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19年新闻专题频道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看河南·焦作行 > 正文

2019年新闻专题频道

槐树乡:奏响绿色发展“协奏曲”
更新时间:2023-7-19 9:46:22    来源:焦作日报

  从田间到村居,从河湖到水库,从丘陵到沟地,绿野阡陌、碧水如镜、绿荫曲水……近日,走进孟州市槐树乡,但见陵青水绿间,绿色食品、药旅融合、红色旅游等产业蓬勃兴起,不仅靓了乡村“颜值”,更是富了一方百姓,一幅生机勃勃的绿色发展景象正在孟州市西部丘陵地区徐徐铺开。

  依托资源优势,绿色食品基地变增收热土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近年来,槐树乡依托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发展,以万亩绿色食品种植基地为主体,打造了石磨面加工项目,年加工能力达2000多吨,业务辐射北上广、江浙沪、云贵川等地。近日,年产3万吨的项目二期石磨机组设备也已安装到位,投产后可再增加就业岗位20多个。

  “五星”支部创建开展以来,该乡依托石磨面产业项目,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通过农户“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龙头企业,由合作社订单化收购农户小麦,再以高于市场5%~10%的价格统一销售给石磨面企业,让农民、村集体合作社、企业的增收之路越走越宽。

  绿色食品产业是孟州市的传统产业,槐树乡通过聚合资源要素、加强政策扶持等,打造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建成10000余亩规模种植基地,培育认证7个中国绿色食品证书,原材料小麦和玉米通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带动绿色食品产业从业人员3500余人,让绿色食品种植成为当地群众稳定就业、稳步增收的主渠道,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立足自然禀赋,资源禀赋变优势经济

  资源丰富、品质优良的中药材是孟州市的一大资源禀赋,为发挥中药材资源优势,该市把中药材种植作为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探索完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中药材种植模式,加快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每年种植地黄、山药、怀菊、柴胡、丹参、白术等6万亩以上,年产值2亿余元,带动了当地群众特别是脱贫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致富,实现“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

  槐树乡龙台村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近年来,龙台村通过“党支部+村集体+农户+企业”的模式,打造了1300余亩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又通过实施中药材初加工项目,形成了“陵上种药材、村内做加工”的产业布局,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做活绿色文章,偏远小村变“网红”打卡地

  以槐树乡岩山村为代表,近年来,该村做活红色文章,先后被评为焦作市级文明村镇、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河南省级卫生村、全国优秀公共文化空间,在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好。

  位于孟州市槐树乡的汤庙水库碧波荡漾,滋养着两岸乡亲,当地人相信,槐树乡想要一直兴旺下去,离不开风景旖旎的田园美景,更需要他们保护好这里的自然环境。

  近年来,槐树乡始终把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作为民生工程来抓,全面推行市、乡、村三级河长体系,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水污染得到全面遏制,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生态得到显著修复,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加快建设开放、创新、崇文、融合的新孟州提供坚实保障。

  该乡不断挖掘水库沿线旅游资源,着力构建丰富的生态旅游产业链,打造了一批特色生态旅游品牌。如今,到槐树乡欣赏丘陵地区美景、品尝农家菜肴、体验民俗风情,已经成为周边游客节假日休闲旅游的首选。

(记者 董蕾 通讯员 邹晓强)

文章编辑:刘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