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3年专题 > 一起学习 > 正文

2023年专题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八步沙“六老汉”:敢把沙漠变绿洲
更新时间:2023-8-15 10:39:44    来源:新华社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原本为一片沙漠。通过以八步沙“六老汉”为代表的三代林场职工的努力,这里不仅变成了绿水青山,还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八步沙如何披上了绿装?当地村民又是如何以沙生“金”的?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为您娓娓道来。

  八步沙林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昔日这里风沙肆虐,侵蚀周围村庄和农田,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为保护家园,上世纪80年代初,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等6位古浪县土门镇村民,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组建林场。

  六个人靠着几把铁锹,一头毛驴,一辆架子车,开始治沙造林。通过观察,他们发现,在有草的地方,树木就能活下来,于是他们利用“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方法开始治沙造林。

  “六老汉”治沙造林数十年如一日,让沙丘披上了绿装,但“六老汉”的头却白了,有的甚至过早地走完了人生路。老汉们走的时候约定,六家人每家必须要有一个“接锹人”,不能断。于是,“六老汉”的儿子、女婿接过“铁锹”,成为八步沙的第二代治沙人。

  第二代治沙人有时一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渐渐地,他们让八步沙披绿,履行了自己对父辈们的承诺。

  在治理好八步沙后,从2003年起,他们主动请缨,向腾格里沙漠的黑岗沙、大槽沙、漠迷沙等沙区进军,完成治沙造林6.4万亩,封沙育林11.4万亩,栽植各类沙生苗木2000多万株。

  郭朝明的孙子郭玺在前辈们的耳濡目染下,也坚定地加入林场,成为八步沙第三代治沙人。他带领年轻人开着工程车等大型设备挺进荒漠,让治沙效果越来越好的同时发展沙产业,如:在梭梭树上嫁接号称“沙漠人参”的肉苁蓉。

  截至目前,八步沙林场累计种植肉苁蓉10600亩,辐射带动周边十多个村子的300多名群众增收致富。这片土地早已从寸草不生的荒漠,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而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也成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忠实践行者。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只要保持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定力,锲而不舍,接续努力,定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清洁美丽的家园。

  总监制:刘健

  监制:李拯宇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幸培瑜 、张平锋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武莹景、黄雨晴(实习)

  记者:刘畅、武莹景、郭刚、马莎、王鹏宇

  包装:夏勇

  鸣谢:中共古浪县委宣传部

  部分素材来源:古浪县融媒体中心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八步沙“六老汉”:敢把沙漠变绿洲
    2023-8-15 10:39:44    来源:新华社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原本为一片沙漠。通过以八步沙“六老汉”为代表的三代林场职工的努力,这里不仅变成了绿水青山,还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八步沙如何披上了绿装?当地村民又是如何以沙生“金”的?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为您娓娓道来。

      八步沙林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昔日这里风沙肆虐,侵蚀周围村庄和农田,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为保护家园,上世纪80年代初,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等6位古浪县土门镇村民,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组建林场。

      六个人靠着几把铁锹,一头毛驴,一辆架子车,开始治沙造林。通过观察,他们发现,在有草的地方,树木就能活下来,于是他们利用“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方法开始治沙造林。

      “六老汉”治沙造林数十年如一日,让沙丘披上了绿装,但“六老汉”的头却白了,有的甚至过早地走完了人生路。老汉们走的时候约定,六家人每家必须要有一个“接锹人”,不能断。于是,“六老汉”的儿子、女婿接过“铁锹”,成为八步沙的第二代治沙人。

      第二代治沙人有时一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渐渐地,他们让八步沙披绿,履行了自己对父辈们的承诺。

      在治理好八步沙后,从2003年起,他们主动请缨,向腾格里沙漠的黑岗沙、大槽沙、漠迷沙等沙区进军,完成治沙造林6.4万亩,封沙育林11.4万亩,栽植各类沙生苗木2000多万株。

      郭朝明的孙子郭玺在前辈们的耳濡目染下,也坚定地加入林场,成为八步沙第三代治沙人。他带领年轻人开着工程车等大型设备挺进荒漠,让治沙效果越来越好的同时发展沙产业,如:在梭梭树上嫁接号称“沙漠人参”的肉苁蓉。

      截至目前,八步沙林场累计种植肉苁蓉10600亩,辐射带动周边十多个村子的300多名群众增收致富。这片土地早已从寸草不生的荒漠,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而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也成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忠实践行者。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只要保持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定力,锲而不舍,接续努力,定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清洁美丽的家园。

      总监制:刘健

      监制:李拯宇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幸培瑜 、张平锋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武莹景、黄雨晴(实习)

      记者:刘畅、武莹景、郭刚、马莎、王鹏宇

      包装:夏勇

      鸣谢:中共古浪县委宣传部

      部分素材来源:古浪县融媒体中心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文章编辑:李灿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