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 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立冬时节,孟州市槐树乡后尖庄村新建的温室大棚内,暖意融融,草莓、黄瓜、上海青、菠菜等生机盎然,长势喜人。
“今年,我承包了村里的12个大棚,种了6个棚的草莓、6个棚的蔬菜,青菜马上就能上市,草莓再过一个月也该成熟了,预计能再增收6万元。”作为脱困户,“棚主”张帅笑着对记者盘算今冬明春的效益,一脸的自信。
在张帅大棚里务工的村民有八九个,54岁的脱贫户郑红梅是其中之一。“我年纪大了,不好再出门打工,在家门口干活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还不耽搁照顾家里老小。”郑红梅爽朗的笑着,对现在的日子很满意。
张帅的大棚是孟州市利用省级财政衔接资金建设的乡村振兴产业项目,不仅有利于增加村集体收益,也能为脱贫群众就地就业提供机会。
“这12个大棚的承包金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我们还在积极对接菜籽加工、冷库产业等项目,进一步提升村集体收入,让乡村振兴的后劲更大更足。”后尖庄村党支部书记贾保成说。
走进孟州市城伯镇西后津村的一家喜庆年饰工艺品厂生产车间,一台台全自动印花机正在高速运转,传送台上一副副精美的对联整齐排列,分外喜庆。
而一年前,这里还是村里老油厂的废弃厂区,房屋破败不堪,杂草丛生。为了利用好这个老厂区的土地,村两委积极谋划产业项目,向孟州市乡村振兴局申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资金项目260万元,改建成年饰工艺品产业项目。
“前些年村里没有主动谋划产业项目,集体经济较弱,集体工业用地一直荒废着。现在通过推进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落地达效,不仅每年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也能为群众提供20个就业岗位。”该村党支部书记宋德海介绍,如今,村里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创建“五星”支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干劲越来越足。
今年年初以来,孟州市实施联农带农的乡村振兴产业帮扶项目36个,共投入资金3161万元。通过衔接资金产业项目支持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把群众“嵌”在产业链利益链上,有力助推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也让乡村振兴的成色更足。
“孟州市坚持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和基础性工程来抓,与‘五星’支部创建、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深度嵌合,不断完善推进机制,抓紧抓实各项工作落实,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让脱贫成果更巩固、乡村发展更美好、群众生活更幸福。”孟州市委书记岳益民告诉记者。
记者 李英俊 董 蕾 通讯员 邹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