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2年专题 > 强国复兴有我 > 正文

2022年专题

岳村街道:集体经济迸发新活力
更新时间:2024-4-16 10:52:03    来源:焦作日报

  果蔬种植孕育产业发展新生、小小庭院化身致富新景、土地流转探索村集体经济新路……温县岳村街道因地制宜,聚焦土地资源、产业项目、经营模式三大集体经济发展要素,将主动权交给村集体,探索适合各村的发展模式,拓宽农户增收致富渠道,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以果蔬种植带动项目经济,串起增收新链条。

  我们依托优质资源,打造绿色产业基地,加上科技助力提质增效,大棚经济成为村民的聚宝盆。”昨日,该街道牛洼村党支部书记牛立臣告诉记者,该村结合自身优势,采用“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盘活土地资源,建起8座标准温室大棚,从发展草莓、葡萄大棚种植开始,推动果蔬经济发展,串起致富产业链。

  去年9月,该村种植的葡萄首次挂果,亩产就达1500公斤,当年为村集体创收15万余元。尝到甜头的牛洼村鼓足干劲,再次扩建产业项目,种植了10亩黄瓜。

  “精心管理的大棚黄瓜,采摘期可持续150天,一年亩产1.5万公斤。我们还与郑州等地的果蔬批发市场建立长期稳定合作,确保销售渠道畅通,去年初次种植就实现75万元收入。”牛立臣介绍。

  桃花浅深处,平野黄花香。步入该街道吕村的花海,金黄色的油菜花和粉色的桃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我们村夏天有油菜,冬天有冬桃,村集体一年四季都有收入。”吕村村两委干部原红霞颇感自豪。她告诉记者,为扩大集体经济收益,该村集体合作社统一种植油菜50亩、冬桃30亩,去年产菜籽油1100公斤、冬桃1.5万公斤,增加集体收入12万元。

  以山药加工带动庭院经济,聚成致富新前景。

  赵郭作村是温县铁棍山药原种保留村,80%村民种植铁棍山药,在外承包土地的种植户共种植山药1500亩。该村按照“1+1”发展模式,以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运用“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打造乡村庭院经济新出路。

  该村两委带领村民整治环境、盘活资源,并配备冷库、烘干机等设备进行山药精加工,增加山药产品附加值,促使庭院经济逐渐变强。目前,赵郭作村庭院经济年产值100万余元,妇女、老年人月均务工收入1700元,带动就业1000余人。

  韩郭作村是河南省铁棍山药专业种植“一村一品”示范村,全村99%的农户加入了山药合作社。目前,该村有山药合作社119个、电商30余家,年产值过亿元,有效带动村民就业和增收,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3000元增至现在的43785元。

  以土地流转带动集体经济,铺就发展新出路。

  裴昌庙村人口不足300人,2022年村集体收入仅3000元,人少、地少、产业少,是名副其实的“小荒村”。为壮大集体经济,该村两委通过土地流转与企业合作,除土地流转金外,每亩地还收取150元管理费,实现村集体统一流转、统一管理。去年,该村土地流转增收2.7万元。村集体还组织跨村合作手工产品包装,又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

  截至去年年底,岳村街道村集体经济超100万元的村庄1个、80万元以上2个、50万元以上8个、20万元以上9个。该街道抢抓美丽乡村建设机遇,在政策驱动、资本撬动、能人带动上下功夫,先后建立韩郭作山药片区、万熙农贸市场等多个产业项目。

(记者王爱红 通讯员王择华)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岳村街道:集体经济迸发新活力
    2024-4-16 10:52:03    来源:焦作日报

      果蔬种植孕育产业发展新生、小小庭院化身致富新景、土地流转探索村集体经济新路……温县岳村街道因地制宜,聚焦土地资源、产业项目、经营模式三大集体经济发展要素,将主动权交给村集体,探索适合各村的发展模式,拓宽农户增收致富渠道,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以果蔬种植带动项目经济,串起增收新链条。

      我们依托优质资源,打造绿色产业基地,加上科技助力提质增效,大棚经济成为村民的聚宝盆。”昨日,该街道牛洼村党支部书记牛立臣告诉记者,该村结合自身优势,采用“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盘活土地资源,建起8座标准温室大棚,从发展草莓、葡萄大棚种植开始,推动果蔬经济发展,串起致富产业链。

      去年9月,该村种植的葡萄首次挂果,亩产就达1500公斤,当年为村集体创收15万余元。尝到甜头的牛洼村鼓足干劲,再次扩建产业项目,种植了10亩黄瓜。

      “精心管理的大棚黄瓜,采摘期可持续150天,一年亩产1.5万公斤。我们还与郑州等地的果蔬批发市场建立长期稳定合作,确保销售渠道畅通,去年初次种植就实现75万元收入。”牛立臣介绍。

      桃花浅深处,平野黄花香。步入该街道吕村的花海,金黄色的油菜花和粉色的桃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我们村夏天有油菜,冬天有冬桃,村集体一年四季都有收入。”吕村村两委干部原红霞颇感自豪。她告诉记者,为扩大集体经济收益,该村集体合作社统一种植油菜50亩、冬桃30亩,去年产菜籽油1100公斤、冬桃1.5万公斤,增加集体收入12万元。

      以山药加工带动庭院经济,聚成致富新前景。

      赵郭作村是温县铁棍山药原种保留村,80%村民种植铁棍山药,在外承包土地的种植户共种植山药1500亩。该村按照“1+1”发展模式,以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运用“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打造乡村庭院经济新出路。

      该村两委带领村民整治环境、盘活资源,并配备冷库、烘干机等设备进行山药精加工,增加山药产品附加值,促使庭院经济逐渐变强。目前,赵郭作村庭院经济年产值100万余元,妇女、老年人月均务工收入1700元,带动就业1000余人。

      韩郭作村是河南省铁棍山药专业种植“一村一品”示范村,全村99%的农户加入了山药合作社。目前,该村有山药合作社119个、电商30余家,年产值过亿元,有效带动村民就业和增收,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3000元增至现在的43785元。

      以土地流转带动集体经济,铺就发展新出路。

      裴昌庙村人口不足300人,2022年村集体收入仅3000元,人少、地少、产业少,是名副其实的“小荒村”。为壮大集体经济,该村两委通过土地流转与企业合作,除土地流转金外,每亩地还收取150元管理费,实现村集体统一流转、统一管理。去年,该村土地流转增收2.7万元。村集体还组织跨村合作手工产品包装,又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

      截至去年年底,岳村街道村集体经济超100万元的村庄1个、80万元以上2个、50万元以上8个、20万元以上9个。该街道抢抓美丽乡村建设机遇,在政策驱动、资本撬动、能人带动上下功夫,先后建立韩郭作山药片区、万熙农贸市场等多个产业项目。

    (记者王爱红 通讯员王择华)

    文章编辑:李灿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