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推荐 > 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热解读|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提出构建这一“体系”
更新时间:2024/12/1 14:26:09    来源:新华社

热解读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着眼“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项根本任务,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植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百余年前,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中国无数先进知识分子聚集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奠定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走向和发展格局。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2016年5月,一场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题的工作座谈会召开。总书记一语点明哲学社会科学之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这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

2022年4月,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本次指示,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目标。“自主”二字,为新时代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指明前进路径。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以中国和时代为观照,对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的重要经验、重要成就、重要思想、重要观点等进行学科化整合、学理化阐释,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无论是解决中国的问题,还是科学回答“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都迫切需要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通过准确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经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进而更为鲜明地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

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等学科建设不断成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方面均取得亮眼成绩。

如何沿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发展路径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本次,总书记在指示中提出的“坚持‘两个结合’”要求,正是解题之“钥”。

“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是“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脉”。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落脚点。10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引领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比如,用“实事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精髓进行科学概括、用“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进行理论升华,用“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进行科学阐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绵延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运用新视角、新思维、新方法持续激发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活力,把握历史脉络、揭示发展规律,才能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强大、丰沛、持久的精神动力与思想资源。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亦永无止境。以理论主动把握历史主动,以思想之力激扬奋进之力,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锚定目标,再启新程。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李珊珊

视   觉丨陈腾

校   对丨蔡纯琳 闫田田 任佳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文章编辑:李润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热解读|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提出构建这一“体系”
    2024/12/1 14:26:09    来源:新华社

    热解读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着眼“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项根本任务,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植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百余年前,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中国无数先进知识分子聚集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奠定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走向和发展格局。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2016年5月,一场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题的工作座谈会召开。总书记一语点明哲学社会科学之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这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

    2022年4月,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本次指示,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目标。“自主”二字,为新时代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指明前进路径。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以中国和时代为观照,对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的重要经验、重要成就、重要思想、重要观点等进行学科化整合、学理化阐释,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无论是解决中国的问题,还是科学回答“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都迫切需要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通过准确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经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进而更为鲜明地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

    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等学科建设不断成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方面均取得亮眼成绩。

    如何沿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发展路径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本次,总书记在指示中提出的“坚持‘两个结合’”要求,正是解题之“钥”。

    “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是“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脉”。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落脚点。10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引领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比如,用“实事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精髓进行科学概括、用“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进行理论升华,用“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进行科学阐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绵延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运用新视角、新思维、新方法持续激发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活力,把握历史脉络、揭示发展规律,才能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强大、丰沛、持久的精神动力与思想资源。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亦永无止境。以理论主动把握历史主动,以思想之力激扬奋进之力,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锚定目标,再启新程。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李珊珊

    视   觉丨陈腾

    校   对丨蔡纯琳 闫田田 任佳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文章编辑:李润生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