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理事长报个喜,今年虽说有灾情,但我繁育的8公顷多花生种,依然获得了大丰收,每公顷收获6750公斤。算下来,我纯收入有10万多元,较上年多收入3万多元。”孟州市城伯镇武桥村村民周二春,昨日激动地给孟州市麦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张胜利打电话,汇报今年花生收成情况。
目前,孟州市麦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有社员60户,种植繁育花生种面积400公顷。该合作社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建立花生种繁育基地,花生种由河南省农科院提供,繁育的花生种全部由河南省农科院回收,每公斤花生种较市场价高0.6元。大灾之年,孟州市麦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共繁育花生种200多万公斤,社员纯收入达到400多万元,实属不易。
先前在城伯镇东后津村只有张胜利一人繁育花生种。他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承包了15公顷土地繁育花生种,由于每公斤花生种价格高出市场不少,且不愁销路,短短几年,他就走上了致富路。乡亲们看到他繁育花生种致了富,纷纷加入了花生种繁育队伍。后来,张胜利和他的合伙人便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统一供种、统一回收,没有了后顾之忧,社员不断增加。孟州市麦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先后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称号。
会昌街道东曹村村民刘建中告诉记者,他今年繁育花生种面积8公顷,全部是滩地,受洪灾影响,产量较往年减产不少。“同是在滩区种植花生,不少群众今年都亏了,而我今年纯收入还有3万多元。与周边群众相比,我沾了合作社的大光,主要是得益于品种优势和合作社回收价格高。”
温县祥云镇大尚村村民侯小六也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典型。去年他繁育花生种13公顷,今年将繁育面积扩大到33公顷,净扩种面积20公顷。
记者问:“小六,你温县的,怎么与孟州挂上钩了。你说说为啥一下子扩种这么多?”
侯小六回答:“我也是慕名而来的,听说这个合作社繁育花生种挣钱就跑来合作了。再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啊。”他告诉记者,今年为了扩大种植面积,合作社帮忙扶持他30万元。
“30万元也不是小数目,什么时候能还清?”记者问。
“受灾情影响,今年我种植的花生种每公顷收获5250公斤,在市场销售也就是31500元,合作社回收是37500元。仅此一项,我就多收入20多万元,还账没有一点问题啊。”侯小六说罢,爽朗地笑了起来。
记者 史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