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专题新闻列表 > 身边的榜样 > 典型人物 > 正文

专题新闻列表

李艳芬:用爱温暖每个学生
更新时间:2023-7-19 15:26:38    来源:焦作文明网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13年来,她默默地记住每个学生的生日,并在学生生日当天为其送上生日祝福,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与幸福。

  她,就是温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师李艳芬。

  2011年,拥有十几年教学经验的李艳芬来到温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幼师班担任班主任。李艳芬认为,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除了教学生专业技能,还教学生学会感恩。于是,她记下全班学生的出生日期,轮到谁过生日,她便为学生煮上两个爱心鸡蛋,借机给学生讲:你的生日是母亲受难日,要孝顺父母,学会感恩。

  “鸡蛋中的‘蛋’与‘诞’同音,寓意诞生,所以吃鸡蛋也变成了最美好的祝福。”李艳芬告诉记者,每当遇到学生生日时,她都会给学生煮鸡蛋,如果遇到学生生日在寒暑假,就等开学选个日子,集体过生日。就这样,过生日吃鸡蛋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就像每年过年都会吃饺子一样。

  今年高考前夕,恰逢学生严铎戈生日,李艳芬一大早便送上了两个鸡蛋和生日祝福。在这即将毕业的浓厚氛围中,她还为学生们精心准备了大蛋糕,并告诉大家:“蛋糕是圆的,希望你们以后的生活能够圆圆满满;蛋糕是甜的,希望你们以后的生活甜甜蜜蜜。”

  “看着学生在班级过生日的幸福模样,心里特别有成就感,我的爱人也帮我一起记录每个孩子的生日,时刻提醒我,给我无尽的动力。”李艳芬感慨地说。

  2011级学生张梦,对第一次在班级里过生日的情景记忆犹新。“早自习下课,李老师来到我身边,对我说了一声生日快乐,并递给我两个热乎乎的鸡蛋,我当时又惊又喜,惊的是老师准确记得我的生日,还第一时间送上了祝福,喜的是大家都为我庆祝生日,很温暖、很幸福。李老师的人生格言‘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成了我的人生守则,我希望自己能让身边的人感到幸福。”张梦说。

  “大部分人庆祝生日就是吃吃喝喝送礼物,我希望学生过生日是一次庄重的成长仪式。”李艳芬说,“很多时候我总是告诉学生为了将来的幸福而努力,我希望学生不仅将来要幸福,在现在的学习过程中还要享受爱与幸福。”

  李艳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材施教的管理方法和教学方法使她带的班级学生成绩优秀。近年来,在职业学校对口高考和技能大赛中,她的学生中有张梦、侯梦亭、张晓芳、郭玉娟等几十名学生被河南大学、安阳师范学院等院校录取,冯欣宇、辛京洋、魏夏云等多名学生荣获省市级技能大赛一、二等奖。

  近年来,李艳芬先后荣获“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先进个人”“焦作市中等职业学校新课堂教育实验优秀班主任”“焦作市师德师风标兵”“焦作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焦作市优秀教师”等称号。

  “始终铭记爱岗敬业,永远践行育人教书”,是李艳芬作为教育工作者永恒的初心和宗旨。爱心铸师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李艳芬说:“通过给学生过生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还使学生懂得了感恩,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母亲。”

(记者 张 璐)

文章编辑:刘鸣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