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3年专题 > 豫见焦作·相约云台·共享太极 > 正文

2023年专题

聚“焦”未来 创“新”发展
更新时间:2023-9-18 8:55:06    来源:焦作日报

核心提示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17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国·焦作“一赛一节”2023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论坛举行。来自各地的院士专家、企业家代表齐聚怀川大地,围绕新能源材料产业技术交流、未来发展和案例应用等方面进行主题演讲。此次论坛既是行业领域交流思想、共商合作的盛会,也是焦作做强优势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契机,旨在汇聚行业优势资源,展望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新趋势,把脉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新路径,为打造中部新能源材料城增添新动能。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学杰

锂电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核心提示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17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国·焦作“一赛一节”2023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论坛举行。来自各地的院士专家、企业家代表齐聚怀川大地,围绕新能源材料产业技术交流、未来发展和案例应用等方面进行主题演讲。此次论坛既是行业领域交流思想、共商合作的盛会,也是焦作做强优势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契机,旨在汇聚行业优势资源,展望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新趋势,把脉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新路径,为打造中部新能源材料城增添新动能。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学杰

锂电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本报记者 杜 笠

在昨日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焦作“一赛一节”2023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论坛上,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以《新材料支撑新能源 新能源牵引新材料》为题,介绍了多氟多产业发展思路和智慧能源体系建设想法。

李世江说,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紧跟国家发展步伐,从氟材料出发,研究提出氟硅的相互作用,是构成新能源、半导体产业的基础之一。多氟多依托氟、锂、硅三个元素,在氟基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领域,走出一条从化学到电化学、从智慧元素到智慧能源的创新道路。

多氟多向新能源进军,探索氢、锂、钠三个高能元素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氢燃料、锂离子、钠离子三个“新能源电池”。

同时,多氟多又以新能源电池为牵引,运用新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持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多氟多建立海外储能产业基地,产品成功进入北美ESS储能市场,同时开拓欧洲市场。

李世江说,新能源、新材料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两大主攻方向,焦作有产业基础,要在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把新能源这个产业牵引做大做强。于是,多氟多立足焦作,协同新乡、洛阳,形成豫北新能源电池集群,全力打造“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中部新能源材料城。

在智慧能源体系建设中,多氟多打造智慧能源实验室,针对新能源行业低品位氟、锂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垂直整合产品模式,打通上、中、下游产业生态系统;构建智能制造框架,在新能源电池产品的生产、检测等环节起到关键性作用。

李世江表示,个人干不过团队,团队干不过平台,平台干不过趋势。在低碳新时代,多氟多人传承红色精神,坚持走从化学到电化学、从智慧元素到智慧能源的创新发展道路。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氢能分会会长魏锁

氢能技术的发展将为能源革命注入活力

本报记者 李 秋

“当前,世界能源科技创新进入活跃期,促进了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世界能源体系向清洁低碳、电为核心、电氢体系转变是大势所趋。氢能,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昨日,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氢能分会会长魏锁在第十一届中国·焦作“一赛一节”2023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论坛上,围绕“双碳”目标背景下的氢能发展作了主题演讲。

魏锁说,面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挑战、能源资源约束等日益严峻的全球问题,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制定能源转型战略,采取更加积极的低碳政策,不断寻求低成本的清洁能源替代方案,推动经济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

围绕产业“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氢能的用途及发展定位、国际氢能产业发展状况、国内氢能产业发展状况、 氢能产业发展趋势五个方面,魏锁详细阐述了氢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是保障能源战略安全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他表示,当前世界能源科技发展正进入活跃期,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风能、太阳能、氢能、储能技术的发展,以及与大数据、5G、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将会催生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将为我国能源革命注入无限的动力和活力,为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于2020年8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目前拥有国内外会员单位100余家,涵盖氢能全产业链,其中央企、国企占50%,跨国企业占15%以上。”魏锁表示,氢能分会将本着“为政府决策服务,为产业发展服务”的理念,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充分掌握行业发展信息,为政府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提供依据,为会员企业发展做好支撑和服务,推动氢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陈俊全

推动新能源发电和储能技术共生共荣

本报记者 高新忠

“我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火车头,尤其是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形成‘双积分’长效机制,进入了市场驱动良性发展阶段。”在昨日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焦作“一赛一节”2023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陈俊全,围绕新能源行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发展三个方面,对我国新能源行业如何高质量发展作了分析解读。

陈俊全说,在全球迈向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大势不可阻挡。预计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5000万辆,占比超过60%;到2035年,销量将在7000万辆左右,全球新能源汽车预计还有10年以上的中高速增长期。

“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发电配套,才能真正减少碳排放。”陈俊全说,新能源发电存在不稳定性,要实现健康发展,储能技术是关键。今年6月,国家能源局明确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路径,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在我国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路径的政策驱动下,国内储能项目迎来井喷式增长。2022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8741万千瓦,同比增长59%;新型储能新增投运装机14.3GWh,同比增长211%。今年储能项目延续爆发式增长,上半年,新型储能项目投运装机规模达7.05GW/14.66GWh,已超2022年全年总和。

陈俊全指出,未来新能源行业一定要着重于加强创新、绿色发展,搭建创新孵化服务平台,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以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差异化竞争。钠电池等替代性路线是重要的机遇,要加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布局。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双碳”的一部分,必须高度重视环保和低碳,产业发展要积极拥抱绿色清洁能源,形成新能源发电、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南开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永胜

坚持走绿色能源自主创新之路

本报记者 李 秋

“产业和实力的基础、关键是材料。我们要立足新材料新能源,抓住技术和人才干实业,开拓绿色能源自主创新之路。”昨日,参加第十一届中国·焦作“一赛一节”2023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论坛的南开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永胜在演讲中如是说。

作为国家人才计划培养对象和国务院人才津贴获得者、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的陈永胜,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和绿色能源,特别是有机太阳能和新一代储能材料和器件方面的研究。他认为,有机太阳能电池是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在质轻、柔软、半透明、可大面积低成本印刷、环境友好等方面,都远远优于传统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具有重大产业前景的新一代绿色能源技术。如果能够利用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碳为基本原料,实现高效、低成本、绿色无污染的能源技术,将对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难题具有重大意义。

陈永胜从个体和国家、历史和未来的角度切入至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从人类的几次材料能源革命入手,阐述人类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是基于能源和材料利用的革命。他认为,在新时代的机遇下,不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注重创新驱动,发挥产业协同优势,强化优势资源导入,都是产业助推器和战略关键点,而“技术人才实业+新能源新材料”必将赋能高质量发展,创造新财富。

陈永胜表示,焦作资源禀赋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坚实,近年来积极培育和引进了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支持建设特色鲜明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集群,有效推动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他希望,焦作能抢抓“时代风口”产业发展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千亿级“中部新能源材料城”不断蓄势赋能。

(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赵林峰、林晓摄)

文章编辑:杨铭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聚“焦”未来 创“新”发展
    2023-9-18 8:55:06    来源:焦作日报

    核心提示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17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国·焦作“一赛一节”2023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论坛举行。来自各地的院士专家、企业家代表齐聚怀川大地,围绕新能源材料产业技术交流、未来发展和案例应用等方面进行主题演讲。此次论坛既是行业领域交流思想、共商合作的盛会,也是焦作做强优势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契机,旨在汇聚行业优势资源,展望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新趋势,把脉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新路径,为打造中部新能源材料城增添新动能。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学杰

    锂电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核心提示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17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国·焦作“一赛一节”2023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论坛举行。来自各地的院士专家、企业家代表齐聚怀川大地,围绕新能源材料产业技术交流、未来发展和案例应用等方面进行主题演讲。此次论坛既是行业领域交流思想、共商合作的盛会,也是焦作做强优势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契机,旨在汇聚行业优势资源,展望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新趋势,把脉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新路径,为打造中部新能源材料城增添新动能。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学杰

    锂电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本报记者 杜 笠

    在昨日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焦作“一赛一节”2023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论坛上,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以《新材料支撑新能源 新能源牵引新材料》为题,介绍了多氟多产业发展思路和智慧能源体系建设想法。

    李世江说,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紧跟国家发展步伐,从氟材料出发,研究提出氟硅的相互作用,是构成新能源、半导体产业的基础之一。多氟多依托氟、锂、硅三个元素,在氟基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领域,走出一条从化学到电化学、从智慧元素到智慧能源的创新道路。

    多氟多向新能源进军,探索氢、锂、钠三个高能元素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氢燃料、锂离子、钠离子三个“新能源电池”。

    同时,多氟多又以新能源电池为牵引,运用新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持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多氟多建立海外储能产业基地,产品成功进入北美ESS储能市场,同时开拓欧洲市场。

    李世江说,新能源、新材料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两大主攻方向,焦作有产业基础,要在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把新能源这个产业牵引做大做强。于是,多氟多立足焦作,协同新乡、洛阳,形成豫北新能源电池集群,全力打造“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中部新能源材料城。

    在智慧能源体系建设中,多氟多打造智慧能源实验室,针对新能源行业低品位氟、锂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垂直整合产品模式,打通上、中、下游产业生态系统;构建智能制造框架,在新能源电池产品的生产、检测等环节起到关键性作用。

    李世江表示,个人干不过团队,团队干不过平台,平台干不过趋势。在低碳新时代,多氟多人传承红色精神,坚持走从化学到电化学、从智慧元素到智慧能源的创新发展道路。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氢能分会会长魏锁

    氢能技术的发展将为能源革命注入活力

    本报记者 李 秋

    “当前,世界能源科技创新进入活跃期,促进了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世界能源体系向清洁低碳、电为核心、电氢体系转变是大势所趋。氢能,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昨日,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氢能分会会长魏锁在第十一届中国·焦作“一赛一节”2023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论坛上,围绕“双碳”目标背景下的氢能发展作了主题演讲。

    魏锁说,面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挑战、能源资源约束等日益严峻的全球问题,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制定能源转型战略,采取更加积极的低碳政策,不断寻求低成本的清洁能源替代方案,推动经济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

    围绕产业“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氢能的用途及发展定位、国际氢能产业发展状况、国内氢能产业发展状况、 氢能产业发展趋势五个方面,魏锁详细阐述了氢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是保障能源战略安全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他表示,当前世界能源科技发展正进入活跃期,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风能、太阳能、氢能、储能技术的发展,以及与大数据、5G、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将会催生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将为我国能源革命注入无限的动力和活力,为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于2020年8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目前拥有国内外会员单位100余家,涵盖氢能全产业链,其中央企、国企占50%,跨国企业占15%以上。”魏锁表示,氢能分会将本着“为政府决策服务,为产业发展服务”的理念,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充分掌握行业发展信息,为政府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提供依据,为会员企业发展做好支撑和服务,推动氢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陈俊全

    推动新能源发电和储能技术共生共荣

    本报记者 高新忠

    “我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火车头,尤其是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形成‘双积分’长效机制,进入了市场驱动良性发展阶段。”在昨日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焦作“一赛一节”2023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陈俊全,围绕新能源行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发展三个方面,对我国新能源行业如何高质量发展作了分析解读。

    陈俊全说,在全球迈向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大势不可阻挡。预计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5000万辆,占比超过60%;到2035年,销量将在7000万辆左右,全球新能源汽车预计还有10年以上的中高速增长期。

    “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发电配套,才能真正减少碳排放。”陈俊全说,新能源发电存在不稳定性,要实现健康发展,储能技术是关键。今年6月,国家能源局明确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路径,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在我国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路径的政策驱动下,国内储能项目迎来井喷式增长。2022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8741万千瓦,同比增长59%;新型储能新增投运装机14.3GWh,同比增长211%。今年储能项目延续爆发式增长,上半年,新型储能项目投运装机规模达7.05GW/14.66GWh,已超2022年全年总和。

    陈俊全指出,未来新能源行业一定要着重于加强创新、绿色发展,搭建创新孵化服务平台,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以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差异化竞争。钠电池等替代性路线是重要的机遇,要加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布局。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双碳”的一部分,必须高度重视环保和低碳,产业发展要积极拥抱绿色清洁能源,形成新能源发电、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南开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永胜

    坚持走绿色能源自主创新之路

    本报记者 李 秋

    “产业和实力的基础、关键是材料。我们要立足新材料新能源,抓住技术和人才干实业,开拓绿色能源自主创新之路。”昨日,参加第十一届中国·焦作“一赛一节”2023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论坛的南开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永胜在演讲中如是说。

    作为国家人才计划培养对象和国务院人才津贴获得者、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的陈永胜,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和绿色能源,特别是有机太阳能和新一代储能材料和器件方面的研究。他认为,有机太阳能电池是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在质轻、柔软、半透明、可大面积低成本印刷、环境友好等方面,都远远优于传统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具有重大产业前景的新一代绿色能源技术。如果能够利用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碳为基本原料,实现高效、低成本、绿色无污染的能源技术,将对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难题具有重大意义。

    陈永胜从个体和国家、历史和未来的角度切入至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从人类的几次材料能源革命入手,阐述人类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是基于能源和材料利用的革命。他认为,在新时代的机遇下,不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注重创新驱动,发挥产业协同优势,强化优势资源导入,都是产业助推器和战略关键点,而“技术人才实业+新能源新材料”必将赋能高质量发展,创造新财富。

    陈永胜表示,焦作资源禀赋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坚实,近年来积极培育和引进了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支持建设特色鲜明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集群,有效推动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他希望,焦作能抢抓“时代风口”产业发展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千亿级“中部新能源材料城”不断蓄势赋能。

    (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赵林峰、林晓摄)

    文章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