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推荐 > 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路国贤在调研时强调:做好“水”文章 打造美丽焦作
    更新时间:2012-12-13 8:43:19    来源:焦作日报
      昨日上午,市委书记路国贤在灵泉湖调蓄工程施工现场调研。市领导苗绍勇、胡小平、刘东成,焦作新区管委会主任杜宇陪同调研。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本报讯(记者王言 实习生岳克玉)昨日上午,市委书记路国贤带领市水利、规划、住建、国土资源、投资集团等部门负责同志,对城市水系建设进行了调研。他强调,要做好做活“水”文章,努力打造美丽焦作。市领导苗绍勇、胡小平、刘东成,焦作新区管委会主任杜宇陪同调研。

      据了解,我市自西向东依次有白马门河、普济河、群英河、瓮涧河、李河及山门河六条河道自北向南呈梳齿状穿越城区,与城区南部呈东西走向的新河、大沙河和蒋沟河,形成“六纵三横”的河流体系,再加上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自西南向东北穿越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优势。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开展了城区防洪规划和城区水系规划工作,目前《焦作城区防洪规划报告》和《焦作市城区水系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了专家论证。按照“构建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目标要求,我市城区规划将形成“四廊六脉连山水,三环碧水映新城,东西湿地保生境,六湖两库塑美景”的水系连通循环结构布局。城市水系规划范围东起东海大道,西至中南路—焦晋高速公路,北起影视大道—焦辉路,南至济焦新高速公路,面积约214平方公里。

      路国贤一行先后察看了大沙河治理工程铁匠庄段和灵泉湖调蓄工程。

      大沙河为海河流域卫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夺火镇,流经我市博爱县、中站区、新区、武陟县、修武县及新乡市获嘉县、辉县市,于新乡永康北入共产主义渠,控制流域面积2688平方公里,河道总长115.5公里,其中我市境内流域面积1623平方公里,河道长74公里。此次大沙河治理长度18.5公里,其中包括4.5公里景观治理,建设范围自大沙河与南水北调工程交叉口至蒋沟河入大沙河处。河道治理后,其防洪能力由原来的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在铁匠庄段施工现场,路国贤详细了解了大沙河治理工程情况,要求保证质量、保证进度完成施工。

      灵泉湖调蓄工程是引黄入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接南水北调总干渠,北靠焦晋高速公路,南借大沙河,形成河库相通相连的调蓄工程。该工程设计库容568万立方米,占地2400亩,匡算总投资4.7亿元,建成投用后可有效提高我市引用黄河水的能力,实现丰蓄枯用、长蓄备用,提高城市周边农业灌溉保证率,为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水系提供水源保障。在听取了城市水系建设规划和项目施工情况汇报后,路国贤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水是城市的灵魂,水是城市的生命,水是城市的品位,不仅是城建工程、水利工程,更是美化工程、民生工程。城市水系建设符合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符合中原经济区建设“两不牺牲”的要求,符合焦作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的要求,对于推动城市转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相信随着城市水系建设的实施,灵动的城市水系将把焦作大地滋润得更好,将把焦作人民滋润得更美。

      路国贤强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市委、市政府推动城市转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我们下大力气综合治理北山,打造城市绿色屏障;另一方面,我们努力推进城市水域景观开发,更多的活水景观和不断增加的城市水域面积将使城市更加灵秀,美丽焦作将半城碧水半城山,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将得到提升。各相关部门和工程建设单位要把工程建设与安全防汛结合起来,与水域景观开发经营结合起来,坚持高品位规划、高标准建设,严格程序,规范运作,用好资金,强化责任,确保质量,真正把有限的水资源开发好、利用好,做好做活“水”文章,把城市水系建设工程打造成为人民群众放心和满意的精品工程,造福子孙后代。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协调解决好城市水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为打造美丽焦作作出贡献。

     

    文章编辑:景慧萍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路国贤在调研时强调:做好“水”文章 打造美丽焦作
    2012-12-13 8:43:19    来源:焦作日报
      昨日上午,市委书记路国贤在灵泉湖调蓄工程施工现场调研。市领导苗绍勇、胡小平、刘东成,焦作新区管委会主任杜宇陪同调研。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本报讯(记者王言 实习生岳克玉)昨日上午,市委书记路国贤带领市水利、规划、住建、国土资源、投资集团等部门负责同志,对城市水系建设进行了调研。他强调,要做好做活“水”文章,努力打造美丽焦作。市领导苗绍勇、胡小平、刘东成,焦作新区管委会主任杜宇陪同调研。

      据了解,我市自西向东依次有白马门河、普济河、群英河、瓮涧河、李河及山门河六条河道自北向南呈梳齿状穿越城区,与城区南部呈东西走向的新河、大沙河和蒋沟河,形成“六纵三横”的河流体系,再加上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自西南向东北穿越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优势。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开展了城区防洪规划和城区水系规划工作,目前《焦作城区防洪规划报告》和《焦作市城区水系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了专家论证。按照“构建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目标要求,我市城区规划将形成“四廊六脉连山水,三环碧水映新城,东西湿地保生境,六湖两库塑美景”的水系连通循环结构布局。城市水系规划范围东起东海大道,西至中南路—焦晋高速公路,北起影视大道—焦辉路,南至济焦新高速公路,面积约214平方公里。

      路国贤一行先后察看了大沙河治理工程铁匠庄段和灵泉湖调蓄工程。

      大沙河为海河流域卫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夺火镇,流经我市博爱县、中站区、新区、武陟县、修武县及新乡市获嘉县、辉县市,于新乡永康北入共产主义渠,控制流域面积2688平方公里,河道总长115.5公里,其中我市境内流域面积1623平方公里,河道长74公里。此次大沙河治理长度18.5公里,其中包括4.5公里景观治理,建设范围自大沙河与南水北调工程交叉口至蒋沟河入大沙河处。河道治理后,其防洪能力由原来的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在铁匠庄段施工现场,路国贤详细了解了大沙河治理工程情况,要求保证质量、保证进度完成施工。

      灵泉湖调蓄工程是引黄入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接南水北调总干渠,北靠焦晋高速公路,南借大沙河,形成河库相通相连的调蓄工程。该工程设计库容568万立方米,占地2400亩,匡算总投资4.7亿元,建成投用后可有效提高我市引用黄河水的能力,实现丰蓄枯用、长蓄备用,提高城市周边农业灌溉保证率,为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水系提供水源保障。在听取了城市水系建设规划和项目施工情况汇报后,路国贤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水是城市的灵魂,水是城市的生命,水是城市的品位,不仅是城建工程、水利工程,更是美化工程、民生工程。城市水系建设符合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符合中原经济区建设“两不牺牲”的要求,符合焦作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的要求,对于推动城市转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相信随着城市水系建设的实施,灵动的城市水系将把焦作大地滋润得更好,将把焦作人民滋润得更美。

      路国贤强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市委、市政府推动城市转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我们下大力气综合治理北山,打造城市绿色屏障;另一方面,我们努力推进城市水域景观开发,更多的活水景观和不断增加的城市水域面积将使城市更加灵秀,美丽焦作将半城碧水半城山,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将得到提升。各相关部门和工程建设单位要把工程建设与安全防汛结合起来,与水域景观开发经营结合起来,坚持高品位规划、高标准建设,严格程序,规范运作,用好资金,强化责任,确保质量,真正把有限的水资源开发好、利用好,做好做活“水”文章,把城市水系建设工程打造成为人民群众放心和满意的精品工程,造福子孙后代。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协调解决好城市水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为打造美丽焦作作出贡献。

     

    文章编辑:景慧萍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