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专题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奋力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 为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访国铁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振芳代表
新华社记者樊曦
铁路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重大民生工程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春运刚刚结束,6日,全国人大代表、国铁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振芳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介绍了国铁集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奋力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火车头”的相关情况。
加快构建铁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刘振芳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铁集团立足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高质量推进铁路建设发展,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和先进的铁路网。
2023年,发达完善铁路网越织越密,全国铁路投产新线3637公里,其中高铁2776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同比增长7.5%。这是“十四五”以来铁路投资规模完成最多的一年,又有22个县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一些县市一步跨入“高铁时代”。
到2023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已建成80%、在建15%,路网布局和结构功能不断优化。
“目前,我国铁路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已居世界前列,具备了向更高水平现代化迈进的基础和条件。”刘振芳表示,经过“十四五”努力,到202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6.5万公里,其中高铁5万公里,铁路网覆盖99.5%的城区人口20万以上城市,高铁网覆盖97.2%的城区人口50万以上城市,有力支撑区域协调发展。
刘振芳介绍,2024年,国铁集团将以加快贯通“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为重点,聚力补齐西部重点地区铁路“留白”,加大出疆入藏、沿边铁路等国家战略通道项目实施力度,积极推进沿江沿海高铁、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点项目建设,高质量建成投产上海至苏州至湖州高铁、杭州至义乌至温州高铁等工程;抓好联网、补网、强链工程,大力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主要干线能力堵点和多式联运断点,着力提升路网整体功能。
深化铁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实现了由瓶颈制约型运输到逐步适应型运输的历史性转变,铁路运输供给能力逐年提升。2023年,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6.8亿人次,高峰日发送旅客突破2000万人次,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9.1亿吨,铁路客货运输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刘振芳表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国内需求,必将为铁路客货运输打开新的增长空间。2024年,国铁集团将持续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客货运输产品供给,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客运方面,一手抓产品,着力优化客运产品供给体系,巩固扩大优势动车组产品,增开夕发朝至旅客列车,增加县城站客车停靠,继续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列车;推进旅游列车市场化经营,灵活实施高铁票价市场化机制,助力发展旅游经济、银发经济;一手抓服务,着力提升客运服务质量,开展客运服务质量年活动,推动普速客站改造升级,梯次升级普速客车车底,改善铁路12306购票体验,组织列车餐饮提质专项行动,以更好服务赢得更大市场份额。
货运方面,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铁路货运调结构、促改革,加快构建以铁路为骨干的现代物流体系,强化“公转铁”落实力度,努力在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一是加快推动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扎实推进铁路现代物流组织体系建设,大力开展物流总包和合同制运输,加强物流全链条管理,提升95306数智化物流服务水平,推进“一单制”运输,试点物流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现代物流服务。二是大力推进货运增量提质,积极开展“总对总”战略合作,巩固大宗货物基本盘;扩大快运班列开行范围,增开大城市间点到点快运班列,开发快捷运输、准时运输等时效性强的货运产品,积极拓展白货运输市场。三是全面提升铁路网货运能力,进一步强化普速铁路、货运通道能力建设,完善铁路场站多式联运和仓配中心服务功能,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为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持续推进铁路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铁路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关键领域。
“中国高铁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成功范例,我国铁路总体技术水平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刘振芳说,2023年,铁路科技创新联盟成立,“CR450科技创新工程”取得重大突破,高速列车实现单列时速453公里、交会时速891公里运行,进一步巩固了我国高铁领跑世界的优势。
刘振芳表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2024年,国铁集团将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攻关和产业化应用,不断提升铁路科技自立自强能力,赋能铁路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国铁集团领军企业作用,以铁路科技创新联盟为纽带,统筹联盟单位优势资源,进一步形成科技攻关整体合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二是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型技术创新,持续深化“CR450科技创新工程”和智能高铁技术攻关,加强安全保障、关键装备、基础设施、运营服务等领域技术创新,加大前沿技术在铁路领域应用研究力度。三是着力提升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安全保障水平,统筹推进数字铁路建设,持续开展铁路信息系统统型、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以数智化赋能铁路创新发展。
积极推动中国铁路“走出去”
刘振芳表示,共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至关重要,铁路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成为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中老铁路国际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彰显;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7万列、发送19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18%,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全年发送86万标箱、同比增长14%,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2024年,国铁集团将加强铁路国际合作,积极推动铁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铁路国际联运质量效益,更好地服务和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是充分发挥中欧班列协调机制作用,持续提升重点口岸和通道运输能力,扩大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班列开行,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统筹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高质量发展,优化班列开行线条,覆盖更多西部节点城市。二是围绕服务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加强中老铁路设备设施维护和运营安全管理,切实管好用好中老铁路国际大通道;推动雅万高铁持续安全稳定运营,扎实推进匈塞铁路诺苏段工程建设。三是加强与国际合作组织及国外铁路机构交流,推动中国铁路标准国际化。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奋力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 为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访国铁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振芳代表
新华社记者樊曦
铁路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重大民生工程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春运刚刚结束,6日,全国人大代表、国铁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振芳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介绍了国铁集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奋力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火车头”的相关情况。
加快构建铁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刘振芳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铁集团立足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高质量推进铁路建设发展,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和先进的铁路网。
2023年,发达完善铁路网越织越密,全国铁路投产新线3637公里,其中高铁2776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同比增长7.5%。这是“十四五”以来铁路投资规模完成最多的一年,又有22个县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一些县市一步跨入“高铁时代”。
到2023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已建成80%、在建15%,路网布局和结构功能不断优化。
“目前,我国铁路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已居世界前列,具备了向更高水平现代化迈进的基础和条件。”刘振芳表示,经过“十四五”努力,到202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6.5万公里,其中高铁5万公里,铁路网覆盖99.5%的城区人口20万以上城市,高铁网覆盖97.2%的城区人口50万以上城市,有力支撑区域协调发展。
刘振芳介绍,2024年,国铁集团将以加快贯通“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为重点,聚力补齐西部重点地区铁路“留白”,加大出疆入藏、沿边铁路等国家战略通道项目实施力度,积极推进沿江沿海高铁、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点项目建设,高质量建成投产上海至苏州至湖州高铁、杭州至义乌至温州高铁等工程;抓好联网、补网、强链工程,大力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主要干线能力堵点和多式联运断点,着力提升路网整体功能。
深化铁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实现了由瓶颈制约型运输到逐步适应型运输的历史性转变,铁路运输供给能力逐年提升。2023年,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6.8亿人次,高峰日发送旅客突破2000万人次,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9.1亿吨,铁路客货运输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刘振芳表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国内需求,必将为铁路客货运输打开新的增长空间。2024年,国铁集团将持续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客货运输产品供给,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客运方面,一手抓产品,着力优化客运产品供给体系,巩固扩大优势动车组产品,增开夕发朝至旅客列车,增加县城站客车停靠,继续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列车;推进旅游列车市场化经营,灵活实施高铁票价市场化机制,助力发展旅游经济、银发经济;一手抓服务,着力提升客运服务质量,开展客运服务质量年活动,推动普速客站改造升级,梯次升级普速客车车底,改善铁路12306购票体验,组织列车餐饮提质专项行动,以更好服务赢得更大市场份额。
货运方面,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铁路货运调结构、促改革,加快构建以铁路为骨干的现代物流体系,强化“公转铁”落实力度,努力在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一是加快推动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扎实推进铁路现代物流组织体系建设,大力开展物流总包和合同制运输,加强物流全链条管理,提升95306数智化物流服务水平,推进“一单制”运输,试点物流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现代物流服务。二是大力推进货运增量提质,积极开展“总对总”战略合作,巩固大宗货物基本盘;扩大快运班列开行范围,增开大城市间点到点快运班列,开发快捷运输、准时运输等时效性强的货运产品,积极拓展白货运输市场。三是全面提升铁路网货运能力,进一步强化普速铁路、货运通道能力建设,完善铁路场站多式联运和仓配中心服务功能,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为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持续推进铁路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铁路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关键领域。
“中国高铁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成功范例,我国铁路总体技术水平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刘振芳说,2023年,铁路科技创新联盟成立,“CR450科技创新工程”取得重大突破,高速列车实现单列时速453公里、交会时速891公里运行,进一步巩固了我国高铁领跑世界的优势。
刘振芳表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2024年,国铁集团将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攻关和产业化应用,不断提升铁路科技自立自强能力,赋能铁路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国铁集团领军企业作用,以铁路科技创新联盟为纽带,统筹联盟单位优势资源,进一步形成科技攻关整体合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二是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型技术创新,持续深化“CR450科技创新工程”和智能高铁技术攻关,加强安全保障、关键装备、基础设施、运营服务等领域技术创新,加大前沿技术在铁路领域应用研究力度。三是着力提升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安全保障水平,统筹推进数字铁路建设,持续开展铁路信息系统统型、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以数智化赋能铁路创新发展。
积极推动中国铁路“走出去”
刘振芳表示,共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至关重要,铁路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成为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中老铁路国际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彰显;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7万列、发送19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18%,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全年发送86万标箱、同比增长14%,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2024年,国铁集团将加强铁路国际合作,积极推动铁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铁路国际联运质量效益,更好地服务和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是充分发挥中欧班列协调机制作用,持续提升重点口岸和通道运输能力,扩大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班列开行,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统筹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高质量发展,优化班列开行线条,覆盖更多西部节点城市。二是围绕服务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加强中老铁路设备设施维护和运营安全管理,切实管好用好中老铁路国际大通道;推动雅万高铁持续安全稳定运营,扎实推进匈塞铁路诺苏段工程建设。三是加强与国际合作组织及国外铁路机构交流,推动中国铁路标准国际化。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