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旅游
围绕“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精彩、天天有场景”,构建焦作节会文旅IP,举行“百场展演、千场阅读、万场活动”,点亮焦作城市文化名片;打造一批文博场馆类A级旅游景区、推出“跟着考古游焦作”“跟着文物游焦作”系列活动,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打造“三条文化旅游带”“五大文旅片区”,以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引领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2024年我市文旅工作继续“卷”起来!
在昨日召开的2024年全市文化广电旅游工作会议上,《2024年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发布。今年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不移锚定“两个确保”,围绕新要求、抢抓新机遇、谋求新突破、力争新成效,着力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城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和体验基地,厚植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优势。
《要点》对今年全市文旅工作指出了明确方向——
大力开拓文旅市场。统筹各县(市、区)策划举办“春满中原·焦作过年”“龙腾怀川·粽情焦作”“活力夜焦作·快乐嗨一夏”“醉美金秋·相约焦作”等系列主题活动,以及云台山冰雪节、汉服花朝节、神农文化节、韩愈故里文化节、音乐节、荷花节、红叶节等特色节会活动,突出活动引领,强化文化赋能,创新营销方式,着力打造新业态、新场景、新体验,持续推动焦作文旅出圈出彩。研究制定2024年旅游市场营销奖励办法,继续推出“一票游焦作”景区门票联动政策,适时推出“乘高铁游焦作”“乘飞机游焦作”景区门票减免政策。积极联动山西、甘肃、云南等国内友好省市,推动实行门票互免、产品互宣、客源互送,促进跨区域旅游协作。
创新文物活化利用。在全市实施“特色百馆”培育计划,推动文博场馆景区化建设,打造一批文博场馆类A级旅游景区。创新提升博物馆陈展水平,使优秀馆藏文物由“阁中深藏”走向百姓生活日常,充分展现焦作文化底蕴和内涵。举办全市讲解员大赛,做好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开发研学课程,推出“跟着考古游焦作”“跟着文物游焦作”系列活动,加快形成市场优势,搭建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寻常,繁荣发展。
推动非遗创新利用。整合竹编、面塑、叶雕、糖画、绞胎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资源,创新开发传承形式,选择固定街区定期开设“非遗市集”;组织实施非遗“六进”百场系列活动;实施“非遗点亮计划”,加大对民宿、街区等非遗空间的改造力度,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成为文旅重要元素。深入挖掘太极拳资源,全面贯彻实施《焦作市太极拳保护和发展条例》,高质量推动河南理工大学太极拳重点学科建设,持续与Keep深度合作举办线上挑战赛和线下太极拳出圈活动,引导创作体现太极拳元素的文创产品等,持续推动太极拳“年轻化、时尚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
打造文旅品牌集群。启动云台山、陈家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指导解放区、温县、沁阳市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指导山阳区、武陟县全力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提高神农山、青天河景区的服务品质和业态体验,力争早日全新亮相;指导龙翔山、韩园、和生动物园完善提升,力争再创建1~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集合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创建1~2家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评定一批市级旅游休闲街区,持续布局文旅市集,形成新的休闲旅游吸引物。支持修武县创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恩州驿古街创建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开展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评选,指导每个县(市、区)打造1个夜间文旅消费场景。
实施精品文旅项目。围绕打造北部沿太行山自然山水景观带,中部沿天河、大沙河城市休闲景观带,南部沿黄河历史文化景观带“三条文化旅游带”,以及南水北调文化体验片区、大沙河休闲娱乐片区、沿山康养度假片区、云台天河生态旅游片区、万达广场文商旅片区“五大文旅片区”,着力推进计划总投资323亿元的26个续建文旅项目建设,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3亿元;推进计划总投资191.65亿元的38个新开工文旅项目落地。重点推进总投资80亿元的白鹿仓黄河歌谣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总投资12亿元的太行山军事文化主题公园、总投资10.1亿元的解放区云川印象、总投资10亿元的焦电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的百年矿业遗址公园暨黄河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总投资5.5亿元的嘉应观黄河治理文化和生态保护展示馆、总投资5亿元的万都大酒店、总投资5亿元的典礼学书历史文化主题乐园及匾额展览馆、总投资5亿元的恐龙欢乐世界等项目。
促进文旅业态提升。围绕“研学旅游”,挖掘太极拳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名人文化等高质量研学旅行资源,推出一批主题鲜明的研学旅行营地、精品研学课程和线路,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南研学品牌焦作精品研学产品体系。围绕“康养旅游”,依托文旅资源优势,立足文化养心、山水养眼、太极养气、怀药养生、民俗养性,积极构建结构合理、供给丰富、富有特色的康养旅游产品体系和空间体系。实施康养旅游城市建设行动,以沿太行山康养片区为重点,加快建设精品民宿集群,推进省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工作,打造高水平康养旅游目的地。围绕“乡村旅游”,持续增加我市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休闲观光园区、创客基地数量,打造更多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乡村景区化发展,在全市范围内认定一批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围绕“红色旅游”,创新开展“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重点支持云台山、青天河、西大井、老家莫沟、西滑封、十二会丰富红色旅游业态。围绕“体育旅游”,指导神农山、青天河创建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鼓励有条件的景区建设体育公园、露营基地和户外运动基地,鼓励景区积极承办国内外各种登山、骑行、健步走、马拉松等赛事,打造“跟着赛事游焦作”新风尚。围绕“工业旅游”,指导大咖食品有限公司创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指导龙佰、名仁等企业创建省级工业旅游基地。
(记者杨景鹏)
![]()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围绕“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精彩、天天有场景”,构建焦作节会文旅IP,举行“百场展演、千场阅读、万场活动”,点亮焦作城市文化名片;打造一批文博场馆类A级旅游景区、推出“跟着考古游焦作”“跟着文物游焦作”系列活动,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打造“三条文化旅游带”“五大文旅片区”,以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引领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2024年我市文旅工作继续“卷”起来!
在昨日召开的2024年全市文化广电旅游工作会议上,《2024年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发布。今年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不移锚定“两个确保”,围绕新要求、抢抓新机遇、谋求新突破、力争新成效,着力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城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和体验基地,厚植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优势。
《要点》对今年全市文旅工作指出了明确方向——
大力开拓文旅市场。统筹各县(市、区)策划举办“春满中原·焦作过年”“龙腾怀川·粽情焦作”“活力夜焦作·快乐嗨一夏”“醉美金秋·相约焦作”等系列主题活动,以及云台山冰雪节、汉服花朝节、神农文化节、韩愈故里文化节、音乐节、荷花节、红叶节等特色节会活动,突出活动引领,强化文化赋能,创新营销方式,着力打造新业态、新场景、新体验,持续推动焦作文旅出圈出彩。研究制定2024年旅游市场营销奖励办法,继续推出“一票游焦作”景区门票联动政策,适时推出“乘高铁游焦作”“乘飞机游焦作”景区门票减免政策。积极联动山西、甘肃、云南等国内友好省市,推动实行门票互免、产品互宣、客源互送,促进跨区域旅游协作。
创新文物活化利用。在全市实施“特色百馆”培育计划,推动文博场馆景区化建设,打造一批文博场馆类A级旅游景区。创新提升博物馆陈展水平,使优秀馆藏文物由“阁中深藏”走向百姓生活日常,充分展现焦作文化底蕴和内涵。举办全市讲解员大赛,做好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开发研学课程,推出“跟着考古游焦作”“跟着文物游焦作”系列活动,加快形成市场优势,搭建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寻常,繁荣发展。
推动非遗创新利用。整合竹编、面塑、叶雕、糖画、绞胎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资源,创新开发传承形式,选择固定街区定期开设“非遗市集”;组织实施非遗“六进”百场系列活动;实施“非遗点亮计划”,加大对民宿、街区等非遗空间的改造力度,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成为文旅重要元素。深入挖掘太极拳资源,全面贯彻实施《焦作市太极拳保护和发展条例》,高质量推动河南理工大学太极拳重点学科建设,持续与Keep深度合作举办线上挑战赛和线下太极拳出圈活动,引导创作体现太极拳元素的文创产品等,持续推动太极拳“年轻化、时尚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
打造文旅品牌集群。启动云台山、陈家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指导解放区、温县、沁阳市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指导山阳区、武陟县全力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提高神农山、青天河景区的服务品质和业态体验,力争早日全新亮相;指导龙翔山、韩园、和生动物园完善提升,力争再创建1~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集合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创建1~2家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评定一批市级旅游休闲街区,持续布局文旅市集,形成新的休闲旅游吸引物。支持修武县创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恩州驿古街创建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开展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评选,指导每个县(市、区)打造1个夜间文旅消费场景。
实施精品文旅项目。围绕打造北部沿太行山自然山水景观带,中部沿天河、大沙河城市休闲景观带,南部沿黄河历史文化景观带“三条文化旅游带”,以及南水北调文化体验片区、大沙河休闲娱乐片区、沿山康养度假片区、云台天河生态旅游片区、万达广场文商旅片区“五大文旅片区”,着力推进计划总投资323亿元的26个续建文旅项目建设,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3亿元;推进计划总投资191.65亿元的38个新开工文旅项目落地。重点推进总投资80亿元的白鹿仓黄河歌谣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总投资12亿元的太行山军事文化主题公园、总投资10.1亿元的解放区云川印象、总投资10亿元的焦电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的百年矿业遗址公园暨黄河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总投资5.5亿元的嘉应观黄河治理文化和生态保护展示馆、总投资5亿元的万都大酒店、总投资5亿元的典礼学书历史文化主题乐园及匾额展览馆、总投资5亿元的恐龙欢乐世界等项目。
促进文旅业态提升。围绕“研学旅游”,挖掘太极拳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名人文化等高质量研学旅行资源,推出一批主题鲜明的研学旅行营地、精品研学课程和线路,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南研学品牌焦作精品研学产品体系。围绕“康养旅游”,依托文旅资源优势,立足文化养心、山水养眼、太极养气、怀药养生、民俗养性,积极构建结构合理、供给丰富、富有特色的康养旅游产品体系和空间体系。实施康养旅游城市建设行动,以沿太行山康养片区为重点,加快建设精品民宿集群,推进省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工作,打造高水平康养旅游目的地。围绕“乡村旅游”,持续增加我市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休闲观光园区、创客基地数量,打造更多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乡村景区化发展,在全市范围内认定一批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围绕“红色旅游”,创新开展“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重点支持云台山、青天河、西大井、老家莫沟、西滑封、十二会丰富红色旅游业态。围绕“体育旅游”,指导神农山、青天河创建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鼓励有条件的景区建设体育公园、露营基地和户外运动基地,鼓励景区积极承办国内外各种登山、骑行、健步走、马拉松等赛事,打造“跟着赛事游焦作”新风尚。围绕“工业旅游”,指导大咖食品有限公司创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指导龙佰、名仁等企业创建省级工业旅游基地。
(记者杨景鹏)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