印上坏掉的肺和萎缩的心脏的图形,使烟民更直观地感受到吸烟的危害,从而自觉少吸直至完全戒烟,方可取得较好的禁烟效果。” (本报记者  付凯明)

    相关新闻:

    商场超市不闻烟味 娱乐场所烟味浓重 全面禁烟任重道远

     

    文章编辑:张菊娇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