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1年专题区 > 中信银行 > 正文

2021年专题区

紧扣养老财富管理市场脉搏
中信银行发布《中国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发展报告(2023)》

更新时间:2023-11-6 16:18:43    来源:中信银行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养老金融市场已进入发展快车道。夯实居民补充养老的自我保障能力,对我国家庭理财模式及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将产生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近日,在中信金控、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指导下,中信银行携手合作伙伴在南京举办以“长寿时代 做自己人生的CFO”为主题的2023“幸福+”养老财富管理论坛,汇聚养老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长寿时代”的养老财富管理之道。论坛上,中信银行与合作机构重磅发布《中国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

  据悉,这是中信银行连续第二年发布《中国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发展报告》,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居民养老财富管理的现状,对金融行业支持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发展提出实践参考。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董克用教授表示,《报告》立足中国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市场实践,同时融入国际视野,为政策完善、行业发展、产品创新等提供了有益参考。

  丰富数据样本,还原养老金融市场供需现状

  在中信金控的指导下,中信银行携手中信金控旗下各金融子公司,与华夏基金、富达基金共同参与《报告》调研及分析工作。在充分考虑性别、年龄、学历、地区等因素后,面向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和农村人口发放调查问卷,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共收集到12602份有效样本。

  《报告》调研内容涵盖“养老财富规划情况”、“养老财富储备情况”、“养老投资期限偏好”、“养老投资行为和风险认知情况,以及在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一年内出现的变化趋势和投资行为偏好”、“个人基本信息”等五个方面。

  《报告》指出,随着社会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将面临着多元化的养老需求,这些需求不仅包括养老财富保值增值的金融需求,还包括退休养老生活的非金融需求。而对于个体来说,这些需求的满足需要一定的养老财富储备作为前提。因此,迫切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构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财富储备体系,为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打好经济基础。

  供需综合分析,为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开拓宏观视野

  《报告》调研数据显示,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出,人们对于养老现状及制度的认知,以及养老财富规划意识都有所提高,但付诸实际行动仍然需要全社会的“助推”。从养老意识到养老行动,年轻的“Z世代”(《报告》中指18岁至35岁人群)正在积极思考如何合理进行养老财富储备。然而,养老金融产品收益稳定性和适配性、养老财富规划顾问的专业性等问题都是影响养老财富规划的重要因素。虽然受访者对养老财富规划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但风险承受能力仍然较低,大部分人更偏向于保守型的理财方式。

  《报告》分析,居民对于究竟需要多少财富储备才能满足养老所需仍然缺乏清晰认识,较低的风险偏好导致资产配置现状与养老预期目标之间存在错配。与此同时,投资短期化在市场波动周期更加明显,需要依靠投资者教育、产品设计、投资顾问等多样化方式,培养居民的长期养老投资意识。

  《报告》指出,银行业、基金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可通过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专属产品及产品组合,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收入水平、家庭结构、投资目标、风险偏好的客群在养老财富积累与财富管理方面的需求,形成差异化的养老金融产品特色,构建基于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养老金融产品线。同时,养老投顾与全生命周期养老解决方案的深度绑定,可以推动养老投资者在践行长期投资理念的实践中获得长期收益,并形成正循环。

  聚焦市场痛点,分享养老财富管理业务实践 

  面对养老财富管理供需端的现状和痛点,《报告》结合个人生命周期特点,阐述了中信银行养老财富管理的业务实践。在论坛现场,中信银行对“三分四步”的中信解法做了详细解读,即对“Z世代”群体(《报告》中指18岁至35岁人群),中信银行提出建立“一张健康的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对“中生代”群体(《报告》中指35岁至60岁的人群),提出构建“一本科学的养老账本”的概念;对于目前最大的养老群体—“银发代”人群(《报告》中指60岁及以上人群),更关注他们的生活质量,提出“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理念。基于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中信银行率先在行业内提出“平衡收支、预防风险、规划养老、长钱投资”的四步法,通过贯穿一生的财务规划,实现人民群众退休以后的生活质量保障。

  洞悉客户需求,打造“内外双循环”养老金融综合服务生态圈

  近年来,中信银行始终关注并积极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养老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之一,中信银行打造了包含“一个账户、一套产品、一个账本、一套服务、一支队伍、一个平台”六大支撑,覆盖养老资金筹备期和养老资金运用期的全生命周期“幸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2023年,中信金控财富管理委员会成立由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信托、中信保诚人寿以及华夏基金组成的养老金工作室,举全集团之力共同探索个人养老财富管理的“中信解法”。中信银行进一步明确了涵盖“Z世代”“中生代”“银发代”三大目标人群的全生命周期财务规划方法论,并协同内外部优质合作资源,构建“内外双循环”的养老金融综合服务生态圈,实现“财富”“健康”“医养”“长寿”的养老金融服务闭环。助力广大居民实现从基础的“生存型养老”到体面、高质量的“生活型养老”转变。

  中信银行副行长吕天贵表示,中信银行高度重视国家养老事业的发展,将个人养老财富管理纳入战略性业务,致力成为资本市场与居民家庭财富的“连接器”。作为国内最早推出年长客户专属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之一,中信银行始终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围绕居民个人养老财富管理的多元化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养老金融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此次发布的《报告》既有对理论层面的思考,也有对商业路径的探索,更有中信银行商业实践的生动案例,旨在为个人养老金融业务的发展贡献思想和启发。未来,中信银行将继续秉承“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断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能力,守护好人民的财富果实,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据悉,本次论坛活动也是中信内外部联合舰队启动的“中信财富节”的首场活动。“中信财富节”将以“信”养老、“信”财富、“薪”投资、“欣”传承四个主题关键词贯穿全场,历时五个月分不同主题依次交替,从养老、财富管理、家庭投资、家族传承等多维度,以科普内容、专家解读、深度互动等多方式呈现,帮助投资者对当前的财富管理与金融市场有更加深入和全景式的认知,助力人民幸福生活。

文章编辑:陈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紧扣养老财富管理市场脉搏
中信银行发布《中国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发展报告(2023)》

2023-11-6 16:18:43    来源:中信银行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养老金融市场已进入发展快车道。夯实居民补充养老的自我保障能力,对我国家庭理财模式及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将产生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近日,在中信金控、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指导下,中信银行携手合作伙伴在南京举办以“长寿时代 做自己人生的CFO”为主题的2023“幸福+”养老财富管理论坛,汇聚养老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长寿时代”的养老财富管理之道。论坛上,中信银行与合作机构重磅发布《中国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

  据悉,这是中信银行连续第二年发布《中国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发展报告》,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居民养老财富管理的现状,对金融行业支持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发展提出实践参考。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董克用教授表示,《报告》立足中国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市场实践,同时融入国际视野,为政策完善、行业发展、产品创新等提供了有益参考。

  丰富数据样本,还原养老金融市场供需现状

  在中信金控的指导下,中信银行携手中信金控旗下各金融子公司,与华夏基金、富达基金共同参与《报告》调研及分析工作。在充分考虑性别、年龄、学历、地区等因素后,面向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和农村人口发放调查问卷,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共收集到12602份有效样本。

  《报告》调研内容涵盖“养老财富规划情况”、“养老财富储备情况”、“养老投资期限偏好”、“养老投资行为和风险认知情况,以及在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一年内出现的变化趋势和投资行为偏好”、“个人基本信息”等五个方面。

  《报告》指出,随着社会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将面临着多元化的养老需求,这些需求不仅包括养老财富保值增值的金融需求,还包括退休养老生活的非金融需求。而对于个体来说,这些需求的满足需要一定的养老财富储备作为前提。因此,迫切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构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财富储备体系,为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打好经济基础。

  供需综合分析,为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开拓宏观视野

  《报告》调研数据显示,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出,人们对于养老现状及制度的认知,以及养老财富规划意识都有所提高,但付诸实际行动仍然需要全社会的“助推”。从养老意识到养老行动,年轻的“Z世代”(《报告》中指18岁至35岁人群)正在积极思考如何合理进行养老财富储备。然而,养老金融产品收益稳定性和适配性、养老财富规划顾问的专业性等问题都是影响养老财富规划的重要因素。虽然受访者对养老财富规划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但风险承受能力仍然较低,大部分人更偏向于保守型的理财方式。

  《报告》分析,居民对于究竟需要多少财富储备才能满足养老所需仍然缺乏清晰认识,较低的风险偏好导致资产配置现状与养老预期目标之间存在错配。与此同时,投资短期化在市场波动周期更加明显,需要依靠投资者教育、产品设计、投资顾问等多样化方式,培养居民的长期养老投资意识。

  《报告》指出,银行业、基金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可通过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专属产品及产品组合,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收入水平、家庭结构、投资目标、风险偏好的客群在养老财富积累与财富管理方面的需求,形成差异化的养老金融产品特色,构建基于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养老金融产品线。同时,养老投顾与全生命周期养老解决方案的深度绑定,可以推动养老投资者在践行长期投资理念的实践中获得长期收益,并形成正循环。

  聚焦市场痛点,分享养老财富管理业务实践 

  面对养老财富管理供需端的现状和痛点,《报告》结合个人生命周期特点,阐述了中信银行养老财富管理的业务实践。在论坛现场,中信银行对“三分四步”的中信解法做了详细解读,即对“Z世代”群体(《报告》中指18岁至35岁人群),中信银行提出建立“一张健康的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对“中生代”群体(《报告》中指35岁至60岁的人群),提出构建“一本科学的养老账本”的概念;对于目前最大的养老群体—“银发代”人群(《报告》中指60岁及以上人群),更关注他们的生活质量,提出“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理念。基于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中信银行率先在行业内提出“平衡收支、预防风险、规划养老、长钱投资”的四步法,通过贯穿一生的财务规划,实现人民群众退休以后的生活质量保障。

  洞悉客户需求,打造“内外双循环”养老金融综合服务生态圈

  近年来,中信银行始终关注并积极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养老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之一,中信银行打造了包含“一个账户、一套产品、一个账本、一套服务、一支队伍、一个平台”六大支撑,覆盖养老资金筹备期和养老资金运用期的全生命周期“幸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2023年,中信金控财富管理委员会成立由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信托、中信保诚人寿以及华夏基金组成的养老金工作室,举全集团之力共同探索个人养老财富管理的“中信解法”。中信银行进一步明确了涵盖“Z世代”“中生代”“银发代”三大目标人群的全生命周期财务规划方法论,并协同内外部优质合作资源,构建“内外双循环”的养老金融综合服务生态圈,实现“财富”“健康”“医养”“长寿”的养老金融服务闭环。助力广大居民实现从基础的“生存型养老”到体面、高质量的“生活型养老”转变。

  中信银行副行长吕天贵表示,中信银行高度重视国家养老事业的发展,将个人养老财富管理纳入战略性业务,致力成为资本市场与居民家庭财富的“连接器”。作为国内最早推出年长客户专属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之一,中信银行始终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围绕居民个人养老财富管理的多元化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养老金融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此次发布的《报告》既有对理论层面的思考,也有对商业路径的探索,更有中信银行商业实践的生动案例,旨在为个人养老金融业务的发展贡献思想和启发。未来,中信银行将继续秉承“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断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能力,守护好人民的财富果实,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据悉,本次论坛活动也是中信内外部联合舰队启动的“中信财富节”的首场活动。“中信财富节”将以“信”养老、“信”财富、“薪”投资、“欣”传承四个主题关键词贯穿全场,历时五个月分不同主题依次交替,从养老、财富管理、家庭投资、家族传承等多维度,以科普内容、专家解读、深度互动等多方式呈现,帮助投资者对当前的财富管理与金融市场有更加深入和全景式的认知,助力人民幸福生活。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