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1年专题区 > 百年奋斗路 百城访初心 > 正文

2021年专题区

让黄冈革命老区精神代代相传
更新时间:2021-6-10 8:09:05    来源:焦作日报





  解放初期的红安县城。



  红安县城新貌。 (本栏照片均由红安县委宣传部提供)



  扫描二维码
  看精彩视频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立夏时节,湖北省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内游人如织,讲解员曾祥美向游客深情唱起这首红色歌谣。

  曾经名为黄安的红安县,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这里诞生了一位代主席董必武、一位国家主席李先念和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00多位共和国高级军事将领。

  自94年前黄麻起义一声惊雷,红旗漫卷这片热土:3支红军主力部队在这里孕育成长,14万英雄儿女舍生取义,万众一心为革命英勇奋斗。

  这里的英雄儿女用鲜血染红的奇迹,铸就了“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黄冈革命老区精神。

  日前,记者踏上这片红色土地,触摸几代红安人矢志不渝的红色脉动。

  “爹,您的嘱托我没辜负!”

  清明节,红安县七里坪镇周七家村村民周显国像往年一样来到村西北山地扫墓。“红军三烈士墓”墓碑掩映在青松之间,碑前摆放着村民自发送来的花束。

  沉思中,周显国回忆起了这座墓碑的前世今生:在革命战争年代,一批又一批红安儿女前仆后继、一腔赤诚为革命。

  1933年3月15日,红军攻克黄石崖后迅速撤离,红军战士在群众帮助下,将牺牲和负伤的人员也随队带离。当时十八九岁的周铭梓虽未参加红军,却对红军队伍充满向往,于是邀约了3名与他年龄相仿的后生,趁天黑摸上了红军战斗过的阵地黄石崖。

  走近一块岩石,他们突然看到3位红军战士倒伏在地,均已牺牲。周铭梓和其他村民将3位烈士背到一处山地掩藏起来,砍了些青竹,编了3副竹垫,对3位烈士进行了合墓安葬。

  几十年来,周显国遵从父亲周铭梓的遗嘱,坚持和村民们义务照护红军烈士墓。2015年,红安县民政局重修了“红军三烈士墓”,并在墓地旁立起“黄石崖战斗事迹简介”石碑,如今已成为当地革命传统教育的打卡地。

  “你为党为国捐躯,

  我要为你守一辈子!”

  在红安县太平桥乡三机厂的平房里,今年已经78岁的李香莲反复摩挲着她倚靠着刘长春烈士墓的合影照片,含泪讲述背后的感人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红安人民紧跟党走,初心如炬,守护和平,用生命谱写英雄赞歌。

  1965年9月,刘长春随部队出国参加抗美援越。1968年春节,入伍8年的刘长春退伍回到家乡与李香莲成婚。

  成婚23天后,刘长春得知美军在越南安沛省安平县永福乡投下一枚磁性定时炸弹,距我军野战医院和当地小学、居民区较近,危害较大,拆除任务艰巨。他坚决要求回到部队,7次向上级请战,批准后他带领全班奋战在拆除现场。

  1968年3月19日,在拆出弹体磁性引信的最危险关头,身为班长的刘长春命令全班战士离开现场,留下他一人拆除。没想到炸弹在高温作用下自爆,刘长春光荣牺牲,年仅29岁。

  在清理遗物时,李香莲发现他留有一封遗书,上面写着:“万一我牺牲,请告诉家人我是为革命而死,是光荣的;我枕头包里有10元钱,替我交最后一次党费……”

  刘长春牺牲后,李香莲没有再嫁,与养女相依为命。她感恩共产党,从未向政府提出任何照顾的要求,用一辈子践行承诺:“你为党、为国家、为世界和平献身,我为你守一辈子!”

  “从贵的话,我们老百姓听!”

  到了红安,有种食物不能不吃,那就是红安苕。

  曾经,作为黄麻起义发源地的红安人民,不仅积极投身革命,还用一筐筐“红安苕”滋养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3支红军主力,迎送“刘邓大军”南下。

  如今,这颗“土人参”成为老区人民奔向幸福生活的“香饽饽”。

  “红安苕摇身一变,成了爆款食品,线上每月卖出上万单。”红安县城关镇小丰山村党支部书记周从贵说,村里成立红虹食品加工厂和电商公司,发展红苕种植、加工等产业,2020年,红苕加工给村集体和脱贫户带来近百万元收入。

  这个重点贫困村于2018年脱贫出列。脱了贫,乡村振兴怎么走?眼瞅着来村里的人越来越多,周从贵想到了发展旅游。

  “从贵的话,我们老百姓听!”村里从浙江请来旅游规划团队,将生态菜园和香莲基地打造成采摘游景点。

  5月27日,雨后初晴,小丰山村百亩香莲基地美如画,打卡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再过个把月莲蓬熟了,游客会更多。”周从贵说。

  如今,红色土地上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传承黄冈革命老区精神,正向着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记者 汪秀玲 汪 欢 通讯员 刘子靓)

文章编辑:刘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让黄冈革命老区精神代代相传
    2021-6-10 8:09:05    来源:焦作日报





      解放初期的红安县城。



      红安县城新貌。 (本栏照片均由红安县委宣传部提供)



      扫描二维码
      看精彩视频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立夏时节,湖北省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内游人如织,讲解员曾祥美向游客深情唱起这首红色歌谣。

      曾经名为黄安的红安县,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这里诞生了一位代主席董必武、一位国家主席李先念和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00多位共和国高级军事将领。

      自94年前黄麻起义一声惊雷,红旗漫卷这片热土:3支红军主力部队在这里孕育成长,14万英雄儿女舍生取义,万众一心为革命英勇奋斗。

      这里的英雄儿女用鲜血染红的奇迹,铸就了“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黄冈革命老区精神。

      日前,记者踏上这片红色土地,触摸几代红安人矢志不渝的红色脉动。

      “爹,您的嘱托我没辜负!”

      清明节,红安县七里坪镇周七家村村民周显国像往年一样来到村西北山地扫墓。“红军三烈士墓”墓碑掩映在青松之间,碑前摆放着村民自发送来的花束。

      沉思中,周显国回忆起了这座墓碑的前世今生:在革命战争年代,一批又一批红安儿女前仆后继、一腔赤诚为革命。

      1933年3月15日,红军攻克黄石崖后迅速撤离,红军战士在群众帮助下,将牺牲和负伤的人员也随队带离。当时十八九岁的周铭梓虽未参加红军,却对红军队伍充满向往,于是邀约了3名与他年龄相仿的后生,趁天黑摸上了红军战斗过的阵地黄石崖。

      走近一块岩石,他们突然看到3位红军战士倒伏在地,均已牺牲。周铭梓和其他村民将3位烈士背到一处山地掩藏起来,砍了些青竹,编了3副竹垫,对3位烈士进行了合墓安葬。

      几十年来,周显国遵从父亲周铭梓的遗嘱,坚持和村民们义务照护红军烈士墓。2015年,红安县民政局重修了“红军三烈士墓”,并在墓地旁立起“黄石崖战斗事迹简介”石碑,如今已成为当地革命传统教育的打卡地。

      “你为党为国捐躯,

      我要为你守一辈子!”

      在红安县太平桥乡三机厂的平房里,今年已经78岁的李香莲反复摩挲着她倚靠着刘长春烈士墓的合影照片,含泪讲述背后的感人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红安人民紧跟党走,初心如炬,守护和平,用生命谱写英雄赞歌。

      1965年9月,刘长春随部队出国参加抗美援越。1968年春节,入伍8年的刘长春退伍回到家乡与李香莲成婚。

      成婚23天后,刘长春得知美军在越南安沛省安平县永福乡投下一枚磁性定时炸弹,距我军野战医院和当地小学、居民区较近,危害较大,拆除任务艰巨。他坚决要求回到部队,7次向上级请战,批准后他带领全班奋战在拆除现场。

      1968年3月19日,在拆出弹体磁性引信的最危险关头,身为班长的刘长春命令全班战士离开现场,留下他一人拆除。没想到炸弹在高温作用下自爆,刘长春光荣牺牲,年仅29岁。

      在清理遗物时,李香莲发现他留有一封遗书,上面写着:“万一我牺牲,请告诉家人我是为革命而死,是光荣的;我枕头包里有10元钱,替我交最后一次党费……”

      刘长春牺牲后,李香莲没有再嫁,与养女相依为命。她感恩共产党,从未向政府提出任何照顾的要求,用一辈子践行承诺:“你为党、为国家、为世界和平献身,我为你守一辈子!”

      “从贵的话,我们老百姓听!”

      到了红安,有种食物不能不吃,那就是红安苕。

      曾经,作为黄麻起义发源地的红安人民,不仅积极投身革命,还用一筐筐“红安苕”滋养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3支红军主力,迎送“刘邓大军”南下。

      如今,这颗“土人参”成为老区人民奔向幸福生活的“香饽饽”。

      “红安苕摇身一变,成了爆款食品,线上每月卖出上万单。”红安县城关镇小丰山村党支部书记周从贵说,村里成立红虹食品加工厂和电商公司,发展红苕种植、加工等产业,2020年,红苕加工给村集体和脱贫户带来近百万元收入。

      这个重点贫困村于2018年脱贫出列。脱了贫,乡村振兴怎么走?眼瞅着来村里的人越来越多,周从贵想到了发展旅游。

      “从贵的话,我们老百姓听!”村里从浙江请来旅游规划团队,将生态菜园和香莲基地打造成采摘游景点。

      5月27日,雨后初晴,小丰山村百亩香莲基地美如画,打卡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再过个把月莲蓬熟了,游客会更多。”周从贵说。

      如今,红色土地上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传承黄冈革命老区精神,正向着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记者 汪秀玲 汪 欢 通讯员 刘子靓)

    文章编辑:刘佳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