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专题区
20多年来,许琳娟助老助幼、服务社会,组织成立焦作市学雷锋志愿者协会,建立雷锋精神文化基地、雷锋精神文化研究中心等,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将点滴爱心和善举传播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这不,2022年国庆节前后,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许琳娟格外忙碌,每天早早起床,简单吃个早饭、收拾一下,便戴上口罩、穿上志愿者服装来到焦作火车站疫情防控执勤点,开始她一天的工作。“请大家保持安全距离,佩戴好口罩,出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打开健康码、行程码,有序排队进入……”记者在焦作火车站南广场看到,许琳娟等志愿者不断重复着对旅客的温馨提示,每一位进站的旅客都要经过她们的严格检查才能进入车站。
今年64岁的许琳娟出生在一个红色家庭,从小在父辈的革命故事熏陶下成长,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早早便在她心里扎了根。
2000年,许琳娟发动身边的朋友,成立了一支由12人组成的焦作市雷锋服务队,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2016年8月,她注册了我省唯一一个以学雷锋名义命名的志愿者协会——焦作市学雷锋志愿者协会,并担任会长和法人。在志愿服务精神的引领下,许琳娟用坚守、担当、奉献,传递着向善向上的正能量。
学习雷锋不能光挂在嘴上,关键要落实在行动上。2013年,许琳娟腰椎骨折。当时正值解放区“美丽楼院”创建时期,她躺在床上一刻也没闲着,花了6个月的时间,用电脑设计出100多幅“美丽楼院”宣传画,张贴在解放区的大街小巷,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2014年,许琳娟不幸罹患子宫癌,身体饱受病痛折磨的她仍拄着拐杖奔走在各个志愿服务站点,聚焦教育、养老、助残、乡村振兴等民生热点,积极开展扶弱帮困、敬老爱幼、捐资助学等学雷锋活动。她说:“与其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还不如用实际行动做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身体渐渐好转之后,2017年,许琳娟在博爱县寨豁乡江岭村建立焦作市学雷锋扶贫示范基地,把江岭村作为帮扶点,组织志愿者帮助困难家庭修补房顶、建设水冲式卫生间和爱心洗浴间、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江岭村村民的生活环境大大改善,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强。
除了建立学雷锋扶贫示范基地,许琳娟还牵头在中站区龙翔街道十二会村建立了学雷锋红色基地。2019年年底,许琳娟在十二会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发现缺乏饮用水是村民面临的头等难题。于是,她拿出自己一年的退休金,在钢材市场制作了一个集中供水塔,想方设法将供水塔运上山并架设管网。集中供水塔不仅解决了村民的饮用水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田浇灌问题。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焦作火车站成为疫情防控的前哨和重要防线。在这关键时期,许琳娟挺身而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组织200余名学雷锋志愿者,迅速进入战“疫”角色。
“这点苦这点累算不了什么,只要能让群众安居乐业、健康平安,我的心里就踏实。”许琳娟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未知的困难和风险,她与志愿者并肩战“疫”,牢牢坚守在岗位上。据统计,坚守焦作火车站抗疫一线6个月时间,他们服务进出站旅客86万人次,志愿服务时长1.4万多个小时。
做一件好事不难,但20多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事,就需要坚守和担当。目前,在许琳娟的带领下,焦作市学雷锋志愿者协会荣获中国AAA社会组织、全国志愿组织标识单位等称号,注册志愿者达2200人;建立学雷锋扶贫示范基地、学雷锋红色基地、雷锋精神文化基地等15个基地,常态化开展帮助残疾人、爱心助学、关爱老人、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30多个雷锋公益项目。许琳娟先后荣获中国好人、河南省学雷锋标兵、河南省学雷锋先进个人、河南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记者手记
雷锋,是一个划时代的名字,更是一种永恒的精神。许多人会问许琳娟参加志愿服务到底图什么?她说,当听到服务对象说一声谢谢、看到帮扶对象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就已经实现了当志愿者的价值。
志愿者很平凡,平凡的面容、平凡的制服、平凡的岗位,但正是这种平凡给了我们最多感动!一城之美,始于文明。当志愿服务成为每个人的人生信条,我们的社会将成为温暖和谐的大家园。
主人公座右铭
扫码看视频
(记者 翟倩倩/文 董 蕾/图)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20多年来,许琳娟助老助幼、服务社会,组织成立焦作市学雷锋志愿者协会,建立雷锋精神文化基地、雷锋精神文化研究中心等,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将点滴爱心和善举传播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这不,2022年国庆节前后,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许琳娟格外忙碌,每天早早起床,简单吃个早饭、收拾一下,便戴上口罩、穿上志愿者服装来到焦作火车站疫情防控执勤点,开始她一天的工作。“请大家保持安全距离,佩戴好口罩,出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打开健康码、行程码,有序排队进入……”记者在焦作火车站南广场看到,许琳娟等志愿者不断重复着对旅客的温馨提示,每一位进站的旅客都要经过她们的严格检查才能进入车站。
今年64岁的许琳娟出生在一个红色家庭,从小在父辈的革命故事熏陶下成长,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早早便在她心里扎了根。
2000年,许琳娟发动身边的朋友,成立了一支由12人组成的焦作市雷锋服务队,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2016年8月,她注册了我省唯一一个以学雷锋名义命名的志愿者协会——焦作市学雷锋志愿者协会,并担任会长和法人。在志愿服务精神的引领下,许琳娟用坚守、担当、奉献,传递着向善向上的正能量。
学习雷锋不能光挂在嘴上,关键要落实在行动上。2013年,许琳娟腰椎骨折。当时正值解放区“美丽楼院”创建时期,她躺在床上一刻也没闲着,花了6个月的时间,用电脑设计出100多幅“美丽楼院”宣传画,张贴在解放区的大街小巷,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2014年,许琳娟不幸罹患子宫癌,身体饱受病痛折磨的她仍拄着拐杖奔走在各个志愿服务站点,聚焦教育、养老、助残、乡村振兴等民生热点,积极开展扶弱帮困、敬老爱幼、捐资助学等学雷锋活动。她说:“与其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还不如用实际行动做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身体渐渐好转之后,2017年,许琳娟在博爱县寨豁乡江岭村建立焦作市学雷锋扶贫示范基地,把江岭村作为帮扶点,组织志愿者帮助困难家庭修补房顶、建设水冲式卫生间和爱心洗浴间、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江岭村村民的生活环境大大改善,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强。
除了建立学雷锋扶贫示范基地,许琳娟还牵头在中站区龙翔街道十二会村建立了学雷锋红色基地。2019年年底,许琳娟在十二会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发现缺乏饮用水是村民面临的头等难题。于是,她拿出自己一年的退休金,在钢材市场制作了一个集中供水塔,想方设法将供水塔运上山并架设管网。集中供水塔不仅解决了村民的饮用水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田浇灌问题。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焦作火车站成为疫情防控的前哨和重要防线。在这关键时期,许琳娟挺身而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组织200余名学雷锋志愿者,迅速进入战“疫”角色。
“这点苦这点累算不了什么,只要能让群众安居乐业、健康平安,我的心里就踏实。”许琳娟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未知的困难和风险,她与志愿者并肩战“疫”,牢牢坚守在岗位上。据统计,坚守焦作火车站抗疫一线6个月时间,他们服务进出站旅客86万人次,志愿服务时长1.4万多个小时。
做一件好事不难,但20多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事,就需要坚守和担当。目前,在许琳娟的带领下,焦作市学雷锋志愿者协会荣获中国AAA社会组织、全国志愿组织标识单位等称号,注册志愿者达2200人;建立学雷锋扶贫示范基地、学雷锋红色基地、雷锋精神文化基地等15个基地,常态化开展帮助残疾人、爱心助学、关爱老人、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30多个雷锋公益项目。许琳娟先后荣获中国好人、河南省学雷锋标兵、河南省学雷锋先进个人、河南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记者手记
雷锋,是一个划时代的名字,更是一种永恒的精神。许多人会问许琳娟参加志愿服务到底图什么?她说,当听到服务对象说一声谢谢、看到帮扶对象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就已经实现了当志愿者的价值。
志愿者很平凡,平凡的面容、平凡的制服、平凡的岗位,但正是这种平凡给了我们最多感动!一城之美,始于文明。当志愿服务成为每个人的人生信条,我们的社会将成为温暖和谐的大家园。
主人公座右铭
扫码看视频
(记者 翟倩倩/文 董 蕾/图)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