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即时滚动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焦作论坛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新闻客户端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微视频
 经典山阳 小记者 办公入口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18专题区 > 改革开放40周年 > 正文

2018专题区

从自行车稀缺到小汽车普及
更新时间:2019-1-3 9:37:34    来源:焦作日报
  2016年,万方桥上车流如织。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岁末年初,市民田女士终于在自己的小区为爱车配备了停车位。停车位,正是改革开放40年人们的代步工具持续升级的见证。从步行到拥有第一辆自行车,从时髦拉风的摩托车到驶入寻常百姓家的小轿车,不断飞跃的“车生活”,承载着人们奔向更加幸福的明天。

  曾经,“永久”“凤凰”不仅是自行车的品牌,更是家庭富裕程度的体现。那个年代,一辆自行车100多元钱,可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二三十元钱,“谁要是骑一辆凤凰牌或永久牌自行车,不亚于现在开宝马、奔驰,让旁人羡慕得不得了。”年近七旬的退休工人庞先生回忆说。

  在博爱县金城乡北里村,听村里的老人讲,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一个村不过有几辆自行车,还是“挣工资的人”买的,农民哪里买得起?1970年以后,农民经济条件有所好转,但即便能买得起,也未必能买得了。当时自行车实行凭票供应,商业局掌握着指标分配,哪能分到农民手里。

  为了能拥有一辆自行车,无数人为之日思夜想、省吃俭用。尤其是家里有适婚青年的家庭,更是托关系找门路,置办一辆被誉为“结婚三大件”之一的自行车,那是男孩儿找媳妇的重要物件,也是姑娘出嫁时最有分量的嫁妆。

  改革开放之后,一是人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二是自行车的产量大幅度增加,自行车的普及率迅速提高,几年时间,家家都有了自行车,市民上班、农民下地都骑自行车,倏忽而来、倏忽而去,场面颇为壮观。

  当时,自行车市场还没有专供孩子骑行的自行车型号,但孩子们不会放弃自行车带给他们的快乐,“霸占”父母的自行车两两组合你骑我扶的场景,成为那个年代孩子们的共同记忆。

  随着自行车不断普及,人们的富裕程度不断提高,摩托车成为时代新宠。“嘉陵70”“轻骑木兰50”成为一个时代的标签。

  “嘉陵70”被誉为“骑不坏的车”,成为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第一批摩托车畅销车型,“轻骑木兰50”则让人们感受到了它的轻巧和灵便。

  当时的年轻人,参加工作后最迫切实现的梦想就是尽快买一辆摩托车。“那时候骑辆摩托车带着姑娘去看场电影,绝对拉风!”70后的市民王先生说。

  1994年是我国汽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当年国家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一次把汽车和家庭联系起来。从此,私家车消费逐渐普及,从捷达、富康、夏利等少数品牌,到各大知名汽车品牌4S店的入驻,我市的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就连不太富裕的北里村,每百人也拥有2辆小型汽车;在市内,不少家庭目前已经拥有2辆甚至3辆小型汽车。

  截至2018年12月25日,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629168辆,其中小型汽车482740辆、新能源汽车4188辆。全市驾驶人保有量为1186574人,其中C类驾驶人957242人。2018年1~12月份,我市新增机动车73337辆,新增驾驶人117482人,机动车和驾驶人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长。

  在摩托车逐渐衰落小汽车迅猛发展的这十几年间,电动车异军突起,二轮的、三轮的,家家都有好几辆,不但出门办事方便,没事的时候带着家人出门兜兜风,惬意得很。自行车随之成了“鸡肋”,几乎家家院子的墙旮旯都放有自行车,骑吧不愿意骑,扔吧舍不得扔,收废品的都不愿意收,说是“不挣钱”。

  就在自行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众多生产厂商黯然神伤之际,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让自行车产业这个迟暮的老人重新焕发生机——共享单车。

  为倡导低碳绿色出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更好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2010年前后,国内个别城市推出公用自行车,这为中国车企开发了一批新订单,被视为共享单车诞生的前兆。

  2017年9月,我市开始投放共享单车,让前来参加第九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2017云台山旅游节的嘉宾以及广大市民眼前一亮。2018年7月份,新一代共享单车在我市闪亮登场,为市民的多元化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

文章编辑:杨铭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网友帮忙团热线:(0391)8797395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395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邮编:454002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 举报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