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济频道 > 经济新闻 > 正文
 
     

    经济频道

    新“国九条”政策效果显现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出现积极变化
    更新时间:2025/1/23 10:27:33    来源:新华社

      分红规模再创新高,分红节奏不断优化,上市公司大额分红频现……2024年,随着新“国九条”(《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分红新规的落地实施,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出现积极变化。

          分红新生态正在逐步形成

      2024年是A股“分红大年”,无论是分红家数、分红频次还是分红规模,均较往年有明显改善。

      3755家沪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金额约2.4万亿元,分红规模再创新高;2家上市公司分红金额超千亿元,30余家公司分红金额超百亿元;现金分红比例持续提升,2023财务年度分红金额占当年净利润的42.5%,同比提升1.62个百分点……

      一个个攀升的数字,反映出当前A股市场分红新生态正在逐步形成。

      具体来看,成熟期公司分红金额更高。以深市为例,新“国九条”发布以来,深市主板公司累计实施现金分红4059亿元,同比增长30%。主板公司占深市整体比例约54%,而分红总额占比达8成。

      从沪市上市公司发布中长期分红规划情况来看,2022年至2024年发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的公司分别有360家、353家、387家,上市公司进一步形成常态化现金分红机制。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分红能够帮助公司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上市公司分红可以向市场传递公司财务状况良好的信号,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

          新“国九条”政策效应凸显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之一,也是保护投资者权益、强化股东回报的重要体现。2024年以来,政策层面持续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激励约束机制。

      2024年4月印发的新“国九条”明确,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此后,上市公司分红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升级。

      2024年11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鼓励董事会根据公司发展阶段和经营情况,制定并披露中长期分红规划,增加分红频次,优化分红节奏,合理提高分红率,增强投资者获得感;12月,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公告,自2025年1月1日起,对沪、深市场A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减半收取的优惠措施。

      在政策的支持推动下,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显著提升。业内人士表示,一系列政策有利于推动上市公司在稳健、可持续经营基础上,以真金白银回报股东,实实在在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公司市场形象与投资吸引力。

          上市公司逐步提高分红频次

      对于新“国九条”提出的“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上市公司积极响应。

      从中期分红情况看,截至2025年1月21日,共975家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中期分红公告(含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现金分红金额达6919.2亿元,家数、金额分别为上年同期的4.2倍、2.7倍。沪深上市公司中期分红家数、金额均实现倍增。

      与此同时,年内多次分红风气渐成,春节前分红的氛围也愈发浓厚。春节前两个月内(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预计共324家公司实施分红,分红金额达3509.9亿元,家数、金额是去年同期的9.8倍、7.8倍。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行业、成长阶段、经营情况的公司,分红力度存在差异,但都在积极响应政策导向,逐步提高分红频次。

      以科创板上市公司为例,公开数据显示,实施中期分红的科创板公司数量已从2020年的15家增长至2024年的111家。共105家科创板公司在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中明确表态要研究一年多次分红、年中分红或春节前预分红。

      “科创板公司投资者回报理念正逐步深化。”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科创板公司整体处于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商业化和加速产能扩张的发展阶段,需要尊重公司结合所处行业、发展阶段、经营模式等实际情况制定中长期分红规划,平衡好支持公司发展和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的关系。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新“国九条”政策效果显现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出现积极变化
    2025/1/23 10:27:33    来源:新华社

      分红规模再创新高,分红节奏不断优化,上市公司大额分红频现……2024年,随着新“国九条”(《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分红新规的落地实施,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出现积极变化。

          分红新生态正在逐步形成

      2024年是A股“分红大年”,无论是分红家数、分红频次还是分红规模,均较往年有明显改善。

      3755家沪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金额约2.4万亿元,分红规模再创新高;2家上市公司分红金额超千亿元,30余家公司分红金额超百亿元;现金分红比例持续提升,2023财务年度分红金额占当年净利润的42.5%,同比提升1.62个百分点……

      一个个攀升的数字,反映出当前A股市场分红新生态正在逐步形成。

      具体来看,成熟期公司分红金额更高。以深市为例,新“国九条”发布以来,深市主板公司累计实施现金分红4059亿元,同比增长30%。主板公司占深市整体比例约54%,而分红总额占比达8成。

      从沪市上市公司发布中长期分红规划情况来看,2022年至2024年发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的公司分别有360家、353家、387家,上市公司进一步形成常态化现金分红机制。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分红能够帮助公司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上市公司分红可以向市场传递公司财务状况良好的信号,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

          新“国九条”政策效应凸显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之一,也是保护投资者权益、强化股东回报的重要体现。2024年以来,政策层面持续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激励约束机制。

      2024年4月印发的新“国九条”明确,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此后,上市公司分红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升级。

      2024年11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鼓励董事会根据公司发展阶段和经营情况,制定并披露中长期分红规划,增加分红频次,优化分红节奏,合理提高分红率,增强投资者获得感;12月,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公告,自2025年1月1日起,对沪、深市场A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减半收取的优惠措施。

      在政策的支持推动下,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显著提升。业内人士表示,一系列政策有利于推动上市公司在稳健、可持续经营基础上,以真金白银回报股东,实实在在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公司市场形象与投资吸引力。

          上市公司逐步提高分红频次

      对于新“国九条”提出的“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上市公司积极响应。

      从中期分红情况看,截至2025年1月21日,共975家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中期分红公告(含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现金分红金额达6919.2亿元,家数、金额分别为上年同期的4.2倍、2.7倍。沪深上市公司中期分红家数、金额均实现倍增。

      与此同时,年内多次分红风气渐成,春节前分红的氛围也愈发浓厚。春节前两个月内(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预计共324家公司实施分红,分红金额达3509.9亿元,家数、金额是去年同期的9.8倍、7.8倍。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行业、成长阶段、经营情况的公司,分红力度存在差异,但都在积极响应政策导向,逐步提高分红频次。

      以科创板上市公司为例,公开数据显示,实施中期分红的科创板公司数量已从2020年的15家增长至2024年的111家。共105家科创板公司在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中明确表态要研究一年多次分红、年中分红或春节前预分红。

      “科创板公司投资者回报理念正逐步深化。”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科创板公司整体处于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商业化和加速产能扩张的发展阶段,需要尊重公司结合所处行业、发展阶段、经营模式等实际情况制定中长期分红规划,平衡好支持公司发展和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的关系。

    文章编辑:李灿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