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推荐 > 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一见·从侗寨里的这一幕,感受不变的人民情怀
    更新时间:2025/3/19 8:43:31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考察了黎平县肇兴侗寨,了解当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情况。

    在村寨的信团鼓楼,总书记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火塘边共话乡村全面振兴,又一张照片被定格。这些年,总书记考察脚步遍布大江南北,不少和大伙围坐聊家常、话振兴的瞬间被温暖记录。



    2013年11月,湖南十八洞村梨子寨村民院坝的前坪上,面对围坐在身边的父老乡亲,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习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谈。

    那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访贫问苦察实情。

    2019年4月,总书记来到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村民、老党员马培清家。在他家的院子里,总书记同村民代表、扶贫干部围坐,共话脱贫攻坚:“这次我专程来看望乡亲们,就是想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还有哪些问题。”正是从这个小院,“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誓言传遍大江南北。

    习近平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同村民代表、基层干部、扶贫干部、乡村医生等围坐在一起,共话脱贫攻坚。

    前一年的春节前夕,总书记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围坐在贫困户节列俄阿木家的火塘边,同这家人,还有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拉家常。总书记拍拍家里老人的手,讲述未来的希望:“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习近平在节列俄阿木家中同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围坐火塘边,共谋精准脱贫之策。

    好日子,离不开党的好政策。

    贵州遵义花茂村村民王治强不会忘记,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他家,进房间、看院落,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亲切交谈。总书记朴实的话语直抵人心:“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

    习近平在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同村民座谈。

    好日子,要靠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

    2022年4月,海南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的凉亭里,乡亲们正议农事。“来吧,咱们一块儿坐坐,都介绍介绍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加入其中,同驻村第一书记、老党员、致富带头人代表等围坐在一起,听他们讲述乡村振兴的故事。

    习近平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同当地干部群众亲切交谈。

    总书记指出:“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吸引包括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好日子,更是党和人民共同的期盼。家好,国才能好。

    去年11月,总书记来到湖北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考察。在村民熊成龙家,仔细察看家居生活,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了解生产、孩子就业创业、家庭收入、养老医疗等情况。

    2024年11月5日,习近平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村民熊成龙家,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拉家常。

    听说这些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农民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有保障,总书记很高兴。他希望一家人继续努力,把生产、生活搞得更好,把孩子培养好,让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0年春节前那个冬日,总书记走进云南腾冲司莫拉佤族村村民李发顺家,同一家人围坐一圈。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在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同村民李发顺一家聊家常,详细询问脱贫情况。

    “我想考研究生”“我想当兵参军”。李发顺的女儿李连欢和儿子李连斌分别谈了自己的梦想,总书记给他们打气鼓劲:“你们的小家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小院内,在凉亭里,在火塘边,更是在群众身边。时空不同,“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丹心始终不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工作作风始终不变,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践行始终不变。

    时间回溯,上世纪80年代的河北正定,年轻的县委书记习近平在大街上摆开方桌和老百姓围坐在一起,当场询问意见、解答问题。一张珍贵的照片定格下来。

    时任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在县城大街上临时摆桌子,听取群众意见。

    从实践中一路走来,岁月悠悠,情怀依旧。

    统筹:杜尚泽

    撰文:王洲、梁冠群

    摄影:燕雁

    视觉:赖向东、毕晓洋、郝昭

    资料图片来源:新华社

    编辑:郑晓宇

    校检:朱利

    责任编辑:温腾
    文章编辑:李润生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一见·从侗寨里的这一幕,感受不变的人民情怀
    2025/3/19 8:43:31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考察了黎平县肇兴侗寨,了解当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情况。

    在村寨的信团鼓楼,总书记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火塘边共话乡村全面振兴,又一张照片被定格。这些年,总书记考察脚步遍布大江南北,不少和大伙围坐聊家常、话振兴的瞬间被温暖记录。



    2013年11月,湖南十八洞村梨子寨村民院坝的前坪上,面对围坐在身边的父老乡亲,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习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谈。

    那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访贫问苦察实情。

    2019年4月,总书记来到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村民、老党员马培清家。在他家的院子里,总书记同村民代表、扶贫干部围坐,共话脱贫攻坚:“这次我专程来看望乡亲们,就是想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还有哪些问题。”正是从这个小院,“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誓言传遍大江南北。

    习近平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同村民代表、基层干部、扶贫干部、乡村医生等围坐在一起,共话脱贫攻坚。

    前一年的春节前夕,总书记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围坐在贫困户节列俄阿木家的火塘边,同这家人,还有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拉家常。总书记拍拍家里老人的手,讲述未来的希望:“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习近平在节列俄阿木家中同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围坐火塘边,共谋精准脱贫之策。

    好日子,离不开党的好政策。

    贵州遵义花茂村村民王治强不会忘记,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他家,进房间、看院落,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亲切交谈。总书记朴实的话语直抵人心:“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

    习近平在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同村民座谈。

    好日子,要靠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

    2022年4月,海南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的凉亭里,乡亲们正议农事。“来吧,咱们一块儿坐坐,都介绍介绍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加入其中,同驻村第一书记、老党员、致富带头人代表等围坐在一起,听他们讲述乡村振兴的故事。

    习近平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同当地干部群众亲切交谈。

    总书记指出:“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吸引包括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好日子,更是党和人民共同的期盼。家好,国才能好。

    去年11月,总书记来到湖北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考察。在村民熊成龙家,仔细察看家居生活,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了解生产、孩子就业创业、家庭收入、养老医疗等情况。

    2024年11月5日,习近平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村民熊成龙家,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拉家常。

    听说这些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农民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有保障,总书记很高兴。他希望一家人继续努力,把生产、生活搞得更好,把孩子培养好,让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0年春节前那个冬日,总书记走进云南腾冲司莫拉佤族村村民李发顺家,同一家人围坐一圈。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在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同村民李发顺一家聊家常,详细询问脱贫情况。

    “我想考研究生”“我想当兵参军”。李发顺的女儿李连欢和儿子李连斌分别谈了自己的梦想,总书记给他们打气鼓劲:“你们的小家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小院内,在凉亭里,在火塘边,更是在群众身边。时空不同,“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丹心始终不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工作作风始终不变,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践行始终不变。

    时间回溯,上世纪80年代的河北正定,年轻的县委书记习近平在大街上摆开方桌和老百姓围坐在一起,当场询问意见、解答问题。一张珍贵的照片定格下来。

    时任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在县城大街上临时摆桌子,听取群众意见。

    从实践中一路走来,岁月悠悠,情怀依旧。

    统筹:杜尚泽

    撰文:王洲、梁冠群

    摄影:燕雁

    视觉:赖向东、毕晓洋、郝昭

    资料图片来源:新华社

    编辑:郑晓宇

    校检:朱利

    责任编辑:温腾

    文章编辑:李润生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