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热点新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焦作论坛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新闻客户端
 焦作晚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经典山阳 小记者 办公入口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18专题区 > 快乐星期天 > 正文

2018专题区

博爱县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动员会
更新时间:2019-9-5 10:24:13    来源:焦作日报

  8月29日,博爱县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动员会,主要任务是对创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动员全县上下积极行动起来,全力以赴投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中,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以踏石留印的作风,攻坚克难、全力冲刺,确保圆满完成创建任务。该县县委书记陈泓参加会议,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红卫主持会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国侠、县政协主席常平凡、县委常委李建芳、刘祖国、秦旭晨、张贵红、孙学锋、雷一鸣、孟继红、李军利等出席会议。

  陈泓在会上要求,要充分认识创建的重要意义。开展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对提高城市实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文明形象、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过程,就是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就是让人民群众受益的过程,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期盼的过程。二是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增强城市品质的重要载体。今年年初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的发展目标,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就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改善城市面貌、叫响城市品牌的重要举措。三是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就是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文明高效、科学有序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对各类优质资源的吸引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高的关注度,带来更多的人气和商机。

  陈泓强调,要准确把握创建关键环节。一是要对照标准补短板。各责任单位要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精细化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治理力度,补齐基础设施、交通环境整治、卫生治理、城市美化等方面的短板,全面提升城市形象,确保各个点位在省考核组验收的时候都经得起考验。二是要突出文明树风尚。各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带动示范作用,大力倡导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上网文明,引导群众树立文明观念、争当文明市民、展示文明形象,全面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大力营造举止文明、执法文明、社会文明、行政文明的社会氛围。同时,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创建工作的全过程,持续开展群众身边模范典型选树活动以及文明村镇、单位、家庭创建活动,办好道德讲堂,传承良好家风,厚植城市道德风尚。三是要注重统筹抓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要在重点抓好城区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向各村街延伸,以城带乡、城乡联动,让城乡在相互融合中共同提升。县创建办要抓好工作统筹,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要抓好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全面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的创建工作体系,着力形成整体推进格局。要对照测评体系,在常态管理、志愿服务、文化惠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明旅游等方面,学习徐州、扬州的先进经验,高规格部署、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全面提升创建水平。

  陈泓最后强调,要全面夯实创建组织保障。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已经到了攻坚关键时期,全县上下要紧盯目标不放松,主动担责、通力配合,确保创建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一是压实工作责任。县创建办要发挥牵头作用,细化分解任务,强化督查指导;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落实创建主体责任,构建一把手主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确保责任全覆盖、管理无真空、创建无死角。二是强化舆论宣传。要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广泛运用各种有效方式和载体,通过全方位、广覆盖的宣传活动,充分调动全县人民创建文明城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人人都是创建主体、个个争当创建先锋的浓厚氛围。三是完善工作机制。要建立完善的创建工作督导考核机制,各督导组要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采取明查与暗访、抽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督导方式,对各单位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及时发现、反馈问题,促进工作达标。四是落实资金保障。下一步,县财政要列出专项活动经费,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落实配套资金,保障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正常运转。

  会上,该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祖国宣读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领导成员名单;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学锋安排部署了创建工作;县城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清化镇街道负责人分别作了表态发言。

 (文明办)

文章编辑:殷爱萍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