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农商银行及时给予我金融贷款支持。用这个贷款,我扩建了厂房,新上了一套设备,明年可以大干一番了!”12月1日,在武陟县小董乡南归善村扶贫产业车间,新奇纸制品厂负责人刘小飞谈起今年县里的金融扶持贷款时仍然很感动。
今年以来,武陟县坚持将金融扶持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积极探索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门路,推出多种帮扶资金形式,确保政策优势、金融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振兴优势,形成乡村发展、农民增收、产业兴旺多赢局面。
运用项目资金,筑牢产业发展根基。该县围绕县域特色产业,坚持高处谋局细处落子,坚持项目资金精准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五年来共投入专项资金2.23亿元,实施扶贫项目557个;投入产业资金8725万元,建立扶贫基地84个,积极助推动能向产业格局构建聚集、资金向优势产业培育聚拢、项目向现代产业发展聚合,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
善用小额信贷,激活群众内生动力。该县积极推广实施“扶贫小额信贷”,按照“乡村荐、银行批、财政补”的模式,对符合条件且有贷款需求的脱贫户和易致贫返贫户全覆盖落实小额信贷政策,有效缓解群众“有想法、有点子、无资金”以及“贷款难、担保难、程序慢”的问题,全力破除农户内生动力不足等制约因素。今年1~10月份,该县新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贷款1082笔2263.85万元,发放精准扶贫企业贷款6600万元,让群众和企业享受到了金融帮扶政策红利。
创新扶持模式,满足乡村振兴需求。该县积极探索“党建+金融”模式,将党的组织力量和银行的金融力量高度融合,把更多金融资源精准有效地配置到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金融基础,构筑起乡村振兴的“高速路”。同时,针对今年汛情对农业造成的灾害,该县积极提供灾后重建金融服务,推出各类救灾专项产品,对因灾无法按时偿还贷款的办理续贷、展期等手续,对有贷款种植大户,根据受灾面积、贷款金额等情况进行利率补贴;与人保财险和中原农险开展合作,对改种白菜和青贮玉米的受灾群众给予每亩不超过30元的保费补贴救助、对改种大葱和水果萝卜的受灾群众给予每亩不超过90元的保费补贴救助,有效防止群众因灾返贫。
(记者董柏生 通讯员张祖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