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专题新闻列表 > 身边的榜样 > 典型人物 > 正文

专题新闻列表

【河南省道德模范】:许琳娟
更新时间:2025/2/28 16:49:50    来源:焦作文明网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许琳娟,女,1958年5月生,焦作市学雷锋志愿者协会会长。

  2016年8月,她在焦作市民政局注册了焦作市学雷锋志愿者协会后,她把全部热情都倾注到了学雷锋志愿服务事业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帮助活动,将雷锋精神洒遍整个怀川大地。

  她是雷锋精神的传播者。许琳娟从小就深受母亲的影响,将雷锋视为榜样,养成了乐于助人的良好品格。2000年,她发动身边的好姐妹们,组建了一支12人的焦作市雷锋服务队,开展社会志愿服务。从2016年起,许琳娟多方筹集资金,在焦作建设了河南省唯一一家“雷锋精神文化基地”和“雷锋精神文化研究中心”,培育了100多人的雷锋讲师团队伍,制作100多个学雷锋课件,并将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事迹、雷锋工作大事记翻译成英文,让雷锋精神走向世界。许琳娟在“雷锋精神文化研究中心”设立了雷锋精神文化研究专题课堂、新时代雷锋精神宣讲团培训、红色革命教育课堂等内容。在解放区、寨豁山区、各中小学校建立了6个儿童之家,16个红色成长营,开展雷锋精神宣讲活动。每月组织开设雷锋精神文化研究学习班,目前已开设51期;每季度组织雷锋精神文化研讨会,目前已开设17期。许琳娟还在“雷锋精神文化基地”建立雷锋展览馆,先后接待了200多批次2万余人的参观团,有力地宣传了雷锋精神。

  她是雷锋精神的践行者。近年来,她不顾自己是一名癌症患者,拖着病躯、白手起家,将焦作市雷锋公益事业从小做大、建立体系。融入社会服务,聚焦教育、医疗、养老、助残等民生“痛点”,在城乡社区开展扶弱帮困、敬老挈幼、捐资助学等志愿服务,助力城市文明建设,传递党的温暖关怀。在她的带领下,焦作市志愿者协会创建学雷锋扶贫基地10个,援建贫困山区生活用水等雷锋公益项目20个,建设雷锋公益林11个,组建学雷锋团队20余个,志愿者队伍发展到2000余人。她用实际行动撒播着助人为乐的种子,传递着互助友爱的志愿精神,书写着新时代最美的雷锋故事,

  她是抗疫一线的坚守者。从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62岁的许琳娟挺身而出,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愿书,并组织200名学雷锋志愿者,冲到了防疫最前线。她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组织志愿者24小时轮流执勤,坚守火车站抗疫前线长达6个月之久,为86万名进出站乘客测量体温,接站感染发热人员15人,进站感染测温10人,出站隔离3人,总服务时长达1.4万多小时。与志愿者们并肩战斗,把人员密集、入站频繁、工作强度最大、最危险的北进站口岗位留给自己,日夜坚守,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疫情防控3年里,她四次带队坚守在焦作市火车站——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她用自己的人格感召着大家,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雷锋精神也在焦作不断发扬光大。

  身在抗疫前线,心里挂念后方。为了助力复工复产,她还同时向解放区焦作街社区、博爱县江岭村、多源砼业、百货大楼等单位,捐送价值2万元的抗疫物资,捐资1.5万元现金助力抗疫。2021年7月河南遭遇洪灾防汛救灾,她带领220名志愿者排查隐患房屋1700户,到大沙河搬沙袋加固河堤。她积极筹集六万元救援物资捐送灾区,为灾区老人们烧火做饭,搬运救援物资,慰问灾民,抗洪救灾彰显亮色。

  在她的带领下,焦作市学雷锋志愿者协会获得了“中国志愿组织标识单位”“中国AAA社会组织”“河南省学雷锋优秀组织”“河南省三八红旗集体”“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先进集体”“焦作市长奖优秀组织”“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她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家庭、河南省学雷锋先进个人、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禁毒工作先进个人、焦作市第三届道德模范、焦作市首届“时代楷模”等荣誉,2021年7月,许琳娟当选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文章编辑:刘鸣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焦作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焦作日报社和焦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焦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焦作网所刊登的所有内容,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焦作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焦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所属媒体所有,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资料,损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站,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