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推荐 > 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丰收路“肚脐疮”想治不容易 市区道路窨井“杀手”也不少
    更新时间:2010-6-13 8:02:03    来源:焦作日报

      上图 山阳路非机动车道上,数个窨井高出地面,其中一个窨井盖与窨井之间形成10厘米缝隙。

      本报记者 付首鹏 摄

      市丰收路新整修道路非机动车道上,窨井不是高出地面10余厘米,就是凹进路面10余厘米;在长约700米路段上,就有60余个窨井“伸头”“缩尾”,市民骑车上下班,一路上都提心吊胆,尤其是晚上,生怕车子碾到上面摔跟头……

      昨日本报对市丰收路新整修道路非机动车道上,窨井铺设“扰民”一事进行了报道。这在不少晚报读者中产生了共鸣。昨日,记者再次行动,在对此事进行跟踪报道的同时,还对全市其他道路上存在的部分窨井隐患进行了调查登记。

      相关部门

      路虽已通但工程尚未交接

      问题复杂“估计”难解决

      负责全市市政设施管理的市政设施管理所相关工作人员说,丰收路整修后虽然已经通车,但是工程尚未进行交接,目前丰收路上窨井等市政施设仍由承建单位管理。

      “这都是老问题了,早在2008年10月,我们就曾向原来的市建委送达过通知,市建委随后回复叫把情况向丰收路施工单位通报。”该工作人员说。

      随后,该工作人员向记者出示了一份该所最新送给承建单位的通知存根,上面显示送达时间为2010年5月25日,被通知单位为焦作新时代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内容是“近期丰收路、迎宾路接连不断发生安全事故,新闻媒体、市民热线也多次报道,建议你们在施工期间注意以下方面:1.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车辆行人注意;2.及时更换损坏的窨井盖、水箅等设施;3.物料堆放应整齐有序。截至目前仍有个别窨井盖未改或损坏,望你们高度重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杜绝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采访中,有知情人告诉记者,这里面的事情很复杂,处理起来恐怕有一定难度。

      至于该问题究竟复杂到何种程度,知情人并不愿多说。

      晚报读者

      情况比报道的还要严重

      希望相关单位尽快解决

      “这条路从开工到现在,时间可真不短了,该修的还没有修完,不该坏的却已经开始坏了。”昨日上午,针对本报报道,网友“怀川小民”评论说,他觉得丰收路的实际情况要严重得多。

      在锦祥花园居住的赵先生非常气愤地说,由于他的工作比较特殊,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一两点才能回家,而“家门口”这些凸凹不平的窨井,让他的回家路变得很不“平坦”。

      “前两天,报纸上报道说市领导视察马村区破损公路,批评相关部门‘坏了几年,坏到如此程度,如果是自己家门口的路,会这么长时间没人管?会因该谁出钱修而久拖不决?恐怕就是借钱也早修好了!’”赵先生说,“要是这些‘烂’窨井搁在相关部门家门口,恐怕再有困难,估计也早就修好了。”

      再次调查

      市区其他道路窨井“杀手”也不少

      昨日记者对市丰收路、解放路、山阳路、建设路、东环路、人民路、普济路、焦东路等市区道路上的各种窨井进行了简单调查,虽然多数窨井铺设符合要求,但亦发现不少问题,登记如下:

      解放路“昊华宇航”东侧南拐一路口,路面坑洼不平;

      解放路墙北村附近非机动车道上,路面挖开半年有余却未填平,窨井凸出地面数厘米;

      人民路与站前路中间的焦东路段上,有数个窨井凸出地面五六厘米,一窨井口还堆满石块;

      建设路万方桥附近,数个窨井凸出地面,影响出行;

      东环路小学门口的山阳路非机动车道上,数个窨井高出地面,其中一个窨井盖与窨井之间形成10厘米缝隙;

      山阳路蓝十字大药房门口,一下水道冒污水,附近人行道地板砖已松动,踩在地板砖上,会溅出污水。据附近居民说,这种情况已存在数年。

     

    文章编辑:张菊娇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丰收路“肚脐疮”想治不容易 市区道路窨井“杀手”也不少
    2010-6-13 8:02:03    来源:焦作日报

      上图 山阳路非机动车道上,数个窨井高出地面,其中一个窨井盖与窨井之间形成10厘米缝隙。

      本报记者 付首鹏 摄

      市丰收路新整修道路非机动车道上,窨井不是高出地面10余厘米,就是凹进路面10余厘米;在长约700米路段上,就有60余个窨井“伸头”“缩尾”,市民骑车上下班,一路上都提心吊胆,尤其是晚上,生怕车子碾到上面摔跟头……

      昨日本报对市丰收路新整修道路非机动车道上,窨井铺设“扰民”一事进行了报道。这在不少晚报读者中产生了共鸣。昨日,记者再次行动,在对此事进行跟踪报道的同时,还对全市其他道路上存在的部分窨井隐患进行了调查登记。

      相关部门

      路虽已通但工程尚未交接

      问题复杂“估计”难解决

      负责全市市政设施管理的市政设施管理所相关工作人员说,丰收路整修后虽然已经通车,但是工程尚未进行交接,目前丰收路上窨井等市政施设仍由承建单位管理。

      “这都是老问题了,早在2008年10月,我们就曾向原来的市建委送达过通知,市建委随后回复叫把情况向丰收路施工单位通报。”该工作人员说。

      随后,该工作人员向记者出示了一份该所最新送给承建单位的通知存根,上面显示送达时间为2010年5月25日,被通知单位为焦作新时代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内容是“近期丰收路、迎宾路接连不断发生安全事故,新闻媒体、市民热线也多次报道,建议你们在施工期间注意以下方面:1.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车辆行人注意;2.及时更换损坏的窨井盖、水箅等设施;3.物料堆放应整齐有序。截至目前仍有个别窨井盖未改或损坏,望你们高度重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杜绝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采访中,有知情人告诉记者,这里面的事情很复杂,处理起来恐怕有一定难度。

      至于该问题究竟复杂到何种程度,知情人并不愿多说。

      晚报读者

      情况比报道的还要严重

      希望相关单位尽快解决

      “这条路从开工到现在,时间可真不短了,该修的还没有修完,不该坏的却已经开始坏了。”昨日上午,针对本报报道,网友“怀川小民”评论说,他觉得丰收路的实际情况要严重得多。

      在锦祥花园居住的赵先生非常气愤地说,由于他的工作比较特殊,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一两点才能回家,而“家门口”这些凸凹不平的窨井,让他的回家路变得很不“平坦”。

      “前两天,报纸上报道说市领导视察马村区破损公路,批评相关部门‘坏了几年,坏到如此程度,如果是自己家门口的路,会这么长时间没人管?会因该谁出钱修而久拖不决?恐怕就是借钱也早修好了!’”赵先生说,“要是这些‘烂’窨井搁在相关部门家门口,恐怕再有困难,估计也早就修好了。”

      再次调查

      市区其他道路窨井“杀手”也不少

      昨日记者对市丰收路、解放路、山阳路、建设路、东环路、人民路、普济路、焦东路等市区道路上的各种窨井进行了简单调查,虽然多数窨井铺设符合要求,但亦发现不少问题,登记如下:

      解放路“昊华宇航”东侧南拐一路口,路面坑洼不平;

      解放路墙北村附近非机动车道上,路面挖开半年有余却未填平,窨井凸出地面数厘米;

      人民路与站前路中间的焦东路段上,有数个窨井凸出地面五六厘米,一窨井口还堆满石块;

      建设路万方桥附近,数个窨井凸出地面,影响出行;

      东环路小学门口的山阳路非机动车道上,数个窨井高出地面,其中一个窨井盖与窨井之间形成10厘米缝隙;

      山阳路蓝十字大药房门口,一下水道冒污水,附近人行道地板砖已松动,踩在地板砖上,会溅出污水。据附近居民说,这种情况已存在数年。

     

    文章编辑:张菊娇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