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专题新闻列表 > 身边的榜样 > 典型人物 > 正文

专题新闻列表

王水平:七旬老人独守石窟33载 义务看护国家文物
更新时间:2023-7-19 15:20:53    来源:焦作文明网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王水平,男,1951年6月生,河南省沁阳市紫陵镇西紫陵村村民。1990年,39岁的王水平毅然上山独自居住在海拔1000米的真谷寺,看护窄涧谷太平寺石窟佛像。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游走在陡峭的山路上,从一名健壮的青年熬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33年来,看好这些宝贝已经变成他每天的责任,他不图名,不图利,就图为国家看护好宝贝,给后人有个交代。王水平曾获河南好人等荣誉。


  一句承诺 一生坚持

  1990年,家住神农山脚下西紫陵村的村民王水平还只有39岁。日军侵华时把真谷寺太平寺石窟佛像、千佛洞都破坏了。后来,仍有不法分子心里惦记这些仅存的文物,当时的王水平十分气愤,这可是国宝啊,是人民的宝贵财富,决不能再有一丁点的损坏。于是他下定决心,义无反顾地上了山,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一守,便是一辈子。

  当初,王水平内心也做了一番思想斗争,一方面文物保护工作条件艰苦,自己能不能坚持干下去?另一方面自己又不愿意看到国家文物受到损失。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王水平最终选择做一名文保人员。他来到当地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向工作人员说明来意,他说:“祖祖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不能被破坏掉。就算吃苦受累,我也要用一生看好家门口的石窟寺!”从此,为了兑现对文物部门的承诺,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穿梭在陡峭的山路上。33年过去了,王水平也从一名健壮的青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双腿患疾 坚定如初

  真谷寺地处悬崖峭壁,常年不见太阳,加上山中潮湿、早晚温差大,王水平的双腿患上严重的风湿病,双腿变形、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也日益严重。从王水平居住的小屋到窄洞谷太平寺石窟,虽只有100米左右的路程,要先后经过两段陡直的台阶和山崖,才能到达石窟的核心位置——千佛洞。王水平每天都要拄着棍子,拖着两条残腿,忍着剧痛,走完这上上下下100多级台阶。每天走一遍这100米的巡山路,是王水平的职责,是目标,是信仰,是这位守山老人价值的体现。因为常年住在山上,王水平一日三餐的食材都是由山下的孩子送来的,最常带上山的就是各种面类,便于储存,送一次能撑一个星期。他的三餐简单,开水里放一撮面粉,就是一碗最平常的面汤。

  近年来,政府加大安防资金投入,在石窟附近安装了监控设备,可他丝毫没有要歇息的意思。几十年来,王水平对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有了感情,守护好每一尊佛像,是他心中永不言弃的职责。王水平说:“只要我还能动,就会在这里继续守护下去!”

文章编辑:刘鸣捷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