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题
新闻背景
今年春节假期,焦作的街头巷尾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欢腾:景点排起长龙、市集人潮涌动、乡村年味十足,新场景、新玩法出圈出彩,多元业态融合共生激发消费潜力,织就一幅动人的年味画卷。
城区以“五大园区”文旅活动为引领,开启引客入城、留客在城新局面——陶三文化艺术展聚集非遗文化表演、陶瓷展览、音乐聚会、文创市集、民俗美食等多类业态;大沙河“又见·花火之夜”升级实景演艺、怀川市集、花船演绎、非遗手工、彩灯矩阵等业态和场景……新业态、新场景,成为解锁春节假期的“流量密码”。
代表委员建议
以新业态、新场景推动文旅游深度融合,大有可为。
市人大代表王保才表示,要深挖地域文化特色,依托太极拳、黄河文化等七大文化标识,打造沉浸式文旅项目,如陈家沟太极度假区、西大井1919煤炭工业文化研学线路,将文化元素融入景区规划、产品设计;创新业态与科技赋能,发展“微短剧+文旅”模式,推动工业遗产旅游、体育赛事等新兴业态,利用VR、短视频技术增强体验感,建设智慧景区提升服务效能;强化政策与项目支撑,实施旅游市场营销奖励办法等优惠政策,推进西大井、怀府恐龙园等在建项目,培育龙头企业和精品民宿,优化消费环境;做好品牌营销与全域联动,通过“一赛一节”等国际活动提升云台山、太极拳的全球知名度,联合太行山四省市推广,借助央视等媒体扩大曝光,形成“山海交响”文旅联盟效应。
“近年来,跟着赛事去旅游、跟着音乐去旅行,成为当下的一种潮流,受到追捧,因此打造‘体育+旅游’‘音乐+旅游’等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场景,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重要的新课题。”市政协委员赵方说,文旅消费新场景,是对传统文旅消费空间的创新与拓展,我们需要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元素、新业态,融合文化、旅游、科技、商业等多领域,在为旅游者提供全新体验和消费选择的同时,也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未来展望
着力推动文旅业态焕新,今年我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提升城市旅游。优化升级恩州驿、大沙河,建成运营平东里、陶瓷工业文化创意园等一批文旅新地标,谋划建设升级版“不夜城”,常态化举办演唱会,不断丰富城市旅游产品体系。
提质景区旅游。加速云台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世界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加快建设太极·蜜雪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把雪王市集、今夜·东沟打造成顶流IP。加快青天河、神农山、嘉应观、韩园等传统景区改造提升。
提优乡村旅游。精心打造一批村落景区化建设样板,探索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焦作路径”。
提效多业融合。积极发展“文旅+体育”“文旅+演艺”“文旅+微短剧”“文旅+科技”“文旅+游戏”等新兴业态,促进文旅产业与多元产业互动融通。
本报记者 杨景鹏
![]() |
![]() |
|
![]() |
焦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新闻背景
今年春节假期,焦作的街头巷尾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欢腾:景点排起长龙、市集人潮涌动、乡村年味十足,新场景、新玩法出圈出彩,多元业态融合共生激发消费潜力,织就一幅动人的年味画卷。
城区以“五大园区”文旅活动为引领,开启引客入城、留客在城新局面——陶三文化艺术展聚集非遗文化表演、陶瓷展览、音乐聚会、文创市集、民俗美食等多类业态;大沙河“又见·花火之夜”升级实景演艺、怀川市集、花船演绎、非遗手工、彩灯矩阵等业态和场景……新业态、新场景,成为解锁春节假期的“流量密码”。
代表委员建议
以新业态、新场景推动文旅游深度融合,大有可为。
市人大代表王保才表示,要深挖地域文化特色,依托太极拳、黄河文化等七大文化标识,打造沉浸式文旅项目,如陈家沟太极度假区、西大井1919煤炭工业文化研学线路,将文化元素融入景区规划、产品设计;创新业态与科技赋能,发展“微短剧+文旅”模式,推动工业遗产旅游、体育赛事等新兴业态,利用VR、短视频技术增强体验感,建设智慧景区提升服务效能;强化政策与项目支撑,实施旅游市场营销奖励办法等优惠政策,推进西大井、怀府恐龙园等在建项目,培育龙头企业和精品民宿,优化消费环境;做好品牌营销与全域联动,通过“一赛一节”等国际活动提升云台山、太极拳的全球知名度,联合太行山四省市推广,借助央视等媒体扩大曝光,形成“山海交响”文旅联盟效应。
“近年来,跟着赛事去旅游、跟着音乐去旅行,成为当下的一种潮流,受到追捧,因此打造‘体育+旅游’‘音乐+旅游’等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场景,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重要的新课题。”市政协委员赵方说,文旅消费新场景,是对传统文旅消费空间的创新与拓展,我们需要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元素、新业态,融合文化、旅游、科技、商业等多领域,在为旅游者提供全新体验和消费选择的同时,也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未来展望
着力推动文旅业态焕新,今年我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提升城市旅游。优化升级恩州驿、大沙河,建成运营平东里、陶瓷工业文化创意园等一批文旅新地标,谋划建设升级版“不夜城”,常态化举办演唱会,不断丰富城市旅游产品体系。
提质景区旅游。加速云台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世界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加快建设太极·蜜雪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把雪王市集、今夜·东沟打造成顶流IP。加快青天河、神农山、嘉应观、韩园等传统景区改造提升。
提优乡村旅游。精心打造一批村落景区化建设样板,探索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焦作路径”。
提效多业融合。积极发展“文旅+体育”“文旅+演艺”“文旅+微短剧”“文旅+科技”“文旅+游戏”等新兴业态,促进文旅产业与多元产业互动融通。
本报记者 杨景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