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济频道 > 经济新闻 > 正文
 
     

    经济频道

    为民营企业“大显身手”提供实实在在支持
    更新时间:2025/3/26 11:08:00    来源: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江苏是民营经济大省,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2024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7.98万亿元、同比增长6.4%,占全省GDP比重达58.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4.1%。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更好地促进江苏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华社记者近日专访了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

      全方位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氛围

      问: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江苏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如何推进?

      答: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在江苏,民营经济已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将把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学习贯彻,把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好。

      前一阶段,我们及时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省委、省政府召开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引导大家正确看待形势,坚定发展信心,更好推动发展。

      最近,就贯彻落实总书记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列出了省领导牵头的15个重点调研课题,其中两个课题是关于民营经济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完善细化我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举措。

      下一步,我们一方面将持续营造好各方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氛围,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另一方面,进一步细化完善工作举措,压实责任、抓好落实,为民营企业“大显身手”“大有可为”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

      实打实解决民营企业“急难愁盼”

      问: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突出困难,江苏有哪些实招硬招?

      答: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就是要实打实解决民营企业的“急难愁盼”。我们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一是坚决破除各种障碍。让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我们建立了省级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库,使其在用地等要素保障方面享受省重大项目同等待遇。在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上,也有一些示范案例。下一步,将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两新”工作,鼓励民间投资进入更多细分行业领域。

      二是加大清欠账款力度。站在企业的角度看,现金流就是生命线。我省清欠工作已经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将统筹用好各类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快清欠进度,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解开更多“连环套”。同时构建长效机制,堵住新增欠款的“口子”,防止边清边欠。

      三是依法保护合法权益。法治是最有效的“定心丸”。我们已把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列入今年立法项目,草案正公开征求意见。针对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问题,我们将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避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此外,还将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提升涉外法律保护能力。

      四是用心用情纾困解难。这几年,在积极落实国家政策的同时,江苏也出台了“民营经济20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针对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除了在信贷上加力,还积极探索发展耐心资本,设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首个直投项目就是民营企业。“十四五”以来,江苏民营经济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0%以上,民营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累计降幅近40%。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政策精准度,更加有效地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五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做到亲不逾矩、亲而有度,清不远疏、清而有为。教育引导各级干部积极主动走近企业、服务企业,把担当和自律统一起来,坦坦荡荡同民营企业交朋友,帮助、支持广大民营企业家干一番事业。

      推动民营企业投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问: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方面,江苏如何更好发挥民营企业作用?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江苏作为第二经济大省,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江苏的民营企业,很多都是高新技术企业,九成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七成的省级研发机构建在民营企业,八成的专利授权、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投入来自于民营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需要各类创新主体“齐上阵”,民营企业是重要力量。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动更多重大攻关任务由民营企业承担。江苏的民营企业,很多都长期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将支持民营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等,共同面向产业需求去凝练科技问题、开展科研攻关,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二是加大科创平台向民营企业开放力度。江苏正在建设一批重大科创平台,将支持民营企业与相关平台共享科研基础设施,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联合开展项目研究、人才培养,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三是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向民营企业转化。用好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载体平台,持续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四是加强对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要素保障。坚持“股贷债保”联动,促进增加面向民营企业的科技贷款。帮助民营企业培育引进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到民营企业担任“科技副总”。推动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等政策“应享尽享”,加速自主创新产品应用推广。

      优化“五个环境”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问: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江苏如何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答:江苏营商环境建设总体走在前列,连续5年位列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突出优化“五个环境”:

      一是政策环境。着眼综合更优,推动政策集成创新,保持政策稳定性,形成合理预期,让各类经营主体有更多获得感。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最大限度做到“一键直达、免申即享”。

      二是市场环境。着眼公平有序,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切实做到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三是政务环境。着眼高效便利,在更多领域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通过数据赋能提升治理能力,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是法治环境。着眼公正透明,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公平的发展机会,让民营企业家能够安心踏实地抓创新、搞经营、谋发展。

      五是人文环境。着眼亲商安商,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实打实回应企业关切,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为民营企业“大显身手”提供实实在在支持
    2025/3/26 11:08:00    来源: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江苏是民营经济大省,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2024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7.98万亿元、同比增长6.4%,占全省GDP比重达58.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4.1%。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更好地促进江苏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华社记者近日专访了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

      全方位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氛围

      问: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江苏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如何推进?

      答: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在江苏,民营经济已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将把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学习贯彻,把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好。

      前一阶段,我们及时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省委、省政府召开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引导大家正确看待形势,坚定发展信心,更好推动发展。

      最近,就贯彻落实总书记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列出了省领导牵头的15个重点调研课题,其中两个课题是关于民营经济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完善细化我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举措。

      下一步,我们一方面将持续营造好各方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氛围,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另一方面,进一步细化完善工作举措,压实责任、抓好落实,为民营企业“大显身手”“大有可为”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

      实打实解决民营企业“急难愁盼”

      问: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突出困难,江苏有哪些实招硬招?

      答: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就是要实打实解决民营企业的“急难愁盼”。我们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一是坚决破除各种障碍。让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我们建立了省级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库,使其在用地等要素保障方面享受省重大项目同等待遇。在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上,也有一些示范案例。下一步,将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两新”工作,鼓励民间投资进入更多细分行业领域。

      二是加大清欠账款力度。站在企业的角度看,现金流就是生命线。我省清欠工作已经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将统筹用好各类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快清欠进度,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解开更多“连环套”。同时构建长效机制,堵住新增欠款的“口子”,防止边清边欠。

      三是依法保护合法权益。法治是最有效的“定心丸”。我们已把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列入今年立法项目,草案正公开征求意见。针对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问题,我们将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避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此外,还将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提升涉外法律保护能力。

      四是用心用情纾困解难。这几年,在积极落实国家政策的同时,江苏也出台了“民营经济20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针对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除了在信贷上加力,还积极探索发展耐心资本,设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首个直投项目就是民营企业。“十四五”以来,江苏民营经济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0%以上,民营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累计降幅近40%。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政策精准度,更加有效地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五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做到亲不逾矩、亲而有度,清不远疏、清而有为。教育引导各级干部积极主动走近企业、服务企业,把担当和自律统一起来,坦坦荡荡同民营企业交朋友,帮助、支持广大民营企业家干一番事业。

      推动民营企业投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问: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方面,江苏如何更好发挥民营企业作用?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江苏作为第二经济大省,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江苏的民营企业,很多都是高新技术企业,九成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七成的省级研发机构建在民营企业,八成的专利授权、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投入来自于民营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需要各类创新主体“齐上阵”,民营企业是重要力量。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动更多重大攻关任务由民营企业承担。江苏的民营企业,很多都长期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将支持民营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等,共同面向产业需求去凝练科技问题、开展科研攻关,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二是加大科创平台向民营企业开放力度。江苏正在建设一批重大科创平台,将支持民营企业与相关平台共享科研基础设施,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联合开展项目研究、人才培养,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三是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向民营企业转化。用好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载体平台,持续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四是加强对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要素保障。坚持“股贷债保”联动,促进增加面向民营企业的科技贷款。帮助民营企业培育引进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到民营企业担任“科技副总”。推动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等政策“应享尽享”,加速自主创新产品应用推广。

      优化“五个环境”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问: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江苏如何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答:江苏营商环境建设总体走在前列,连续5年位列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突出优化“五个环境”:

      一是政策环境。着眼综合更优,推动政策集成创新,保持政策稳定性,形成合理预期,让各类经营主体有更多获得感。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最大限度做到“一键直达、免申即享”。

      二是市场环境。着眼公平有序,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切实做到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三是政务环境。着眼高效便利,在更多领域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通过数据赋能提升治理能力,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是法治环境。着眼公正透明,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公平的发展机会,让民营企业家能够安心踏实地抓创新、搞经营、谋发展。

      五是人文环境。着眼亲商安商,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实打实回应企业关切,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文章编辑:李灿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