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2年专题 > 贯彻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 > 文章 > 正文

2022年专题

扎实践行“项目为王”理念 我市着力推进项目提质增效
更新时间:2022-7-6 9:56:11    来源:焦作日报

  记者从7月5日我市举行的第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中了解到,截至6月底,我市前四期“三个一批”99个签约项目开工率100%,98个开工项目投产率87.5%,133个投产项目达效率100%,8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88%、超时序进度3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4个月居全省第4位,经济稳中向好态势得到持续巩固提升。

  去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定“项目为王”理念,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抓手,推进重大项目“三个一批”建设提速增效。

  补齐产业链条,厚植发展新动能。全面落实省委书记楼阳生“五化”工作要求,绘制九大产业图谱,规范引导项目向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聚焦。聚焦产业集群谋划。市委主要领导亲自牵头研究制订“356”特色产业集群和“2122”企业培育提升计划,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重点产业链总链长,总揽重点产业链培育工作。健全完善“1+5+10”重大项目谋划专班组织体系和重大项目谋划、论证、决策、包装、入库、推进六项机制,安排市本级重大项目谋划专项资金5000万元,重点谋划实施了30GWH能量型动力锂离子电池组、集成电路产业园、新开源PVP聚合物等重大产业链项目,累计储备产业类项目2330个、总投资11458亿元。强化延链补链招引。聚焦主导产业创新举办了以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为主题的“以企招商”等系列招商活动,就新材料产业生态建设,分别与中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5所国内知名院所签订了氟基新材料、电池级硫酸锰技术等研发合作协议。发挥大咖食品链主企业,先后引进了超冷制冷设备、德邦物流、富岭包装等10余家上下游生产企业,实现了招一商带一片的连锁效应。1~6月份,全市累计签约亿元以上主导产业关联项目168个、总投资889.4亿元。突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实施“政策支持、创新主体、核心攻关、载体增质”四大工程,专班推进河南数字产业创新研究院、焦作市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焦作市四大怀药绿色食品产业研究院等8个产业研究院项目建设,着力创优产业发展生态。

  畅通要素链条,提升资源有效保障。坚持有效资源保重点,健全完善了项目全流程要素保障机制,着力疏通要素供应的堵点、痛点和盲点,有效破解了“地钱人能运”瓶颈制约。精准用地保障。全面推行开发区一般性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标准地”模式,实现全承诺、拿地即开工。今年年初以来,累计盘活低效土地253.5公顷支持“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强化金融支持。以智慧金服为依托,累计举办149场政银企对接会,为企业和项目提供信贷资金1344亿元;落实金融服务项目联席会议制度,为“三个一批”和重点项目审批金额307亿元。对接用工需求。出台了助企用工引才10条措施,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27场,为多氟多、龙佰集团、蒙牛乳业、中原内配等2317家企业和项目单位解决用工2.35万人,有效缓解了用工难。保障运输畅通。为物流企业发放通行证316张次,创新实行了货车司乘人员“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和“点对点”运输;对纳入“四保”白名单企业的自有客货运车辆和承担其物流运输业务的车辆,给予高速通行费20%优惠。化解能耗瓶颈。落实用能预算管理制度,做到有保有压,统筹170万吨能耗指标优先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延伸服务链条,创优项目建设环境。打好“政策支持+审批优化+精准帮扶+调度解难”组合拳,着力提升项目综合服务能力水平。强化政策支持。出台了做好当前重点经济工作86条、市场主体纾困解难30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发展10条、物流保通保畅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20条等政策,组织政策宣讲100余场次,落实“一日志、两清单、一报告”督导机制,推动各项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未享追责,有效提振了项目业主投资信心。创优审批方式。实施“四减一优”行动,积极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事项平均办理时限压缩到法定时限的15%以内,审批环节由22个减少为11个,申请材料由220余份精简为最少32份。精准助企纾困。把“万人助万企”活动延伸至“三个一批”,拓展“企业纾困360”“焦我办”APP等平台功能,累计解决企业反映问题1195个,问题解决率达97.4%。高效调度解难。出台了项目存在问题“焦给我”工作机制,实行建账、理账、对账、交账、算账“五账法”管理,持续强化市级领导牵头推进重点项目调度例会制度落实,累计协调解决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需市级层面协调解决问题114个。强化制度创新。出台了“一个办法、六项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项目谋划、预审、服务保障、协调调度、督导核查、观摩点评等六项工作制度,项目建设能力持续增强。

  拧紧责任链条,凝聚推进项目合力。全面落实市级领导牵头抓总、市直抓服务、县(市、区)抓协调、企业抓建设“四方”责任体系,确保服务不断档、建设不停步。落实领导分包。按照重点项目“六个一”机制推进要求,33个市级领导牵头分包重点项目121个,市级分包领导先后90余次深入重点项目一线推进项目建设,市委主要领导每两月定期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会,专题听取市级领导分包项目推进情况汇报,要求对存在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明确时限、定期通报、销号管理。细化过程监管。建立“1+10+N”过程监管体系,将季度“三个一批”项目进度目标细化到月、落实到县(市、区),市过程监管办每月对目标落实情况进行实地核查,月通报、年考核,压实县(市、区)责任。强化督导通报。把“三个一批”项目纳入全市季度观摩点评活动,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常态化开展“三个一批”督导,每月通报县(市、区)“三个一批”进展情况,传导压力、压实责任、聚力推动“三个一批”项目。

(记者董柏生 通讯员宋泽宇)

文章编辑:刘佳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扎实践行“项目为王”理念 我市着力推进项目提质增效
2022-7-6 9:56:11    来源:焦作日报

  记者从7月5日我市举行的第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中了解到,截至6月底,我市前四期“三个一批”99个签约项目开工率100%,98个开工项目投产率87.5%,133个投产项目达效率100%,8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88%、超时序进度3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4个月居全省第4位,经济稳中向好态势得到持续巩固提升。

  去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定“项目为王”理念,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抓手,推进重大项目“三个一批”建设提速增效。

  补齐产业链条,厚植发展新动能。全面落实省委书记楼阳生“五化”工作要求,绘制九大产业图谱,规范引导项目向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聚焦。聚焦产业集群谋划。市委主要领导亲自牵头研究制订“356”特色产业集群和“2122”企业培育提升计划,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重点产业链总链长,总揽重点产业链培育工作。健全完善“1+5+10”重大项目谋划专班组织体系和重大项目谋划、论证、决策、包装、入库、推进六项机制,安排市本级重大项目谋划专项资金5000万元,重点谋划实施了30GWH能量型动力锂离子电池组、集成电路产业园、新开源PVP聚合物等重大产业链项目,累计储备产业类项目2330个、总投资11458亿元。强化延链补链招引。聚焦主导产业创新举办了以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为主题的“以企招商”等系列招商活动,就新材料产业生态建设,分别与中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5所国内知名院所签订了氟基新材料、电池级硫酸锰技术等研发合作协议。发挥大咖食品链主企业,先后引进了超冷制冷设备、德邦物流、富岭包装等10余家上下游生产企业,实现了招一商带一片的连锁效应。1~6月份,全市累计签约亿元以上主导产业关联项目168个、总投资889.4亿元。突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实施“政策支持、创新主体、核心攻关、载体增质”四大工程,专班推进河南数字产业创新研究院、焦作市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焦作市四大怀药绿色食品产业研究院等8个产业研究院项目建设,着力创优产业发展生态。

  畅通要素链条,提升资源有效保障。坚持有效资源保重点,健全完善了项目全流程要素保障机制,着力疏通要素供应的堵点、痛点和盲点,有效破解了“地钱人能运”瓶颈制约。精准用地保障。全面推行开发区一般性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标准地”模式,实现全承诺、拿地即开工。今年年初以来,累计盘活低效土地253.5公顷支持“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强化金融支持。以智慧金服为依托,累计举办149场政银企对接会,为企业和项目提供信贷资金1344亿元;落实金融服务项目联席会议制度,为“三个一批”和重点项目审批金额307亿元。对接用工需求。出台了助企用工引才10条措施,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27场,为多氟多、龙佰集团、蒙牛乳业、中原内配等2317家企业和项目单位解决用工2.35万人,有效缓解了用工难。保障运输畅通。为物流企业发放通行证316张次,创新实行了货车司乘人员“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和“点对点”运输;对纳入“四保”白名单企业的自有客货运车辆和承担其物流运输业务的车辆,给予高速通行费20%优惠。化解能耗瓶颈。落实用能预算管理制度,做到有保有压,统筹170万吨能耗指标优先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延伸服务链条,创优项目建设环境。打好“政策支持+审批优化+精准帮扶+调度解难”组合拳,着力提升项目综合服务能力水平。强化政策支持。出台了做好当前重点经济工作86条、市场主体纾困解难30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发展10条、物流保通保畅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20条等政策,组织政策宣讲100余场次,落实“一日志、两清单、一报告”督导机制,推动各项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未享追责,有效提振了项目业主投资信心。创优审批方式。实施“四减一优”行动,积极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事项平均办理时限压缩到法定时限的15%以内,审批环节由22个减少为11个,申请材料由220余份精简为最少32份。精准助企纾困。把“万人助万企”活动延伸至“三个一批”,拓展“企业纾困360”“焦我办”APP等平台功能,累计解决企业反映问题1195个,问题解决率达97.4%。高效调度解难。出台了项目存在问题“焦给我”工作机制,实行建账、理账、对账、交账、算账“五账法”管理,持续强化市级领导牵头推进重点项目调度例会制度落实,累计协调解决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需市级层面协调解决问题114个。强化制度创新。出台了“一个办法、六项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项目谋划、预审、服务保障、协调调度、督导核查、观摩点评等六项工作制度,项目建设能力持续增强。

  拧紧责任链条,凝聚推进项目合力。全面落实市级领导牵头抓总、市直抓服务、县(市、区)抓协调、企业抓建设“四方”责任体系,确保服务不断档、建设不停步。落实领导分包。按照重点项目“六个一”机制推进要求,33个市级领导牵头分包重点项目121个,市级分包领导先后90余次深入重点项目一线推进项目建设,市委主要领导每两月定期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会,专题听取市级领导分包项目推进情况汇报,要求对存在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明确时限、定期通报、销号管理。细化过程监管。建立“1+10+N”过程监管体系,将季度“三个一批”项目进度目标细化到月、落实到县(市、区),市过程监管办每月对目标落实情况进行实地核查,月通报、年考核,压实县(市、区)责任。强化督导通报。把“三个一批”项目纳入全市季度观摩点评活动,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常态化开展“三个一批”督导,每月通报县(市、区)“三个一批”进展情况,传导压力、压实责任、聚力推动“三个一批”项目。

(记者董柏生 通讯员宋泽宇)

文章编辑:刘佳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