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0年专题区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正文

2020年专题区

摆摆幸福乡村的新鲜事儿
更新时间:2020-7-22 15:20:43    来源:新华社

  让村民喜洋洋的“喜羊羊”是什么?光种粮也能增收奔小康?北大清华的“学霸”来小山村干啥?

  记者近日行走在巴山蜀水间,乡村里的新鲜事儿一串串,改革的春风、人才的注入、创新的驱动,让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荡起层层涟漪。

  “喜羊羊”让村民喜洋洋

  连绵的小山坡上,树木苍翠,绿草茵茵,一群群黑山羊低头吃草,远远望去,像绿毯上点缀的黑珍珠。

  山坡下,62岁的乐至县金鼓村村民杨老汉,一边在柑橘园修枝,一边笑呵呵地说:“‘双挂钩’让我住上了好房子,‘喜羊羊’让我过上了好日子。”

  金鼓村曾是川中丘陵地区一个省级重点贫困村。杨老汉所说的“双挂钩”,是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加上危房改造项目支持,作为贫困户的他,没花多少钱就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新房子。

  “喜羊羊”则是当地2015年启动的精准扶贫项目,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保险”的模式,确保黑山羊养殖标准化、收购有门路、意外有保障。

  杨老汉最初分到3只母羊,一年后母羊产下羊羔,他将母羊转给其他贫困户,自己保留小羊羔继续饲养。

  “技术、卖羊都有人管,我只管把羊喂好就行,现在都30多只喽。”杨老汉说,除了养羊,他还到柑橘园、藕塘打工,去年就摘掉了“穷帽子”。

  金鼓村党支部书记杨文武告诉记者,受益于“双挂钩”项目,目前全村有260户村民搬进了生态宜居的聚居新区,其中贫困户76户。如今,脱了贫的村民都亲切地把“喜羊羊”项目叫“幸福喜羊羊”。

  光种粮也能增收奔小康

  片片稻田里,禾苗青青,不时传来阵阵蛙鸣。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在眉山市东坡区中心村,49岁的种粮大户李相德看着长势良好的水稻,不禁有些感慨。

  让李相德感慨的不仅有种粮致富的喜悦,也有当初创业的艰难。高中毕业就外出打工的他,每年春节回家,看到家乡不少农田没有种好,甚至大片撂荒,十分心疼。

  “谁说种粮不挣钱?那是没种出名堂。”2014年,李相德回乡组织成立了“好味稻”水稻专业合作社,团结了一帮同样有志于种粮的农民,流转外出务工农户的土地,专心种植水稻。

  事非经过不知难。起初,李相德流转了800亩土地,却因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在春季插秧的关键时节请不到足够的人手,结果拖了两个月秧苗才全部插下去。因错过农时,当年水稻减产三成多……

  几经波折、几番打拼,李相德和合作社的社员们愈挫愈勇。他们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探索出了“五个统一”的经营模式,即统一农技、统一农资、统一农机、统一标准、统一销售,合作社发展越来越红火。

  如今,合作社社员壮大到355人,水稻种植面积超过4万亩,还注册了“众享好味稻”“丰中谷语”等多个商标,通过深加工增加附加值,产品远销省内外市场,2019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

  “事实证明,种粮也能增收奔小康。”最让李相德自豪和欣慰的是,合作社目前流转的土地涉及眉山市4个县区、12个乡镇、30个村,辐射带动了周边上万农户。

  小山村里北大清华“学霸”当书记

  一排排果实累累的柚子树下,一群群土鸡四处跑着找食吃。

  “‘学霸’书记,今天得不得收鸡蛋,新鲜的哟……”在广安市革新村,村民张婆婆一见到驻村第一书记金达芾,亲切地招呼着。

  “收噻!有好多,收好多!”金达芾一边笑着应答,一边告诉记者,“我和村里的陈书记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硕士,村民有时就叫我们‘学霸’书记。”

  金达芾所说的陈书记是革新村党支部副书记陈诗慧,他俩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由商务部下派到革新村从事帮扶工作。

  “革新村曾是国家级贫困村,虽然2017年整村脱了贫,但是村民普遍不富裕,突出问题是农特产品卖难。”金达芾举例说,村里有800多亩龙安柚,品质很好,但过去卖价很低,甚至卖不掉烂在果园里。

  在遍访村民了解情况后,金达芾和陈诗慧一起在村里建起了电商站点,通过直播带货帮助村民销售农特产品。第一年就实现革新村历史上第一次品质以上龙安柚售罄,解决了长期困扰群众的柚子滞销、产业亏损问题。

  “去年我家1000多个柚子,在网上3天就卖完了,挣了6000多块钱。”村里的贫困户龙成民老大爷说起金达芾和陈诗慧,佩服得直竖大拇指。

  龙安柚、剁椒酱、土鸡蛋、香肠……如今,革新村已开发出生鲜水果、加工调味品、腌腊制品、禽蛋制品等5大类、15种电商产品在线销售,仅今年上半年就为村民增收近45万元。


(记者 杨三军、陈健、杨进)

文章编辑:陈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摆摆幸福乡村的新鲜事儿
    2020-7-22 15:20:43    来源:新华社

      让村民喜洋洋的“喜羊羊”是什么?光种粮也能增收奔小康?北大清华的“学霸”来小山村干啥?

      记者近日行走在巴山蜀水间,乡村里的新鲜事儿一串串,改革的春风、人才的注入、创新的驱动,让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荡起层层涟漪。

      “喜羊羊”让村民喜洋洋

      连绵的小山坡上,树木苍翠,绿草茵茵,一群群黑山羊低头吃草,远远望去,像绿毯上点缀的黑珍珠。

      山坡下,62岁的乐至县金鼓村村民杨老汉,一边在柑橘园修枝,一边笑呵呵地说:“‘双挂钩’让我住上了好房子,‘喜羊羊’让我过上了好日子。”

      金鼓村曾是川中丘陵地区一个省级重点贫困村。杨老汉所说的“双挂钩”,是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加上危房改造项目支持,作为贫困户的他,没花多少钱就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新房子。

      “喜羊羊”则是当地2015年启动的精准扶贫项目,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保险”的模式,确保黑山羊养殖标准化、收购有门路、意外有保障。

      杨老汉最初分到3只母羊,一年后母羊产下羊羔,他将母羊转给其他贫困户,自己保留小羊羔继续饲养。

      “技术、卖羊都有人管,我只管把羊喂好就行,现在都30多只喽。”杨老汉说,除了养羊,他还到柑橘园、藕塘打工,去年就摘掉了“穷帽子”。

      金鼓村党支部书记杨文武告诉记者,受益于“双挂钩”项目,目前全村有260户村民搬进了生态宜居的聚居新区,其中贫困户76户。如今,脱了贫的村民都亲切地把“喜羊羊”项目叫“幸福喜羊羊”。

      光种粮也能增收奔小康

      片片稻田里,禾苗青青,不时传来阵阵蛙鸣。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在眉山市东坡区中心村,49岁的种粮大户李相德看着长势良好的水稻,不禁有些感慨。

      让李相德感慨的不仅有种粮致富的喜悦,也有当初创业的艰难。高中毕业就外出打工的他,每年春节回家,看到家乡不少农田没有种好,甚至大片撂荒,十分心疼。

      “谁说种粮不挣钱?那是没种出名堂。”2014年,李相德回乡组织成立了“好味稻”水稻专业合作社,团结了一帮同样有志于种粮的农民,流转外出务工农户的土地,专心种植水稻。

      事非经过不知难。起初,李相德流转了800亩土地,却因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在春季插秧的关键时节请不到足够的人手,结果拖了两个月秧苗才全部插下去。因错过农时,当年水稻减产三成多……

      几经波折、几番打拼,李相德和合作社的社员们愈挫愈勇。他们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探索出了“五个统一”的经营模式,即统一农技、统一农资、统一农机、统一标准、统一销售,合作社发展越来越红火。

      如今,合作社社员壮大到355人,水稻种植面积超过4万亩,还注册了“众享好味稻”“丰中谷语”等多个商标,通过深加工增加附加值,产品远销省内外市场,2019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

      “事实证明,种粮也能增收奔小康。”最让李相德自豪和欣慰的是,合作社目前流转的土地涉及眉山市4个县区、12个乡镇、30个村,辐射带动了周边上万农户。

      小山村里北大清华“学霸”当书记

      一排排果实累累的柚子树下,一群群土鸡四处跑着找食吃。

      “‘学霸’书记,今天得不得收鸡蛋,新鲜的哟……”在广安市革新村,村民张婆婆一见到驻村第一书记金达芾,亲切地招呼着。

      “收噻!有好多,收好多!”金达芾一边笑着应答,一边告诉记者,“我和村里的陈书记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硕士,村民有时就叫我们‘学霸’书记。”

      金达芾所说的陈书记是革新村党支部副书记陈诗慧,他俩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由商务部下派到革新村从事帮扶工作。

      “革新村曾是国家级贫困村,虽然2017年整村脱了贫,但是村民普遍不富裕,突出问题是农特产品卖难。”金达芾举例说,村里有800多亩龙安柚,品质很好,但过去卖价很低,甚至卖不掉烂在果园里。

      在遍访村民了解情况后,金达芾和陈诗慧一起在村里建起了电商站点,通过直播带货帮助村民销售农特产品。第一年就实现革新村历史上第一次品质以上龙安柚售罄,解决了长期困扰群众的柚子滞销、产业亏损问题。

      “去年我家1000多个柚子,在网上3天就卖完了,挣了6000多块钱。”村里的贫困户龙成民老大爷说起金达芾和陈诗慧,佩服得直竖大拇指。

      龙安柚、剁椒酱、土鸡蛋、香肠……如今,革新村已开发出生鲜水果、加工调味品、腌腊制品、禽蛋制品等5大类、15种电商产品在线销售,仅今年上半年就为村民增收近45万元。


    (记者 杨三军、陈健、杨进)

    文章编辑:陈婷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