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1年专题区 > 2021全国两会 > 媒体聚焦 > 正文

2021年专题区

(两会报告解读)持续增长15年后首次下降,法院受理民事案件数量为何如此之变?
更新时间:2021-3-9 16:17:36    来源:新华社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全国法院受理的民事诉讼案件以年均10%的速度持续增长15年后首次下降。

  这一变化背后,是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促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多元化解的显著成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商事纠纷日益增多。然而,法院案多人少,百姓打官司不方便,矛盾解决也不顺畅。为解决这一问题,2019年起全国法院开始力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让当事人到一个场所、在一个平台就能一站式办理全部诉讼事项。

  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钱晓晨介绍,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其核心就是让大量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诉前,审理在前端。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律师协会会长才华认为,在诉前通过调解、和解方式解决大量纠纷,避免案件全部“对簿公堂”,能够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及时定分止争,充分缓和了社会矛盾冲突,有力促进社会和谐,既实现正义,又解开当事人“心结”。

   据了解,目前全国98%的法院已初步建成立体化、集约化、信息化诉讼服务中心。3331个法院使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3.3万个调解组织、11.9万名调解员入驻参与调解,累计汇聚调解案件743万件。

  报告显示,2020年诉前成功调解424万件民商事纠纷,同比增加191%。

  钱晓晨指出,诉前成功调解案件越来越多,且调解成功后出具司法确认和调解书的仅占14.9%,大量诉前调解成功案件自动履行,让本应当以超过10%速度持续增长的民事案件出现下降。

  “矛盾纠纷可能并没有减少,但案件数量下降了,说明多元解纷真正发挥了效果,机制创新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才华认为,引入各方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解决,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他还建议,机制创新的同时还要从长远着眼,发挥法律的预防性功能,从根本上减少矛盾,让诉讼资源合理分配,助推法治中国建设。

(记者陈菲、刘硕)

文章编辑:刘佳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两会报告解读)持续增长15年后首次下降,法院受理民事案件数量为何如此之变?
2021-3-9 16:17:36    来源:新华社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全国法院受理的民事诉讼案件以年均10%的速度持续增长15年后首次下降。

  这一变化背后,是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促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多元化解的显著成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商事纠纷日益增多。然而,法院案多人少,百姓打官司不方便,矛盾解决也不顺畅。为解决这一问题,2019年起全国法院开始力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让当事人到一个场所、在一个平台就能一站式办理全部诉讼事项。

  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钱晓晨介绍,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其核心就是让大量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诉前,审理在前端。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律师协会会长才华认为,在诉前通过调解、和解方式解决大量纠纷,避免案件全部“对簿公堂”,能够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及时定分止争,充分缓和了社会矛盾冲突,有力促进社会和谐,既实现正义,又解开当事人“心结”。

   据了解,目前全国98%的法院已初步建成立体化、集约化、信息化诉讼服务中心。3331个法院使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3.3万个调解组织、11.9万名调解员入驻参与调解,累计汇聚调解案件743万件。

  报告显示,2020年诉前成功调解424万件民商事纠纷,同比增加191%。

  钱晓晨指出,诉前成功调解案件越来越多,且调解成功后出具司法确认和调解书的仅占14.9%,大量诉前调解成功案件自动履行,让本应当以超过10%速度持续增长的民事案件出现下降。

  “矛盾纠纷可能并没有减少,但案件数量下降了,说明多元解纷真正发挥了效果,机制创新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才华认为,引入各方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解决,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他还建议,机制创新的同时还要从长远着眼,发挥法律的预防性功能,从根本上减少矛盾,让诉讼资源合理分配,助推法治中国建设。

(记者陈菲、刘硕)

文章编辑:刘佳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