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1年专题区 > 聚焦精彩·争做焦作好网民 > 正文

2021年专题区

E路芬芳 巾帼力量丨焦作市巾帼好网民故事展播之李灵慧
更新时间:2023-9-12 15:31:32    来源:本站原创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广大女性在弘扬网上正能量、建设清朗网络空间中的重要作用,焦作市妇联与市委网信办即日起展播一批巾帼好网民故事,引领广大女性网民做时代的书写人、追梦的奋斗者,引导各行各业女性争做巾帼好网民、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让我们一起倾听“她声音”、致敬”她力量”,同心唱响时代奋进凯歌,大力弘扬向上向善新风,共同点亮网络文明之光,绘就网络文明美好画卷,凝聚起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今天,我们走近李灵慧,听听她的故事吧~~


  太极拳也可以很潮流

  李灵慧曾是国家二级运动员,毕业后任教,辞职后在网上教太极拳,短短一年多时间收获近40万粉丝。

  而她的初衷很简单——让更多人看到太极拳,看到自己的家乡。

  火遍网络的“女侠”是位太极传人

  李灵慧出生于太极拳的发源地陈家沟。从小,她就随母亲陈春爱学习陈式太极拳。她还是陈家沟太极拳的第十三代传承人,肩负着弘扬这一传统武术的重任。

  学生时代,李灵慧求学于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接触多种传统拳术器械,同时系统学习了运动学理论知识。毕业后她成为洛阳理工学院的一名老师,专门教授太极拳。

  2022年,李灵慧辞去了教师岗位,回到家乡陈家沟,接过了母亲传给她的家族事业。“还是想专心的去通过一些新的途径让更多人看到太极拳,看到我的家乡。”李灵慧说。如今,她已经是陈春爱陈式太极拳协会的副主席,致力于弘扬陈家沟太极拳的文化。

  然而,李灵慧并没有止步于传统,她认为,太极拳的拳法招式要想得到长久传承与发扬,靠师傅带徒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她想到了互联网阵地。

  2022年2月的一个偶然机会,她以一条视频得到关注。当时李灵慧率领家中亲友、子弟10余人,在陈家沟著名景点“杨露禅学拳处”集体表演了几式刚猛拳法,发布了一条题为“陈家沟拜年”的短视频,没想到,这段视频引发了观众广泛共鸣,成为了她的转折点。

  “原来太极拳也可以这么帅!”

  突然走红并没有让李灵慧停住脚步,反而激发了她极大的创作灵感。

  她开始更加专注于视频制作,有计划地去尝试各种风格迥异的视频,将太极拳的优雅与现代元素融合,还将视频按照《太极教学》《太极人生》《太极与地理》和《健身与太极》进行分类创作。她的视频不仅展示了太极拳的技术和功法,还将太极的哲学思想巧妙融入其中,通过镜头语言传达出“柔中带刚”“以柔克刚”的太极哲学。刷完她的视频,会让你不由得感慨:这些视频内容不仅仅是表演,更是一堂生动的太极课。

  当然李灵慧的创新也不仅仅停留在太极拳的动作上,还延伸到了音乐、服饰和场景。她会挑选各种类型的音乐,将太极拳的动作和音乐的节奏相结合,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同时她也尝试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将太极拳与时尚元素相融合,使作品更富时代感。在各种知名的景点、古建筑等能和太极元素相得益彰的场所进行拍摄,增加视频的多元性、趣味性,大大提升了传播效果。

  这些视频几乎都是凭借李灵慧一己之力完成的。她说:“我做短视频并不是说要把粉丝量做得多么大,更重要的是我们怀揣着一份情怀,不想掺杂太多的商业化。”

  找到了路子去努力耕耘,收获就会水到渠成。李灵慧的创意表达方式很快就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有网友感慨“原来太极拳可以这样帅!”她的粉丝已经接近40万,一场太极拳直播能吸引几千人线上跟练。

  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家乡

  李灵慧的创作获得广泛关注之后,也得到了网络平台的支持。

  2023年是太极拳申遗成功第三年,某平台发起了“山里DOU是好风光”公益项目,其中一项是“太极潮起河南”,以非遗文化为载体,在太极拳发源地河南焦作陈家沟村探索文旅融合发展,为省内40名非遗传承人及商家提供数字化培训。该项目在扩大区域覆盖的基础上,除了带动乡村景区景点民宿增收,还要挖掘文化与艺术,为乡村文旅产业领域打造了名片。李灵慧积极参与了本次活动,并在线下发布会上作为本地达人代表发言。

  作为一个年轻的太极传承者,李灵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到了平衡,用创意和激情为太极拳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以别致的创意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在互联网上感染并带动了年轻一代对传统太极拳的热情。

  更有意义的是,这个“90后”女孩为家乡文旅产业的发展,贡献了一分力量。正如她刚开始回乡时说过的一句话,“我想让更多人看到太极拳,看到我的家乡——陈家沟”。

 

 

记者 焦娇/文、图

文章编辑:刘佳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E路芬芳 巾帼力量丨焦作市巾帼好网民故事展播之李灵慧
2023-9-12 15:31:32    来源:本站原创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广大女性在弘扬网上正能量、建设清朗网络空间中的重要作用,焦作市妇联与市委网信办即日起展播一批巾帼好网民故事,引领广大女性网民做时代的书写人、追梦的奋斗者,引导各行各业女性争做巾帼好网民、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让我们一起倾听“她声音”、致敬”她力量”,同心唱响时代奋进凯歌,大力弘扬向上向善新风,共同点亮网络文明之光,绘就网络文明美好画卷,凝聚起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今天,我们走近李灵慧,听听她的故事吧~~


  太极拳也可以很潮流

  李灵慧曾是国家二级运动员,毕业后任教,辞职后在网上教太极拳,短短一年多时间收获近40万粉丝。

  而她的初衷很简单——让更多人看到太极拳,看到自己的家乡。

  火遍网络的“女侠”是位太极传人

  李灵慧出生于太极拳的发源地陈家沟。从小,她就随母亲陈春爱学习陈式太极拳。她还是陈家沟太极拳的第十三代传承人,肩负着弘扬这一传统武术的重任。

  学生时代,李灵慧求学于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接触多种传统拳术器械,同时系统学习了运动学理论知识。毕业后她成为洛阳理工学院的一名老师,专门教授太极拳。

  2022年,李灵慧辞去了教师岗位,回到家乡陈家沟,接过了母亲传给她的家族事业。“还是想专心的去通过一些新的途径让更多人看到太极拳,看到我的家乡。”李灵慧说。如今,她已经是陈春爱陈式太极拳协会的副主席,致力于弘扬陈家沟太极拳的文化。

  然而,李灵慧并没有止步于传统,她认为,太极拳的拳法招式要想得到长久传承与发扬,靠师傅带徒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她想到了互联网阵地。

  2022年2月的一个偶然机会,她以一条视频得到关注。当时李灵慧率领家中亲友、子弟10余人,在陈家沟著名景点“杨露禅学拳处”集体表演了几式刚猛拳法,发布了一条题为“陈家沟拜年”的短视频,没想到,这段视频引发了观众广泛共鸣,成为了她的转折点。

  “原来太极拳也可以这么帅!”

  突然走红并没有让李灵慧停住脚步,反而激发了她极大的创作灵感。

  她开始更加专注于视频制作,有计划地去尝试各种风格迥异的视频,将太极拳的优雅与现代元素融合,还将视频按照《太极教学》《太极人生》《太极与地理》和《健身与太极》进行分类创作。她的视频不仅展示了太极拳的技术和功法,还将太极的哲学思想巧妙融入其中,通过镜头语言传达出“柔中带刚”“以柔克刚”的太极哲学。刷完她的视频,会让你不由得感慨:这些视频内容不仅仅是表演,更是一堂生动的太极课。

  当然李灵慧的创新也不仅仅停留在太极拳的动作上,还延伸到了音乐、服饰和场景。她会挑选各种类型的音乐,将太极拳的动作和音乐的节奏相结合,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同时她也尝试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将太极拳与时尚元素相融合,使作品更富时代感。在各种知名的景点、古建筑等能和太极元素相得益彰的场所进行拍摄,增加视频的多元性、趣味性,大大提升了传播效果。

  这些视频几乎都是凭借李灵慧一己之力完成的。她说:“我做短视频并不是说要把粉丝量做得多么大,更重要的是我们怀揣着一份情怀,不想掺杂太多的商业化。”

  找到了路子去努力耕耘,收获就会水到渠成。李灵慧的创意表达方式很快就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有网友感慨“原来太极拳可以这样帅!”她的粉丝已经接近40万,一场太极拳直播能吸引几千人线上跟练。

  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家乡

  李灵慧的创作获得广泛关注之后,也得到了网络平台的支持。

  2023年是太极拳申遗成功第三年,某平台发起了“山里DOU是好风光”公益项目,其中一项是“太极潮起河南”,以非遗文化为载体,在太极拳发源地河南焦作陈家沟村探索文旅融合发展,为省内40名非遗传承人及商家提供数字化培训。该项目在扩大区域覆盖的基础上,除了带动乡村景区景点民宿增收,还要挖掘文化与艺术,为乡村文旅产业领域打造了名片。李灵慧积极参与了本次活动,并在线下发布会上作为本地达人代表发言。

  作为一个年轻的太极传承者,李灵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到了平衡,用创意和激情为太极拳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以别致的创意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在互联网上感染并带动了年轻一代对传统太极拳的热情。

  更有意义的是,这个“90后”女孩为家乡文旅产业的发展,贡献了一分力量。正如她刚开始回乡时说过的一句话,“我想让更多人看到太极拳,看到我的家乡——陈家沟”。

 

 

记者 焦娇/文、图

文章编辑:刘佳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