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2年专题 > 强国复兴有我 > 正文

2022年专题

创新激活动能 融合引领风尚
更新时间:2023-12-6 15:38:05    来源:焦作日报

参会企业这些年都在忙活些什么呢?这是正在海南博鳌举行的2023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上被多次提及的一个话题。记者采访得到的答案也较为集中:产品创新、扬帆“出海”、文化传播。不少企业聚焦主业提升产品内核竞争力;一些企业瞅准消费机遇,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也有部分企业通过传统文化与企业品牌融合,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引领社会新风尚。

产品创新,持续激活新动能

“近年来,我们见证了国货品牌的蓬勃发展。国货品牌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改善设计、加强品牌建设,逐渐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颜江瑛在论坛上表示,今年1月至7月化妆品零售总额是近5年来的历史最高点。其中,国货品牌市场份额不断增长,成为市场上一股重要力量。

与会嘉宾认为,打造差异化产品,构筑“科技护城河”,国货品牌就能具备与国际大牌同场竞技的实力,甚至实现弯道超车。

鸿星尔克实业董事长吴荣照认为,聚焦新质生产力就要专注科技创新。鸿星尔克成立了权威的检测机构,让持续的科技创新成为鸿星尔克发展的新动能。“在产品的研发层面聚焦科技突破,打造更多比肩国际水平的专业运动装备。”吴荣照说。

近年来,面对市场新考验,国货品牌力求在品质、价值、渠道等多维度不断丰富新内涵,实现新突破。

波司登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德康表示,近年来企业聚焦时尚创新和功能创新两个维度,推出了创新品牌,开辟了全新品类空间。“不可复制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高德康说,创新让行业、品类、赛道变得更有未来,消费者才会认可,才能形成真正的引领能力。

北京雪莲集团董事长甘学荣表示,作为一家主营羊绒服饰的企业,公司团队持续强化技术和产品核心竞争力,生产研发了系列科技产品,用科技赋能提升产品附加值。

扬帆“出海”,开拓消费新天地

拓展海外市场,对于部分企业而言,已从“附加题”变为“必修课”。从生活消费品到高端制造业,越来越多的优质国货品牌、原创设计强势崛起,被全球消费者认同和接受,离不开企业积极“走出去”的战略。

深圳市金多多食品有限公司在糖果领域发展多年,目前产品已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海’要选对市场以及合适的品类。”该公司董事长马恩多说。

随着中国品牌竞争力、美誉度与日俱增,一批新国货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全球市场上崭露头角,甚至成为热门爆款。

一批新生品牌一起步就着手布局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企业岚图已在挪威、丹麦、芬兰等国家落地,最近还进入了保加利亚。

不少与会企业家表示,国货品牌拓展海外市场带来的收益往往较为可观。品牌自身拥有国内市场腹地,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借助不同国家不同的资源优势开展合作,这也契合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文化传播,引领社会新风尚

当前,不少国货品牌在赢得消费者信任和口碑的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融合,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推动国内外文化交融互鉴,引领社会新风尚。

北京华彬文化基金会秘书长卢战表示,近年来,华彬文化基金会响应国家战略号召,不断助力乡村振兴;以体教融合、体医融合,助力青少年儿童健康发展;传播绿色文明,持续探索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升级带动品牌升级,为新国货汇聚蓬勃的发展动力。

部分企业通过多种时兴的方式,开辟了企业文化新的传播路径。贵州茅台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围绕“茅台+”,推出茅台冰淇淋、酱香拿铁和酒心巧克力,一上市就火爆出圈。

高德康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企业文化传播深层的力量。多年来,国货崛起的底层逻辑就是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推动国货品牌乘势而上,为新时代消费升级注入了精神力量和创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 王存福)

文章编辑:施筱雯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创新激活动能 融合引领风尚
    2023-12-6 15:38:05    来源:焦作日报

    参会企业这些年都在忙活些什么呢?这是正在海南博鳌举行的2023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上被多次提及的一个话题。记者采访得到的答案也较为集中:产品创新、扬帆“出海”、文化传播。不少企业聚焦主业提升产品内核竞争力;一些企业瞅准消费机遇,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也有部分企业通过传统文化与企业品牌融合,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引领社会新风尚。

    产品创新,持续激活新动能

    “近年来,我们见证了国货品牌的蓬勃发展。国货品牌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改善设计、加强品牌建设,逐渐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颜江瑛在论坛上表示,今年1月至7月化妆品零售总额是近5年来的历史最高点。其中,国货品牌市场份额不断增长,成为市场上一股重要力量。

    与会嘉宾认为,打造差异化产品,构筑“科技护城河”,国货品牌就能具备与国际大牌同场竞技的实力,甚至实现弯道超车。

    鸿星尔克实业董事长吴荣照认为,聚焦新质生产力就要专注科技创新。鸿星尔克成立了权威的检测机构,让持续的科技创新成为鸿星尔克发展的新动能。“在产品的研发层面聚焦科技突破,打造更多比肩国际水平的专业运动装备。”吴荣照说。

    近年来,面对市场新考验,国货品牌力求在品质、价值、渠道等多维度不断丰富新内涵,实现新突破。

    波司登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德康表示,近年来企业聚焦时尚创新和功能创新两个维度,推出了创新品牌,开辟了全新品类空间。“不可复制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高德康说,创新让行业、品类、赛道变得更有未来,消费者才会认可,才能形成真正的引领能力。

    北京雪莲集团董事长甘学荣表示,作为一家主营羊绒服饰的企业,公司团队持续强化技术和产品核心竞争力,生产研发了系列科技产品,用科技赋能提升产品附加值。

    扬帆“出海”,开拓消费新天地

    拓展海外市场,对于部分企业而言,已从“附加题”变为“必修课”。从生活消费品到高端制造业,越来越多的优质国货品牌、原创设计强势崛起,被全球消费者认同和接受,离不开企业积极“走出去”的战略。

    深圳市金多多食品有限公司在糖果领域发展多年,目前产品已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海’要选对市场以及合适的品类。”该公司董事长马恩多说。

    随着中国品牌竞争力、美誉度与日俱增,一批新国货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全球市场上崭露头角,甚至成为热门爆款。

    一批新生品牌一起步就着手布局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企业岚图已在挪威、丹麦、芬兰等国家落地,最近还进入了保加利亚。

    不少与会企业家表示,国货品牌拓展海外市场带来的收益往往较为可观。品牌自身拥有国内市场腹地,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借助不同国家不同的资源优势开展合作,这也契合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文化传播,引领社会新风尚

    当前,不少国货品牌在赢得消费者信任和口碑的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融合,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推动国内外文化交融互鉴,引领社会新风尚。

    北京华彬文化基金会秘书长卢战表示,近年来,华彬文化基金会响应国家战略号召,不断助力乡村振兴;以体教融合、体医融合,助力青少年儿童健康发展;传播绿色文明,持续探索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升级带动品牌升级,为新国货汇聚蓬勃的发展动力。

    部分企业通过多种时兴的方式,开辟了企业文化新的传播路径。贵州茅台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围绕“茅台+”,推出茅台冰淇淋、酱香拿铁和酒心巧克力,一上市就火爆出圈。

    高德康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企业文化传播深层的力量。多年来,国货崛起的底层逻辑就是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推动国货品牌乘势而上,为新时代消费升级注入了精神力量和创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 王存福)

    文章编辑:施筱雯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