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专题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他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深入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并将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重中之重。
伟大建党精神源于伟大建党实践。伟大建党精神是早期共产党人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在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李大钊连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一系列文章,热情讴歌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陈望道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使国人第一次看到这份共产主义运动文献的全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1920年秋至1921年春,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欧洲和日本先后建立起共产主义小组,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宣传和组织工会,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基本上具备了。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13人,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真理旗帜,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懈奋斗。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而别的主义不能改变近代以后中国落后挨打的悲惨境遇?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前进方向。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要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要发扬斗争精神,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在一百年的伟大斗争历程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舍生忘死的英雄模范、向死而生的仁人志士。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要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自觉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无论什么时候,全体党员干部都永远不能忘记入党时的誓言,把对党忠诚、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形成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不同时期,主要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则是伟大建党精神之“流”。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继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所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的强力支撑。
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怕牺牲、视死如归,勇于战胜前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挑战。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 (作者单位:中共焦作市委党校)
□李国伟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他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深入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并将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重中之重。
伟大建党精神源于伟大建党实践。伟大建党精神是早期共产党人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在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李大钊连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一系列文章,热情讴歌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陈望道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使国人第一次看到这份共产主义运动文献的全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1920年秋至1921年春,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欧洲和日本先后建立起共产主义小组,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宣传和组织工会,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基本上具备了。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13人,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真理旗帜,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懈奋斗。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而别的主义不能改变近代以后中国落后挨打的悲惨境遇?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前进方向。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要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要发扬斗争精神,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在一百年的伟大斗争历程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舍生忘死的英雄模范、向死而生的仁人志士。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要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自觉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无论什么时候,全体党员干部都永远不能忘记入党时的誓言,把对党忠诚、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形成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不同时期,主要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则是伟大建党精神之“流”。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继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所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的强力支撑。
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怕牺牲、视死如归,勇于战胜前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挑战。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 (作者单位:中共焦作市委党校)
□李国伟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