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聚焦
7月30日,《中国教育报》头版以《河南沁阳实施“村校联建”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教育路上村校双向奔赴》为题,关注沁阳教育。
什么是“村校联建,双融双创”?沁阳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原介绍:“按照沁阳市委组织部的要求,我们在部分农村学校与村庄开展‘村校联建,双融双创’活动。通过村委会干部和学校干部交叉任职,推进党建工作融合提升,文化共建,双向服务,建设具有乡土特色的农村学校,培养有劳动技能、社会实践能力、家国情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格劳动者。”
推动村校联建,沁阳市重点在“联”和“融”上下功夫。
《中国教育报》在报道中以西高小学为例,该校通过开展“寻找村宝”活动,邀请退休教师、有才艺的村民等担任编外辅导教师。在西高小学附近,住着一位骑行全国的老人吕旭泽,他收集了许多红色文化收藏品、纪念品。吕旭泽与沁阳市有关部门协同,将自己家的三层小楼改造成了“红色收藏馆”,供公众参观。
乡村也成为学生们的“大教室”。“我们定期组织学生到村史馆、千亩花海等地参观学习,了解赵寨村的红色革命史和发展史,领略村庄美景,发扬赵寨村艰苦奋斗的精神。”沁阳市紫陵镇赵寨小学校长常高亮说。
在沁阳市,一些学校还着力构建“校村联动教育共同体”。例如,沁阳市实验中学通过打好“组合拳”,筑牢“校—村—家”护苗管护网,共助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该校校长席正阳介绍,每学期初,学校都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以及其他处于各种困境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精准摸排和登记。
如今,沁阳市教体局“村校联建,双融双创”工作成效也在越来越多的乡村学校显现。
“村校联建,实现了教育资源和乡村资源的有效整合,不仅能够提升农村教育质量,还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沁阳市正在以创新的姿态、扎实的行动,深耕‘联’和‘融’的模式,探索出乡村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方式。”文章最后说。
(记者赵改玲)
总值班:王静锋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李学杰 |
编 辑:陈 婷 |
校 对:胡玉成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7月30日,《中国教育报》头版以《河南沁阳实施“村校联建”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教育路上村校双向奔赴》为题,关注沁阳教育。
什么是“村校联建,双融双创”?沁阳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原介绍:“按照沁阳市委组织部的要求,我们在部分农村学校与村庄开展‘村校联建,双融双创’活动。通过村委会干部和学校干部交叉任职,推进党建工作融合提升,文化共建,双向服务,建设具有乡土特色的农村学校,培养有劳动技能、社会实践能力、家国情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格劳动者。”
推动村校联建,沁阳市重点在“联”和“融”上下功夫。
《中国教育报》在报道中以西高小学为例,该校通过开展“寻找村宝”活动,邀请退休教师、有才艺的村民等担任编外辅导教师。在西高小学附近,住着一位骑行全国的老人吕旭泽,他收集了许多红色文化收藏品、纪念品。吕旭泽与沁阳市有关部门协同,将自己家的三层小楼改造成了“红色收藏馆”,供公众参观。
乡村也成为学生们的“大教室”。“我们定期组织学生到村史馆、千亩花海等地参观学习,了解赵寨村的红色革命史和发展史,领略村庄美景,发扬赵寨村艰苦奋斗的精神。”沁阳市紫陵镇赵寨小学校长常高亮说。
在沁阳市,一些学校还着力构建“校村联动教育共同体”。例如,沁阳市实验中学通过打好“组合拳”,筑牢“校—村—家”护苗管护网,共助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该校校长席正阳介绍,每学期初,学校都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以及其他处于各种困境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精准摸排和登记。
如今,沁阳市教体局“村校联建,双融双创”工作成效也在越来越多的乡村学校显现。
“村校联建,实现了教育资源和乡村资源的有效整合,不仅能够提升农村教育质量,还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沁阳市正在以创新的姿态、扎实的行动,深耕‘联’和‘融’的模式,探索出乡村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方式。”文章最后说。
(记者赵改玲)
总值班:王静锋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李学杰 |
编 辑:陈 婷 |
校 对:胡玉成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