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热点新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焦作论坛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新闻客户端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办公入口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19年新闻专题频道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我与新中国共成长 > 正文

2019年新闻专题频道

弯弯山路上的秉烛人
更新时间:2019-9-30 11:02:34    来源:焦作晚报



  核心提示
       19岁那年,他成为山区的一名民办教师。到了53岁,他依然坚守在山区教育一线,用一颗丹心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默默培育桃李,把大半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山区教育。他叫张小万,是沁阳市常平学校最年长的一线教师。他信奉的教育格言是: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11月24日上午,阳光洒满了沁阳市常平学校。张小万正给学生们讲有关爬山虎的课文,黑板上遒劲、有力的粉笔字,是这位老教师独有的范儿。
       在三尺讲台上,张小万一站就是34年,粉笔灰染白了他的双鬓,四季风吹皱了他的容颜。
       张小万说,他是山里生、山里长的人,用自己的光和热奉献山区教育,是最幸福的事,为了山里的孩子们,付出再多也无怨无悔。
       面对机会,他选择从教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84年。
       当年,张小万高中毕业后成为一名修路工人。有一天,常平小学(现常平学校)教导处主任找到张小万,问他愿不愿意成为一名民办教师。
       这位教导处主任当时还不知道,他的这句话正中张小万的下怀。上初中时,张小万在一篇名为《我的理想》的作文里说,自己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当时,这篇作文还被老师当成范文贴在黑板上。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张小万来到常平小学当了一阵子教师后,浑身感到不自在。习惯自由的他,受不了种种约束,加上感觉“熊孩子”也不好管,他决定“打道回府”。
       还是那位教导处主任找到张小万:“知道的,都明白是你自己不想干了。不知道的,以为是你干不了这份工作。”
       教导处主任的激将法很有效,好胜心极强的张小万最终选择留在学校。
       不是科班出身的张小万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学写粉笔字、学备课。
       一段时间过后,张小万身上的自由散漫之气消退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范儿渐渐显露。
“这个小伙子有成为优秀教师的潜能。”老教师都这样评价张小万。
       面对诱惑,他选择坚守
       正当张小万意气风发地干着民办教师之时,诱惑也来了。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改革的春风也吹到了太行山里,沁阳市常平乡常平村的不少年轻人依靠特殊的地理条件,跑运输、拉煤炭,很快挣上大钱,过上了好日子。
       此时,作为民办教师的张小万,一个月不过挣几十元钱,过着清贫的日子。
       人比人,气死人。
       一位阔气的老同学找到张小万,对他说:“咱的同学都去挣大钱了,你还窝在这学校里干啥?快别干了,跟着我,一天就让你挣1000元。”
       谁不想过好日子?面对衣着光鲜的同学,张小万立即觉得自己矮了一截,有点自惭形秽。
       当年,学校有好几名老民办教师到了退休年龄,学校面临着教师青黄不接的局面。一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忧心地说:“我们走了,谁来支撑这片天地?”
       这句话正好被张小万听到了,他想:“作为山区人,如果自己都不愿意留在山区小学当教师,还能指望外面的人来当教师吗?如果没有人愿意来当教师,山里的孩子永远也走不出大山。”
       为了改变山区孩子的命运,让他们有机会走出大山,张小万决定留下来,撑起山区教育的一片天。
       老同学再来“游说”张小万去挣大钱时,张小万微笑着拒绝了,并挺直腰杆告诉对方,人各有志,自己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教师,因为这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当然,国家也没有亏待为了山里孩子选择留下的张小万。1993年,张小万从我市300多名民办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公办教师。1996年,张小万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面对孩子,他奉献爱心
       有人说,教师从事的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的工作,教师是给学生点亮人生明灯的人。
       在工作中,张小万非常重视塑造学生的美好灵魂。
       几年前,一个班级的多数同学都不愿意和一名女生玩,见到这名女生都躲得远远的。原来,这名女生因先天残疾,浑身散发着臭味儿,同学们都歧视她、疏远她。在这样冷漠的环境下,这名女生非常自卑,默默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
       张小万了解到这一切后,把这名女生的座位调到第一排,并经常表扬这名女生。私下里,张小万给其他学生分析这名女生的优点,希望大家不要歧视她。渐渐地,同学们接纳了这名女生,她也融入这个班级里,自信也显现在脸上。
       后来,这名女生顺利考上当地一所优秀高中,她说:“如果不是张老师帮助我,我可能会一直自卑下去。当时,我已经有休学的打算,是张老师给了我自信。”
       多年前,张小万的班里有一名女生,父母离异,她跟着父亲生活。由于这名女生的父亲长期在外打工,她缺少家人关爱,每天脏兮兮的,同学们也都不待见她,甚至还有人欺负她。张小万看到这种情况,就教育其他孩子要相互友爱,还让妻子给这名女生洗衣服,并送给其一些干净衣服。渐渐地,这名女生爱干净了,脸上也露出了自信的笑容。现在,这名女生已成家并有了孩子,她经常去看望张小万,感谢老师当年给予自己温暖和关爱。
       面对使命,他甘为人梯
       我国大教育家叶圣陶在谈到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时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
从教34年,张小万深深地感受到,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一井水”“一湖水”。
业余时间,张小万读书、看报,并尝试进行文学创作。除此之外,他还到优秀学校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
       张小万说,刚开始当老师时,他也是“满堂灌”。后来,他意识到教学应该是先学后教,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老师主要起的是点拨作用。
       过去,张小万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学生们说他是“猛虎”“饿狼”,虽然也“制伏”了一批“小魔王”,却无法赢得学生真正的服气和尊重。
       后来,张小万意识到,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和学生做朋友,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多年的教育生涯,让张小万领悟到,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你,对学生有向心力。所以,张小万经常利用课间时间给学生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他还喜欢编顺口溜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点,这些都深受学生的欢迎。
       张小万还是常平学校的“救火”老师。哪个班的学生成绩差,校领导就会将这个班级交给张小万,他总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将差班带成优秀班。
除了正常的教学外,张小万现在还有了新的使命。
       沁阳市常平学校是我市青年教师培训基地,每年都会有很多年轻教师来这里接受培训,张小万就负责传帮带。一名年轻教师感慨,张老师就是身边的榜样,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他的板书永远是学校里最漂亮的,他的讲课永远是最有趣味的,他的作文评点永远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他就像空谷里的幽兰,在三尺讲台上默默绽放着自己。
       一颗丹心育百花争艳,三尺讲台铸大爱师魂。岁月摧弯了张小万的腰杆,却撼不动那颗无私奉献的心。张小万说,教书育人,是他不变的初心,是他终身的情怀。
 

(记者  赵改玲)

文章编辑:殷爱萍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