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推荐 > 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第一观察 | 总书记青海考察聚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更新时间:2024/6/20 9:20:01    来源:新华社

6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调研。他先后来到西宁市的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和宏觉寺,了解当地深入推进教育工作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藏传佛教界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情况。

站在历史的坐标上,可以帮助我们深刻领悟总书记此刻聚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大意义。

10年前,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加以推进。

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对民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走进村庄、社区、学校、寺庙……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始终关心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团结进步,不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希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向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

十年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地区脱贫摘帽奔小康、面貌日新月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翻开新篇章,彰显了这一重要论断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这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考察调研,先后察看了一所上海市对口援建的民族中学、一个促进了汉藏民族团结的千年古寺,体现了总书记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关心和对团结广大信教群众、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视,也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再强调、再部署。

这次青海之行正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从全国来看,民族地区在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方面存在差异,民族地区要紧握发展这把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胜势,在发展中寻求“最优解”。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新疆、广西等民族地区,因地制宜为各地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

如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总书记多次提出明确要求。

在新问题新挑战面前,要继续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与此同时,改革进入深水区,找到“最大公约数”才能汇聚更大范围的改革力量,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在总书记心中,“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

目标越宏大、任务越艰巨、形势越复杂,越需要巩固和加强各方面团结,用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筑起战胜风险挑战的铜墙铁壁。

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民族地区,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智慧和力量,确保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向前进。

策划:黄豁、张晓松

监制:鞠鹏

主笔:黄玥、王明玉、央秀达珍

视觉|编辑:张惠慧、何晓

新华社国内部、青海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文章编辑:赵银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第一观察 | 总书记青海考察聚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2024/6/20 9:20:01    来源:新华社

6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调研。他先后来到西宁市的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和宏觉寺,了解当地深入推进教育工作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藏传佛教界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情况。

站在历史的坐标上,可以帮助我们深刻领悟总书记此刻聚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大意义。

10年前,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加以推进。

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对民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走进村庄、社区、学校、寺庙……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始终关心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团结进步,不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希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向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

十年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地区脱贫摘帽奔小康、面貌日新月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翻开新篇章,彰显了这一重要论断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这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考察调研,先后察看了一所上海市对口援建的民族中学、一个促进了汉藏民族团结的千年古寺,体现了总书记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关心和对团结广大信教群众、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视,也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再强调、再部署。

这次青海之行正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从全国来看,民族地区在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方面存在差异,民族地区要紧握发展这把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胜势,在发展中寻求“最优解”。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新疆、广西等民族地区,因地制宜为各地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

如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总书记多次提出明确要求。

在新问题新挑战面前,要继续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与此同时,改革进入深水区,找到“最大公约数”才能汇聚更大范围的改革力量,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在总书记心中,“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

目标越宏大、任务越艰巨、形势越复杂,越需要巩固和加强各方面团结,用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筑起战胜风险挑战的铜墙铁壁。

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民族地区,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智慧和力量,确保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向前进。

策划:黄豁、张晓松

监制:鞠鹏

主笔:黄玥、王明玉、央秀达珍

视觉|编辑:张惠慧、何晓

新华社国内部、青海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文章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