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健康频道 > 健康资讯 > 正文
 
     

    健康频道

    三九天养生护好阳气
    更新时间:2025/1/2 15:45:56    来源:焦作日报

      每年从冬至开始,就进入了“数九寒天”。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也是极好的养生时间。对此,省中医药科普文化巡讲专家、市医学会科学普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市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赵金岭结合数十年诊疗经验总结出了三九天养生攻略。

      赵金岭介绍,冬季的主气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阳气不足会导致身体多种不良症状。护好阳气,需要驱寒保温。中医认为,防寒要从头、背、足做起。由于“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的6条阳经均在头面部进行交接汇聚,气血皆上聚于头部,阳气旺盛,但头颈部同时也是散热、消耗能量巨大的部位。所以,感受风寒邪气,头部首当其冲。当头部受到风寒侵袭时,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头痛、面瘫,甚者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袄”,戴帽子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膀胱经主人一身之表,又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所以一旦受寒,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对于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暖背尤为重要,方法很简单,只要穿一件贴身的厚背心就好。“寒从脚底生”,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不过,温暖也应适度,以自我感觉不燥热、身体不出汗为宜。过于温暖,身体处于出汗状态,则不利于阳气闭藏,反而更易生病。另外,从中医的角度,早睡可以保存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晚起可以补阳气。而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因此,在起居上可早睡晚起。

      赵金岭指出,三九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三九天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盛,则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考验。因此,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避免阳气过度散失,成为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这不仅是顺应冬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法则,更是维护人体阴阳平衡、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所在。三九天,人们在避免过度疲劳的同时,还要注意节欲、少酒,以免酒色过度导致肾精亏虚,可适当进行食补。平时怕冷的人士,可以多吃点牛肉和羊肉,加以葱蒜、生姜、辣椒等辅助食材,提高肉类的温补功效,此外核桃、黑芝麻、橘子等也有温补之效。医圣张仲景的千古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是冬季进补的很好选择,以羊肉、当归、生姜为食材,具有温中补虚、祛寒止痛之功效,对于血虚体寒者效果佳,也可以根据情况加用枸杞、党参等中药。由于冬季气候干燥,加之人体代谢旺盛,排尿量会适当增加,人体容易缺水,出现口干、皮肤干裂等,因此要适当补充水分。另外,多饮水可有效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脑血栓形成等。除了喝水,也需养成勤搓手的习惯,搓手能锻炼手指,对大脑也有很好的刺激和锻炼作用,也可改善手部循环,预防冻疮。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而肾开窍于耳,因此常搓耳可以起到调补肾气的作用,还可预防耳鸣、耳聋和一些耳源性疾病。总之,冬天养肾补肾,不仅能增强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延缓衰老。

      赵金岭说,人体在三九天阳气虚弱,心肺负担较重,因此中老年人在最冷的时候不要外出,在家里做一些简单运动就可以,如在室内慢跑、做体操等。如果气温有所回升,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室外锻炼,时间最好是下午3~4时,但阴天、雪天、大风、雾霾天不要外出。运动要适度,不要练到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

      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间,容易造成虚寒之症的发生或加重。对此,赵金岭建议,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艾灸和足部按摩,以激发身体阳气,驱逐体内寒气,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补虚扶阳等功效,但阴虚体质、湿热体质者慎用。相对于艾灸,足部按摩适用的人群更为广泛。中医认为,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对相应脏腑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早晚坚持搓揉脚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记者 朱传胜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三九天养生护好阳气
    2025/1/2 15:45:56    来源:焦作日报

      每年从冬至开始,就进入了“数九寒天”。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也是极好的养生时间。对此,省中医药科普文化巡讲专家、市医学会科学普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市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赵金岭结合数十年诊疗经验总结出了三九天养生攻略。

      赵金岭介绍,冬季的主气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阳气不足会导致身体多种不良症状。护好阳气,需要驱寒保温。中医认为,防寒要从头、背、足做起。由于“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的6条阳经均在头面部进行交接汇聚,气血皆上聚于头部,阳气旺盛,但头颈部同时也是散热、消耗能量巨大的部位。所以,感受风寒邪气,头部首当其冲。当头部受到风寒侵袭时,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头痛、面瘫,甚者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袄”,戴帽子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膀胱经主人一身之表,又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所以一旦受寒,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对于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暖背尤为重要,方法很简单,只要穿一件贴身的厚背心就好。“寒从脚底生”,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不过,温暖也应适度,以自我感觉不燥热、身体不出汗为宜。过于温暖,身体处于出汗状态,则不利于阳气闭藏,反而更易生病。另外,从中医的角度,早睡可以保存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晚起可以补阳气。而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因此,在起居上可早睡晚起。

      赵金岭指出,三九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三九天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盛,则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考验。因此,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避免阳气过度散失,成为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这不仅是顺应冬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法则,更是维护人体阴阳平衡、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所在。三九天,人们在避免过度疲劳的同时,还要注意节欲、少酒,以免酒色过度导致肾精亏虚,可适当进行食补。平时怕冷的人士,可以多吃点牛肉和羊肉,加以葱蒜、生姜、辣椒等辅助食材,提高肉类的温补功效,此外核桃、黑芝麻、橘子等也有温补之效。医圣张仲景的千古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是冬季进补的很好选择,以羊肉、当归、生姜为食材,具有温中补虚、祛寒止痛之功效,对于血虚体寒者效果佳,也可以根据情况加用枸杞、党参等中药。由于冬季气候干燥,加之人体代谢旺盛,排尿量会适当增加,人体容易缺水,出现口干、皮肤干裂等,因此要适当补充水分。另外,多饮水可有效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脑血栓形成等。除了喝水,也需养成勤搓手的习惯,搓手能锻炼手指,对大脑也有很好的刺激和锻炼作用,也可改善手部循环,预防冻疮。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而肾开窍于耳,因此常搓耳可以起到调补肾气的作用,还可预防耳鸣、耳聋和一些耳源性疾病。总之,冬天养肾补肾,不仅能增强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延缓衰老。

      赵金岭说,人体在三九天阳气虚弱,心肺负担较重,因此中老年人在最冷的时候不要外出,在家里做一些简单运动就可以,如在室内慢跑、做体操等。如果气温有所回升,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室外锻炼,时间最好是下午3~4时,但阴天、雪天、大风、雾霾天不要外出。运动要适度,不要练到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

      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间,容易造成虚寒之症的发生或加重。对此,赵金岭建议,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艾灸和足部按摩,以激发身体阳气,驱逐体内寒气,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补虚扶阳等功效,但阴虚体质、湿热体质者慎用。相对于艾灸,足部按摩适用的人群更为广泛。中医认为,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对相应脏腑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早晚坚持搓揉脚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记者 朱传胜

    文章编辑:李灿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