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热点新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焦作论坛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新闻客户端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办公入口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18专题区 > 快乐星期天 > 正文

2018专题区

胜利街小学校园闲置已久
市民盼望合理利用

更新时间:2019-7-25 10:33:30    来源:焦作晚报
  7月22日,市“四城联创”指挥部督导组在胜利街督导时,看到胜利街小学校园闲置,希望相关部门重视起来,重新将其合理利用。昨日,记者来到该校采访,不少市民表示闲置校园应合理利用。

  曾是焦作最早的小学之一

  说起胜利街,如果还有一点年代痕迹的话,就是那块校门牌——焦作市解放区胜利街小学。虽然这所已被合并的学校再也没有琅琅的读书声,没有“你爱唱歌我爱笑”的童年生活,但这里有着美好的回忆。这块斑驳的校门牌,仍在“讲述”着光阴的故事。

  近日,解放区教育局冯振旭老师向记者讲述了胜利街小学的历史。

  1988年,冯振旭开始在胜利街小学担任语文老师,参与过该校校史的编写工作。

  据介绍,胜利街小学最早是英国人建的一所学校,是焦作最早的学校之一,差不多有百年历史。

  当年,胜利街小学是焦作4所完全小学之一,其他3所完全小学分别是民生街完全小学、和平街完全小学和广场完全小学。

  说起在胜利街小学任教的时光,冯振旭充满深情。

  刚踏进校门,冯振旭就喜欢上了这所学校。它有七八亩地那么大,看上去玲珑可爱。

  冯振旭说,教师代表着奉献,而胜利街小学有一个特别的传统,就是奉献。夜深人静时,很多教师还在学校批改作业。学校对教师进行调课时,教师们从没有斤斤计较,算谁的课时费多、谁的课时费少。

  教师们敬业的态度,也让该校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上世纪90年代初的教学经验和水平在整个解放区属于一流。在语文、数学教学评比活动中,该校多次排名解放区第一。

  渐渐没落,走上合并之路

   随着城市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胜利街小学渐渐淹没在时光里,最终走向了合并之路。

  据了解,长期以来,胜利街小学有一个“缺陷”,老教师多、年轻教师少,这让学校缺少活力。

  另外,胜利街本来就很窄,校门口就是菜市场,每次上下学,校门口总是挤得水泄不通。还有就是这里的房子已属于危房,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环境状况不佳、师资力量不足,让胜利街小学渐渐生源不足,和其他学校一个年级有五六个班不同,这里经常是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

  生源在减少,教学质量在下降,胜利街小学的荣光不再。2014年,该校走向合并之路,先是合并到民生街小学,后来又合并到幸福街小学。至此,胜利街小学不复存在,成为一段历史。

  市民建议利用闲置校园

  市“四城联创”指挥部督导组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此前,这里曾变成了驾校,因危房原因,驾校搬走了。如今,胜利街小学成了一个闲置的地方。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家对胜利街小学的看法。大家一致希望能将这里改造利用,这么一块地方不能被闲置,太浪费了。

  在附近居住的杨女士说,胜利街小学校园面积不小,绿化好,又临近老城区繁华商业区,还是很多老校友魂牵梦萦的地方,重新把它打造一番,一定会带来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解放区新华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这块教育用地,将来如果能纳入棚户区改造,还将会用做教育用地。

(记者 赵改玲)

文章编辑:殷爱萍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