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19年新闻专题频道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出彩焦作·看扶贫 > 正文

2019年新闻专题频道

微电影里的扶贫故事
更新时间:2020-6-2 9:06:01    来源:焦作日报
  5月30日,沁园春秀禾微电影团队一行5人再次走进博爱县寨豁乡山区,为微电影《张毛光脱贫记》补拍镜头,记者随同前往。

  初夏的寨豁乡山区,樱桃未尽杏子肥,满山披绿乡村美。而位于寨豁乡交通死角的省级贫困村张毛光村,风景怡人,村里的石磨、石碾与满山的葱绿相得益彰,中间点缀着樱桃红、杏子黄,一幅美丽的山村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沁园春秀禾微电影团队的工作人员扛着摄像机,拍致富路,拍樱桃美,拍树荫下的老磨盘……这里的桩桩件件、点点滴滴都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

  近两三年来,张毛光村发生了巨变。微电影《张毛光脱贫记》记录下了这里的变化——

  “有女不嫁张毛光,一年四季守空房,初一十五见一面,落个乌嘴黑壳郎。”以前的民谣影射着多年前张毛光村的现状。

  此一时,彼一时。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新一代张毛光人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钻进林地要财富,正在努力走出一条绿色种植、生态旅游发展的乡村振兴路。

  微电影《张毛光脱贫记》通过祖孙三代的思想变化,艺术再现了在国家大战略面前,在焦作市组织实施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农村四好路”建设、精准扶贫等工作中,张毛光村发生的显著变化。

  据沁园春秀禾微电影团队主要负责人宋宝塘介绍,他们力争将《张毛光脱贫记》打造成微电影精品,预计于今年7月份与观众见面。

   在沁园春秀禾微电影团队看来,《张毛光脱贫记》讲述了镜头下的张毛光村。而对于张毛光村党支部书记杨富玲来说,开拍微电影对该村意义更为深远。

  采访时,杨富玲告诉记者:“《张毛光脱贫记》开拍前,编剧和导演组织我们村的几个老石匠和老木匠,将村里一个废弃的水泥电线杆儿和石棉瓦搭建的拖拉机棚改造成了石头柱、玉米秆墙、黄贝草顶的石磨房。现在,许多来张毛光村旅游的游客,对我们村能推能用的石磨、石碾特别感兴趣,都想来体验一番,俺村也顺势推出了绿色健康的石磨面粉,村民的经济收入有所增加。”

  微电影,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艺术形式,兼具有电影的精致和微视频便于传播的两大特点。近年来,我市涌现出了一些微电影团队。在脱贫攻坚战略下,这些微电影团队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大局做文章。沁园春秀禾微电影团队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2016年10月,我市十几个微电影人来到修武县太行山深处的娥峪村,拍摄了我市第一部使用4K超高清电影设备的微电影纪录片《寻找野生怀山药》。该微电影介绍了我市怀山药的历史与文化,通过这部微电影的网络传播以及产品二维码扫码播放传播,许多外地客商对我市怀山药的历史文化价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了我市怀山药产品的文化附加值。

  随后,由我市微电影人拍摄的纪录片《窄门羊倌儿》《戏迷姬文印》《永远的党旗》纷纷出炉,并在国际微电影节上斩获大奖。

  在拍摄过程中,这些微电影团队深入太行山区,挖掘山区文化,反映乡村变化,塑造了羊倌儿李洪水、戏迷姬文印、共产党员李荫棠等形象。

  作为焦作微电影界的代表人物、焦作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宋宝塘说:“微电影是时代产物,微电影人将镜头对准时代变化,才能使作品拥有更大、更强的生命力。”

文章编辑:赵银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