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聚焦
“1946年我被太行区第二届太行群英会评为‘二等边地杀敌英雄’称号,1946年12月3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点名表扬了我,当时一位干部专门跑来给我读了一遍报道,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4月17日上午,示范区宁郭镇党建办主任郭天流到大李村,为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张福堂拍摄讲党史故事的视频,张福堂的一番话让记者吃了一惊。
今年91岁的张福堂,小名张福保,村里至今还有很多人叫他张福保。1943年逃荒要饭流落到当时修武县王母泉村时,被日伪军抓去修战壕,后被八路军太行游击队解救带走。13岁的他还没有步枪高,就加入了八路军太行游击队,“得偿心愿,我当时高兴得大哭了一场!”张福堂说。
从1943年至1945年,张福堂随游击队在五连营、高寨、陆村一带与日伪军作战,后被选送到修获武工队。之后,根据组织安排,他在官庄、马村、大小李村民兵联防大队当民兵,领导群众斗地主、打恶霸。
1946年8月2日晚上,村里的地主恶霸勾结武陟县城的反动军队将村民兵联防大队部包围,当时民兵大都在外巡逻,只有张福堂一个人有一杆枪。情况危急,张福堂沉着冷静持枪与冲上来的敌人作战,人少的时候一枪撂倒一个,人多的时候就扔手榴弹,打退了敌人的两次冲锋,坚持到民兵大部队的回来,保住了队部存放的大批物资,立下了大功。这些革命事迹在武陟县史里有记载。1947年3月14日,张福堂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记者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里找到了1946年12月31日的报纸,在第二版的《太行群英会胜利闭幕》一文中,找到了张福保(张福堂)的名字,看到了当年群英会表彰的隆重盛况。“会场旗帜如林、锣鼓喧天,7000余人赶来庆贺,结彩披红的大汽车等着拉他们去游行……”提到张福保(张福堂)时,专门有这样一段描述,“特别是17岁的民兵小英雄张福保,更引起全场敬佩,他身体瘦小,还完全是个小孩,谁想到他就能创造了惊天动地的英勇杀敌事迹,当选为全区的英雄呢?奖品太多,奖旗太长,他两手张罗都把奖旗拿不好。发奖的同志帮助拿好了,摄影记者特为他单独拍了一张”。
新中国成立后,张福堂在组织的安排下,回到家乡宁郭镇大李村任党支部书记,组织群众恢复生产,带领群众耕地种田,建水利修公路,为群众办了很多实事。他的杀敌故事在村里也是妇孺皆知,农闲时给村里的孩子们讲打仗故事是他几十年的保留节目。
在近期宁郭镇的一次离任村干部排查中,张福堂无意告诉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徐龙飞自己被人民日报报道过的事,徐龙飞按图索骥找到了这篇新闻报道。近日,宁郭镇党建办的工作人员和徐龙飞找到他重新读了一遍报道,在时隔75年后又一次听到了报道诵读,张福堂泪流满面。
“我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参加了革命、入了党!这么多年来,我就认准了一点,只有聚在党旗下,永远跟党走,我们才能够不断走向胜利,老百姓的生活才能过的越来越好!”张福堂说。
记者 朱晓琳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1946年我被太行区第二届太行群英会评为‘二等边地杀敌英雄’称号,1946年12月3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点名表扬了我,当时一位干部专门跑来给我读了一遍报道,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4月17日上午,示范区宁郭镇党建办主任郭天流到大李村,为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张福堂拍摄讲党史故事的视频,张福堂的一番话让记者吃了一惊。
今年91岁的张福堂,小名张福保,村里至今还有很多人叫他张福保。1943年逃荒要饭流落到当时修武县王母泉村时,被日伪军抓去修战壕,后被八路军太行游击队解救带走。13岁的他还没有步枪高,就加入了八路军太行游击队,“得偿心愿,我当时高兴得大哭了一场!”张福堂说。
从1943年至1945年,张福堂随游击队在五连营、高寨、陆村一带与日伪军作战,后被选送到修获武工队。之后,根据组织安排,他在官庄、马村、大小李村民兵联防大队当民兵,领导群众斗地主、打恶霸。
1946年8月2日晚上,村里的地主恶霸勾结武陟县城的反动军队将村民兵联防大队部包围,当时民兵大都在外巡逻,只有张福堂一个人有一杆枪。情况危急,张福堂沉着冷静持枪与冲上来的敌人作战,人少的时候一枪撂倒一个,人多的时候就扔手榴弹,打退了敌人的两次冲锋,坚持到民兵大部队的回来,保住了队部存放的大批物资,立下了大功。这些革命事迹在武陟县史里有记载。1947年3月14日,张福堂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记者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里找到了1946年12月31日的报纸,在第二版的《太行群英会胜利闭幕》一文中,找到了张福保(张福堂)的名字,看到了当年群英会表彰的隆重盛况。“会场旗帜如林、锣鼓喧天,7000余人赶来庆贺,结彩披红的大汽车等着拉他们去游行……”提到张福保(张福堂)时,专门有这样一段描述,“特别是17岁的民兵小英雄张福保,更引起全场敬佩,他身体瘦小,还完全是个小孩,谁想到他就能创造了惊天动地的英勇杀敌事迹,当选为全区的英雄呢?奖品太多,奖旗太长,他两手张罗都把奖旗拿不好。发奖的同志帮助拿好了,摄影记者特为他单独拍了一张”。
新中国成立后,张福堂在组织的安排下,回到家乡宁郭镇大李村任党支部书记,组织群众恢复生产,带领群众耕地种田,建水利修公路,为群众办了很多实事。他的杀敌故事在村里也是妇孺皆知,农闲时给村里的孩子们讲打仗故事是他几十年的保留节目。
在近期宁郭镇的一次离任村干部排查中,张福堂无意告诉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徐龙飞自己被人民日报报道过的事,徐龙飞按图索骥找到了这篇新闻报道。近日,宁郭镇党建办的工作人员和徐龙飞找到他重新读了一遍报道,在时隔75年后又一次听到了报道诵读,张福堂泪流满面。
“我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参加了革命、入了党!这么多年来,我就认准了一点,只有聚在党旗下,永远跟党走,我们才能够不断走向胜利,老百姓的生活才能过的越来越好!”张福堂说。
记者 朱晓琳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