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19年新闻专题频道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出彩焦作·看扶贫 > 正文

2019年新闻专题频道

孟州:花生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更新时间:2020-9-4 9:47:56    来源:焦作日报
  每年的8月末至10月,是孟州市化工镇花生采摘、加工产业最忙碌的季节。

  电脑分级设备筛选、人工分拣、装袋、堆码……经过传送设备和一系列流程,一粒粒花生被分成不同等级,按照不同用途装袋后分区整齐堆放。近日,位于该镇东光村的孟州市四有花生加工合作社的花生精选加工车间内机声隆隆,分布在不同流水线上的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着。

   “今年孟州本地种植的花生9月中旬才到大面积采收期,这是我们应客户要求,从周口、中牟、兰考等地采购的新鲜花生。”从事花生加工30多年的该合作社负责人卫周喜说,现在自己的筛选车间日加工量达25吨,经过分级处理,主要销往周边洛阳等地的食品加工厂、榨油厂、餐饮店等。

  化工镇一带因地处黄河滩区,加上当地特有的土质条件及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条件,这里生长的花生颗粒饱满、色泽好、口感好,是河南省内久负盛名的花生种植、加工产业基地和流通集散地之一。

  东光村党支部书记马义军介绍,全村花生种植面积达400余公顷,有花生摘果、脱壳、精选、草料加工等加工户13家,560余户家庭多半以上直接从事花生种植、加工等相关产业,花生年产值在1100万元以上。此外,相关加工产业为村民提供了150余个就业岗位,近几年已帮助50余户贫困群众实现了增收、脱贫。村民年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4500元提升到如今的1万余元。东光村,这个曾经是孟州市贫困人口最多的省级贫困村于2019年年底退出了贫困村序列。

  “在这里一年务工5个多月,根据工作强度日工资在100元到200元不等,一年能挣近3万块,还不耽搁家里的事和其他活儿。”近几年每到花生加工旺季,该村贫困户卫仕成在四有合作社花生筛分车间务工,其他月份在村子附近建筑工地打零工,去年顺利脱贫。

  “这些年,没有扶贫小额贷款的资金支持和农技部门干部的技术指导,俺家也不会这么快走上致富路,今年村里还把俺推荐为市里的‘脱贫之星’哩。”该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孙长景,2016年起,在扶贫政策的帮助和驻村帮扶单位孟州市农业局的技术指导下,将花生种植面积从不到1公顷逐步扩大到如今的12余公顷,年均家庭纯收入近20万元,2018年成功脱贫。

  与孙长景同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东光村村民姚志文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承包了近3公顷花生地,并先后购买了两台花生摘果机,采收期在化工镇及周边县市采收花生,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也在2017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化工镇花生种植面积达2300余公顷,有8000余户家庭从事花生种植、加工及其他关联产业,年产(深加工)1.5万吨花生。目前,该镇以东光、海头、东孟港、西孟港为代表的花生脱壳、筛选等花生初加工产业村,年加工花生3万吨,相关副产品5000多吨,总产值可达4.5亿元,吸收相关从业人员3000余人;此外,还形成了以焦作市孟之源、谷香源干果加工为代表的花生酱、花生碎及各类开袋即食食品等花生深加工产业,年销售收入8000余万元,安排剩余劳动力就业300余人。

  “今后,化工镇将进一步整合花生产业的人才、劳动力、土地、市场资源,发挥本地花生产业集聚发展优势,突出龙头带动,进一步做大做强化工镇的花生品牌,让小花生成为兴村富民、推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化工镇党委书记许庆辉说。

 

文章编辑:赵银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