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1年专题区 > 百年奋斗路 百城访初心 > 正文

2021年专题区

焦裕禄精神点亮“兰考明珠”
更新时间:2021-5-25 8:45:16    来源:焦作日报



  ⬆上世纪60年代张庄村风沙肆虐。
  (张庄村提供) 
 



 
  ⬅现在的张庄村。
  

记者 石 斐 摄


 




 
  扫描二维码看精彩视频
 
  
    
  “今日张庄已非昔日张庄!今日兰考也非昔日兰考!”5月14日,在焦裕禄同志逝世57周年之际,记者来到焦裕禄同志当年治沙的“前线指挥部”张庄村,张庄村党支部书记申学风感慨地说。

  村外,泡桐成行,土地平坦,沃野万顷;村内,农舍雅致,街道整洁,游客纷至。昔日刮得昏天黑地的风沙不见了,如今的张庄村人称自己的村庄为“兰考明珠,梦里张庄”。

  黄河岸边的治沙故事

  九曲黄河,万里奔腾,在兰考县东坝头却拐了一个弯,直奔渤海而去。这个“弯”给兰考留下了风沙、内涝、盐碱盛行的黄河故道,人们为讨生活,不得不携儿带女逃荒要饭。

  1962年12月,党组织安排焦裕禄来兰考工作,掀开了兰考人民“除三害”的序幕。

  张庄村位于东坝头镇东4公里处,曾经是兰考县最大的风沙口。焦裕禄骑上自行车,来到张庄村,查风口,探流沙,问百姓,寻找治沙良方。受村民翻淤固坟的启示,焦裕禄琢磨了“贴膏药”(翻淤压沙)、“扎针”(植树)的治沙办法,并在张庄大面积试验,仅3个月就封闭沙丘53.34公顷。

  焦裕禄发现种植泡桐树能挡风、压沙,促进粮食增收,果断决策,大力发展泡桐林。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间不长,仅仅475天,却走遍了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绘制了兰考县自然灾害图。

  1964年5月14日,没能等到兰考抗灾战役的胜利,焦裕禄同志就积劳成疾患肝癌而离世,年仅42岁。他留下遗愿,希望葬在兰考的沙丘上,看到兰考改换面貌的那一天。

  魅力张庄的时代蝶变

  温室大棚内,蜜瓜长势喜人,垂挂的蜜瓜已有鸡蛋大小。村民张天喜家承包了8座大棚,公司负责生产技术及产品销售,家里一年有几万元的收入。张天喜说:“这日子真得过!”

  “游家小院”鲜花盛开,大红灯笼高挂,喜气洋洋。老党员游文超利用12万元金融扶贫政策贷款,把家里的老房子改建成特色民宿,做起了旅游生意。在张庄村像“游家小院”一样的乡村旅游民宿小院有21户,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

  张庄村人还发展了日光温室大棚产业、食用菌产业、采摘农业,建起了标准化厂房,发展了布鞋手工坊、红薯醋坊、油坊等地方文化特产。产业发展让张庄村民实现了1100余人稳定就业,人均收入翻了几番。

  张庄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成为河南省乡村旅游一颗耀眼的新星,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网红打卡地。

  熠熠生辉的焦裕禄精神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兰考,焦桐广场,这首镌刻在石碑上的习近平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被人们一遍遍诵读。

  2009年3月31日至4月3日,习近平到兰考视察,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他说,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

  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兰考人民战胜了“三害”,解决了温饱,实现了脱贫,如今正大跨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前列。

  兰考不产蜜瓜,兰考人请专家、探市场,发展起了蜜瓜产业,如今蜜瓜年销售额达3.6亿元;当年防风固沙的泡桐已发展为木材加工产业,兰考乐器、板材、家具行销全国、走向世界……

  2017年2月,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兰考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全国第一批完成脱贫摘帽的贫困县。

  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83.24亿元,在河南省、在开封市,位次大为前移。

  守好用好焦裕禄精神这一宝贵财富,兰考县85万干群正发扬焦裕禄“三股劲”,齐心协力,奋勇拼搏,努力建设“拼搏兰考、开放兰考、生态兰考、幸福兰考”。


 
 
 (记者 吕树建 鲁 杰)

文章编辑:刘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焦裕禄精神点亮“兰考明珠”
    2021-5-25 8:45:16    来源:焦作日报



      ⬆上世纪60年代张庄村风沙肆虐。
      (张庄村提供) 
     



     
      ⬅现在的张庄村。
      

    记者 石 斐 摄


     




     
      扫描二维码看精彩视频
     
      
        
      “今日张庄已非昔日张庄!今日兰考也非昔日兰考!”5月14日,在焦裕禄同志逝世57周年之际,记者来到焦裕禄同志当年治沙的“前线指挥部”张庄村,张庄村党支部书记申学风感慨地说。

      村外,泡桐成行,土地平坦,沃野万顷;村内,农舍雅致,街道整洁,游客纷至。昔日刮得昏天黑地的风沙不见了,如今的张庄村人称自己的村庄为“兰考明珠,梦里张庄”。

      黄河岸边的治沙故事

      九曲黄河,万里奔腾,在兰考县东坝头却拐了一个弯,直奔渤海而去。这个“弯”给兰考留下了风沙、内涝、盐碱盛行的黄河故道,人们为讨生活,不得不携儿带女逃荒要饭。

      1962年12月,党组织安排焦裕禄来兰考工作,掀开了兰考人民“除三害”的序幕。

      张庄村位于东坝头镇东4公里处,曾经是兰考县最大的风沙口。焦裕禄骑上自行车,来到张庄村,查风口,探流沙,问百姓,寻找治沙良方。受村民翻淤固坟的启示,焦裕禄琢磨了“贴膏药”(翻淤压沙)、“扎针”(植树)的治沙办法,并在张庄大面积试验,仅3个月就封闭沙丘53.34公顷。

      焦裕禄发现种植泡桐树能挡风、压沙,促进粮食增收,果断决策,大力发展泡桐林。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间不长,仅仅475天,却走遍了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绘制了兰考县自然灾害图。

      1964年5月14日,没能等到兰考抗灾战役的胜利,焦裕禄同志就积劳成疾患肝癌而离世,年仅42岁。他留下遗愿,希望葬在兰考的沙丘上,看到兰考改换面貌的那一天。

      魅力张庄的时代蝶变

      温室大棚内,蜜瓜长势喜人,垂挂的蜜瓜已有鸡蛋大小。村民张天喜家承包了8座大棚,公司负责生产技术及产品销售,家里一年有几万元的收入。张天喜说:“这日子真得过!”

      “游家小院”鲜花盛开,大红灯笼高挂,喜气洋洋。老党员游文超利用12万元金融扶贫政策贷款,把家里的老房子改建成特色民宿,做起了旅游生意。在张庄村像“游家小院”一样的乡村旅游民宿小院有21户,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

      张庄村人还发展了日光温室大棚产业、食用菌产业、采摘农业,建起了标准化厂房,发展了布鞋手工坊、红薯醋坊、油坊等地方文化特产。产业发展让张庄村民实现了1100余人稳定就业,人均收入翻了几番。

      张庄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成为河南省乡村旅游一颗耀眼的新星,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网红打卡地。

      熠熠生辉的焦裕禄精神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兰考,焦桐广场,这首镌刻在石碑上的习近平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被人们一遍遍诵读。

      2009年3月31日至4月3日,习近平到兰考视察,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他说,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

      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兰考人民战胜了“三害”,解决了温饱,实现了脱贫,如今正大跨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前列。

      兰考不产蜜瓜,兰考人请专家、探市场,发展起了蜜瓜产业,如今蜜瓜年销售额达3.6亿元;当年防风固沙的泡桐已发展为木材加工产业,兰考乐器、板材、家具行销全国、走向世界……

      2017年2月,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兰考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全国第一批完成脱贫摘帽的贫困县。

      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83.24亿元,在河南省、在开封市,位次大为前移。

      守好用好焦裕禄精神这一宝贵财富,兰考县85万干群正发扬焦裕禄“三股劲”,齐心协力,奋勇拼搏,努力建设“拼搏兰考、开放兰考、生态兰考、幸福兰考”。


     
     
     (记者 吕树建 鲁 杰)

    文章编辑:刘佳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