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热点新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焦作论坛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新闻客户端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办公入口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18专题区 > 快乐星期天 > 正文

2018专题区

嵌入骨髓的军人情结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李世江小记
更新时间:2019-8-1 10:41:48    来源:焦作日报


  李世江。

  李世江部队生活照。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部门隆重表彰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名列其中,再次为我市赢得荣光。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为啥是李世江?脱下军装,奉献地方。在焦作这片创业沃土上,李世江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开启了世界无机氟化工的“多氟多时代”,缔造了“氟硅巧分家,氟锂妙结合”的传奇。

  嵌入骨髓的军人情结,激发了李世江的创新动能。目前,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不少外国半导体企业采购原材料困难,主动找到多氟多。原因何在?李世江说,多氟多生产电子级氢氟酸新材料。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电子级氢氟酸不可替代:用于清洗、刻蚀工艺,在保证半导体寿命、表面导电性、稳定性等诸多方面作用甚大。

  目前,电子级氢氟酸大致分为5个等级,而用于半导体制造的,必须是高等级。多氟多于2012年建成第四等级电子级氢氟酸生产线,而今已然升级到第五等级。今年年初,多氟多与国内多家8英寸和12英寸半导体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并一举跨入全球半导体供应链。

  仰望遥远星空,探求氟元素在人类生活和工业应用中的无限可能。在李世江引领下,多氟多在12大中国新材料体系中的6个领域(新能源、电子信息、前沿性新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医药、新型功能性材料)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在李世江带领下,多氟多先后承担和实施了国家“863”计划、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项目、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等近20项国家级研发及工程项目;率先建成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无机氟化学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含氟精细化学品工程实验室等,申报国家专利378项,其中授权专利273项;制订、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共88项。多氟多走出了一条“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技术创新之路,牢牢把行业的话语权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嵌入骨髓的军人情结,李世江枝叶关情。军旅生涯,磨炼了李世江钢铁般的意志。他始终以产业报国为己任,依靠群众依靠党,非公企业报天下;他懂得用知识改变命运,坚持创新,成为新时代的领路人。

  什么叫家国情怀?李世江面对记者侃侃而谈,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必须有大的担当和责任,然后再和企业、社会的发展相结合。真正优秀的企业家是既能自我成长,又能够帮助社会进步的人……

  部队熔炉,铸就坚定信仰。“我是1968年入伍的,第二年就入党了,当年的《入党志愿书》还保存在我的档案里。”李世江说,“当时是怀着对党的深厚感情、接受党的教育去当兵的。虽然过去了40多年,但军旅生涯的几个片段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清晰的烙印。”

   一次,李世江生病了,坚持不休息。部队领导不得已,把他锁在屋里,强迫他休息,但他还是忍不住跳窗出去干活。部队领导在工地看到他说:“小伙子,你不要命了。”李世江笑呵呵地说:“没事,挺挺就过去了。”

  一次,驻地山洪暴发,附近村庄被洪水淹没,部队组织官兵连夜去救人。不谙水性的李世江冒险跳入湍急的洪水中,拉着绳子涉水救人。群众看到黑夜里还有人来救他们,感动得落泪了。

  还有一次,云南发生地震,许多村庄房屋倒塌。当时,已经是班长的李世江带领战友,攀山路、钻废墟,前后救出19个村民。

  “经过这些血与火的考验,对党矢志不渝的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不顾身的精神,在我的脑海里深深扎下了根,成为指导我一生的思想理念。部队的磨炼,帮助我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我后来从事各种各样工作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李世江饱含深情地说。

  要么不当工人,要当就当产业工人。这是李世江为自己制订的职业规划。1973年,李世江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他放弃“肥得流油”的单位,进入温县化肥厂当起了工人。“就是想当工人实实在在干点事,为社会做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实干精神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逐步树立起来的。”李世江说。在化肥厂当工人的过程中,李世江慢慢有了新的想法:要想为国家、对社会作更大的贡献,最好自己办企业,带领一帮人共同干。

  “跟着人干”和“带着人干”对人的要求是有很大差别的。“带着人干”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需要眼界、见识,更要有思路、有思想。这都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做到。

  现在已经是高级经济师的李世江,当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要想实现“带领一帮人共同干”的目标,学习新知识显得尤为迫切。在部队,李世江一有时间就到部队阅览室读书、看报,几年时间,积累了一些文化知识。正是这一段时间的积累,让他有机会在工厂里展露自己的才华。“在工厂工作时,有时需要在会上讲话。领导发现我还是个‘文化人’,就安排我给大家补习语文课。有一次,数学老师生病了,委托我给大家上数学课。就这样,我一边学习一边给大家讲课,这期间也让我对高中课程进行了系统学习。”李世江说。

  1983年,河南省广播电视大学招生,李世江以全县前三甲的成绩被录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不仅对他的人生有了非常大的影响,还让他对学习新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他又考入了河南省委党校研究生班。

  在党校读研究生期间,李世江系统地学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理论,学习怎样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自己的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学习,李世江渐渐明白,一个人通过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为员工、为社会创造价值,是能够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的。

  李世江说,实干兴邦,社会财富是创造出来的。要想为社会作更大的贡献,就要当企业家,要领着一批人干,企业可以寄托人生许多美好的愿望和追求,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光领着大家干还不够,还要干出一番事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企业家还得有丰富的知识才能驾驭你的企业,才能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这就是知本家。

  李世江有着朴素的财富观: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得给社会留一点精神财富,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付出的同时也得到了快乐。

  “近年来,我考察了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像美国的特斯拉、微软,德国的库卡,国内的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同他们的负责人一起交流时,深刻地感受到,他们都有一种家国情怀,都在思考能为自己的国家、为社会,甚至能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李世江说,“企业家要有家国情怀,要懂得把自己融于社会,要知道自己是来自于社会,最终回归社会。把企业真正办成一个社会的企业,能为社会作贡献、负责任的企业,能引领社会潮流前进的企业。因此,能够为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更大的贡献,也是多氟多始终不渝的追求。”

   家国情怀,军人情结,建企一地,造福一方。李世江始终以老兵自居,淡泊名利,书写精彩人生。他念兹在兹:“初心难忘,本色不改。做好企业,回馈社会,我将在经济建设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滚石上山,创新发展,为民族氟化工振兴贡献多氟多力量!”

  □采访感言

  抹不去的军人情结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李世江心中有着抹不去的军人情结。

  军装虽已不再,本色从未褪去!在这个利益多元的时代,李世江躬耕平凡岗位,业绩骄人,人生精彩,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诠释本色的满意答卷。

  不忘初心、永葆本色。将军人情结嵌入骨髓的李世江,坚持改革创新,勇于攻坚克难。他首创的六氟磷酸锂新工艺,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生产六氟磷酸锂的国家。他坚定“超越自我、超越时代”的信念,以技术为本、创新为魂、创新不止,引领企业创新发展,他带领的团队,依靠自主创新与20余家产、学、研机构合作,开辟绿色氟化工发展新道路,在多领域和新材料方面获得突破,助力区域经济增长和振兴。

  虽然脱下了军装,但永不褪色的是心中的信念和融入血脉的价值底色。在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李世江不忘支持国防建设,连续坚持23年,每逢重大节日尤其是八一建军节,就到地方驻军部队和优抚对象家中进行慰问,送上慰问品、慰问金,感谢部队官兵为祖国国防事业和社会安定的辛苦付出。

  在企业内部,每逢八一建军节前夕,李世江都会组织召开退役军人座谈会,为大家送上节日的慰问,重温曾经的军旅岁月,更主要的是智慧碰撞,倾听来自不同岗位退役军人对企业各项工作的合理化建议,为大家排忧解难,为退役军人创造更愉悦、轻松的工作氛围。

  活得朴实而纯粹,从李世江身上,我们看出了一位退役军人的朴素本色,更感受到了一位创业者的精神高度。干一行爱一行,勇挑重担,敢啃硬骨头,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顶得上,把革命理想信念化为行动的力量。这,就是李世江给予我们的启示。

(记者 孙国利)

文章编辑:殷爱萍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