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推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探秘
2024年专题
本报记者 郭树勋
8月9日,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焦作市政府主办,焦作市科学技术局、高新区管委会承办的实验室技术装配产业创新中心集中观摩及推介活动成功举行,20家省实验室、6家省产业技术研究院、7所高等院校、12家焦作市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参加活动。这是高新区创新打造全国首家国家级实验室技术装配产业服务平台的集中展示,实验室全产业链得到省市领导高度赞扬。
焦作天宝桓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超硬材料合成用六面顶压机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其生产技术和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代表全球制造业细分领域的最高水平。
高新区的天承磐升细胞生物项目正在成长为全省干细胞、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的新高地,引领河南细胞生物技术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
今年年初以来,高新区科技创新喜事连连,得益于科技创新平台不断丰富、科技创新主体“强身健体”、科技创新保障有力有序,为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增能、聚能,成为全市科技创新指数新高地。
赋能,科技创新平台不断丰富
4月份,该区新能源汽车储能装置制造产业集群获批全市首家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这是该区科技创新平台不断丰富的又一佐证。
该区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主线,紧盯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全省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考核、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三项排名,推动工作持续进步、排名持续进位,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和研发平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增效。
创新平台一:高科技主体快速增长。该区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4家,2023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总数达66家,同比增长22.2%;现有科技型中小企业184家,总量位居全市第一;现有厦工、天宝桓祥、科瑞森、迈科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和卓立、名泽磁业等1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总量居全市第二位。
创新平台二:高科技创新载体丰富。该区目前建设了焦作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家国家级孵化器;建设了总部新城科技企业孵化器、焦作腾云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孵化器;建设了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省级大学科技园;建设了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创业园、焦作总部新城创客空间、名仁名创众创空间、腾云数字众创空间等6家省级众创空间,总数位居全市首位,共有入驻企业(团队)800余家。
创新平台三:高科技研发支撑有力。该区现有3家国家级实验室,即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同时,支持建设了河南省矿山空间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煤矿岩层控制国际联合实验室等28家省级实验室;设立河南省缓释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发动机凸轮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4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建设焦作市首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焦作市迈科冶金机械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增能,科技创新主体“强身健体”
该区去年以来积极争取各类政策扶持资金,先后争取国家、省级各类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奖励资金1.9亿元;2023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9亿元,位居全市第一,连续三年被河南省科技厅评为“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先进单位”;先后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了一批高科技企业,大力发展国家“双创”载体。
创新主体一:创新活动高地。该区规划建设了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创业服务中心等6个科技综合体,建成投用面积54.8万平方米,进驻智慧金服等服务机构70余家,入驻企业(团队)800余家,拥有省级以上孵化载体10家;拥有省级创新“龙头企业”2家、“瞪羚企业”3家以及省级以上研发平台86个、省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9个;4家企业入选焦作首批河南省中试基地重点培育单位,占全市总量的57%,位居各县(市、区)之首。
创新主体二:创新集聚发展。该区现有54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第一批新申报的10家高新技术企业已通过评审,第二批拟申报的2家高新技术企业正在组织申报材料。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已开展院校地科技洽谈对接活动6场,落地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5个。新思源电力等2家公司成功获批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总数达9家,位居各县(市、区)首位。全区现有62家规上工业企业,57家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研发活动覆盖率位居各县(市、区)首位。
创新主体三:“双创”载体培育。焦作智慧岛作为全省首批15个智慧岛之一,位于该区产业核心区,规划楼宇110栋,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0亿元。目前,焦作智慧岛六大功能园区已建成面积占地约600亩,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以创业创新服务、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服务配套等产业为主导的焦作智慧岛,助力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进入“创新协同、生态智慧、开放共享、复合活力”的发展新阶段。未来,该区将用好焦作智慧岛品牌,推广“空间+孵化+基金+服务+生态”的“双创”全链条服务,发挥其在孵化创新企业、转化创新成果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国家“双创”载体建设步伐。
聚能,科技创新保障有力有序
该区充分发挥“万人助万企”作用,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高技术企业苗圃培育计划,着力从人才、金融、政策、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创新机制,为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聚能增效。
创新保障一:服务机制。该区用好“万人助万企”工作机制,将科技创新重点工作与“万人助万企”相结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创种子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实现研发活动全覆盖。
创新保障二:人才“磁场”。该区和省人才集团及人才基金合作,成立市人才集团、人才基金,打造全市人才图谱和对接平台。近两年,该区引进培育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5批32个、高层次人才70余名,获批支持资金3120万元;兑现应届高校毕业生补贴500余万元;开工建设青年人才公寓1310套,人才“磁场”效应进一步增强。
创新保障三:金融支撑。该区持续加大与中原银行科技支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力度,优先对科技攻关、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类项目给予金融支持。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今年已累计帮助9家企业争取科技贷款3600万元,实际发放到位贷款2100万元。
创新保障四:政策驱动。该区出台了支持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三个十条”,以“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出台了《焦作高新区落实科研助理岗位工作方案》,支持企事业单位招聘科研助理岗位,增强企业研发力量,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两年来,累计吸纳科研助理岗约583名,受到科技部火炬中心高度赞扬。设立招商引资中心、项目推进中心、企业服务中心,实施“三心联动”工程,建立项目从引进生成到达产达效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模式,打造了服务发展的“高新品牌”。
创新保障五:产学研用。该区去年以来服务河南理工大学在辖区范围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余项,实现转化收入5000余万元。河南理工大学教师在该区创办企业数量达8家,其中4家企业成长为国家高企。与焦作市产业科学院在人才引育、产业布局、企业服务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建设总投资3000余万元的产业技术科学院共享实验室。支持重点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共同实施技术攻关项目。天宝桓祥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郑州大学合作,共同开展金刚石P型半导体掺杂精准控制技术、药物载体专用纳米荧光金刚石研发,开启了“在焦作遇见新质生产力”的新篇章。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本报记者 郭树勋
8月9日,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焦作市政府主办,焦作市科学技术局、高新区管委会承办的实验室技术装配产业创新中心集中观摩及推介活动成功举行,20家省实验室、6家省产业技术研究院、7所高等院校、12家焦作市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参加活动。这是高新区创新打造全国首家国家级实验室技术装配产业服务平台的集中展示,实验室全产业链得到省市领导高度赞扬。
焦作天宝桓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超硬材料合成用六面顶压机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其生产技术和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代表全球制造业细分领域的最高水平。
高新区的天承磐升细胞生物项目正在成长为全省干细胞、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的新高地,引领河南细胞生物技术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
今年年初以来,高新区科技创新喜事连连,得益于科技创新平台不断丰富、科技创新主体“强身健体”、科技创新保障有力有序,为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增能、聚能,成为全市科技创新指数新高地。
赋能,科技创新平台不断丰富
4月份,该区新能源汽车储能装置制造产业集群获批全市首家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这是该区科技创新平台不断丰富的又一佐证。
该区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主线,紧盯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全省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考核、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三项排名,推动工作持续进步、排名持续进位,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和研发平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增效。
创新平台一:高科技主体快速增长。该区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4家,2023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总数达66家,同比增长22.2%;现有科技型中小企业184家,总量位居全市第一;现有厦工、天宝桓祥、科瑞森、迈科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和卓立、名泽磁业等1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总量居全市第二位。
创新平台二:高科技创新载体丰富。该区目前建设了焦作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家国家级孵化器;建设了总部新城科技企业孵化器、焦作腾云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孵化器;建设了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省级大学科技园;建设了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创业园、焦作总部新城创客空间、名仁名创众创空间、腾云数字众创空间等6家省级众创空间,总数位居全市首位,共有入驻企业(团队)800余家。
创新平台三:高科技研发支撑有力。该区现有3家国家级实验室,即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同时,支持建设了河南省矿山空间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煤矿岩层控制国际联合实验室等28家省级实验室;设立河南省缓释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发动机凸轮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4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建设焦作市首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焦作市迈科冶金机械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增能,科技创新主体“强身健体”
该区去年以来积极争取各类政策扶持资金,先后争取国家、省级各类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奖励资金1.9亿元;2023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9亿元,位居全市第一,连续三年被河南省科技厅评为“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先进单位”;先后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了一批高科技企业,大力发展国家“双创”载体。
创新主体一:创新活动高地。该区规划建设了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创业服务中心等6个科技综合体,建成投用面积54.8万平方米,进驻智慧金服等服务机构70余家,入驻企业(团队)800余家,拥有省级以上孵化载体10家;拥有省级创新“龙头企业”2家、“瞪羚企业”3家以及省级以上研发平台86个、省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9个;4家企业入选焦作首批河南省中试基地重点培育单位,占全市总量的57%,位居各县(市、区)之首。
创新主体二:创新集聚发展。该区现有54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第一批新申报的10家高新技术企业已通过评审,第二批拟申报的2家高新技术企业正在组织申报材料。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已开展院校地科技洽谈对接活动6场,落地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5个。新思源电力等2家公司成功获批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总数达9家,位居各县(市、区)首位。全区现有62家规上工业企业,57家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研发活动覆盖率位居各县(市、区)首位。
创新主体三:“双创”载体培育。焦作智慧岛作为全省首批15个智慧岛之一,位于该区产业核心区,规划楼宇110栋,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0亿元。目前,焦作智慧岛六大功能园区已建成面积占地约600亩,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以创业创新服务、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服务配套等产业为主导的焦作智慧岛,助力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进入“创新协同、生态智慧、开放共享、复合活力”的发展新阶段。未来,该区将用好焦作智慧岛品牌,推广“空间+孵化+基金+服务+生态”的“双创”全链条服务,发挥其在孵化创新企业、转化创新成果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国家“双创”载体建设步伐。
聚能,科技创新保障有力有序
该区充分发挥“万人助万企”作用,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高技术企业苗圃培育计划,着力从人才、金融、政策、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创新机制,为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聚能增效。
创新保障一:服务机制。该区用好“万人助万企”工作机制,将科技创新重点工作与“万人助万企”相结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创种子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实现研发活动全覆盖。
创新保障二:人才“磁场”。该区和省人才集团及人才基金合作,成立市人才集团、人才基金,打造全市人才图谱和对接平台。近两年,该区引进培育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5批32个、高层次人才70余名,获批支持资金3120万元;兑现应届高校毕业生补贴500余万元;开工建设青年人才公寓1310套,人才“磁场”效应进一步增强。
创新保障三:金融支撑。该区持续加大与中原银行科技支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力度,优先对科技攻关、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类项目给予金融支持。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今年已累计帮助9家企业争取科技贷款3600万元,实际发放到位贷款2100万元。
创新保障四:政策驱动。该区出台了支持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三个十条”,以“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出台了《焦作高新区落实科研助理岗位工作方案》,支持企事业单位招聘科研助理岗位,增强企业研发力量,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两年来,累计吸纳科研助理岗约583名,受到科技部火炬中心高度赞扬。设立招商引资中心、项目推进中心、企业服务中心,实施“三心联动”工程,建立项目从引进生成到达产达效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模式,打造了服务发展的“高新品牌”。
创新保障五:产学研用。该区去年以来服务河南理工大学在辖区范围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余项,实现转化收入5000余万元。河南理工大学教师在该区创办企业数量达8家,其中4家企业成长为国家高企。与焦作市产业科学院在人才引育、产业布局、企业服务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建设总投资3000余万元的产业技术科学院共享实验室。支持重点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共同实施技术攻关项目。天宝桓祥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郑州大学合作,共同开展金刚石P型半导体掺杂精准控制技术、药物载体专用纳米荧光金刚石研发,开启了“在焦作遇见新质生产力”的新篇章。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