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024年科技创新工作目标确定
新闻中心首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记者从2023年12月28日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市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日益强劲。
2023年,我市坚定“两个依靠”、聚力科技创新,推动内生动力日益强劲。坚定依靠创新驱动转型、依靠人才支撑强市,优化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生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居全省第4位,焦作智慧岛荣获全省优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增长53%,居全省第1位,“四有”研发覆盖率达77%。与清华大学共建氟基新材料联合研究中心,深化与河南理工大学市校合作,发挥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示范作用,构建全链条成果转化体系。新能源汽车储能装置制造产业集群创成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实施“焦作英才计划”,科技人才库总人数达3310人。
在2024年我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中,提出“四个聚焦”,即聚焦创新引领,聚焦工业强市,聚焦产业兴城,聚焦民生幸福,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做好2024年工作,我市提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规模能级。特别是运用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不断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成果转化、人才引育四个体系,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全社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要完善主体培育体系。大力实施科创型种子企业培育行动,动态入库100家种子企业,力争新增6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库7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研究制定新的科技创新激励政策,谋划设立天使基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确保“四有”研发活动覆盖率保持在70%以上。要完善创新平台体系。积极融入省实验室体系,围绕新能源材料等主导产业,支持龙佰集团、多氟多新材料等企业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系统布局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推广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模式,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平台,力争新增25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焦作智慧岛、白鹭湖智慧岛,加快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着力构建科技企业孵化成长链条。要完善成果转化体系。常态化开展院(校)地科技合作,积极推动与河南理工大学融合协同发展,强化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机制,组织实施200项以上科技创新项目,力争在氢气提纯技术、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技术上实现突破。用好市科技大市场等交易平台,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发布等活动,力争技术合同成交额在50亿元以上,让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完善人才引育体系。坚持引育并重、以用为本,深入实施“焦作英才计划”,加强靶向引才、市场化引才,谋划设立人才基金,探索飞地引才新模式,力争引进3名以上中原英才、3000名以上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科技人才库达3600人。探索实施“院士团队项目进焦作”行动,努力引进6个以上院士团队项目。
(记者徐金华)
总值班:申金星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赵玉玲 |
编 辑:李润生 |
校 对:王以振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记者从2023年12月28日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市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日益强劲。
2023年,我市坚定“两个依靠”、聚力科技创新,推动内生动力日益强劲。坚定依靠创新驱动转型、依靠人才支撑强市,优化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生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居全省第4位,焦作智慧岛荣获全省优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增长53%,居全省第1位,“四有”研发覆盖率达77%。与清华大学共建氟基新材料联合研究中心,深化与河南理工大学市校合作,发挥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示范作用,构建全链条成果转化体系。新能源汽车储能装置制造产业集群创成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实施“焦作英才计划”,科技人才库总人数达3310人。
在2024年我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中,提出“四个聚焦”,即聚焦创新引领,聚焦工业强市,聚焦产业兴城,聚焦民生幸福,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做好2024年工作,我市提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规模能级。特别是运用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不断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成果转化、人才引育四个体系,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全社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要完善主体培育体系。大力实施科创型种子企业培育行动,动态入库100家种子企业,力争新增6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库7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研究制定新的科技创新激励政策,谋划设立天使基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确保“四有”研发活动覆盖率保持在70%以上。要完善创新平台体系。积极融入省实验室体系,围绕新能源材料等主导产业,支持龙佰集团、多氟多新材料等企业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系统布局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推广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模式,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平台,力争新增25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焦作智慧岛、白鹭湖智慧岛,加快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着力构建科技企业孵化成长链条。要完善成果转化体系。常态化开展院(校)地科技合作,积极推动与河南理工大学融合协同发展,强化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机制,组织实施200项以上科技创新项目,力争在氢气提纯技术、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技术上实现突破。用好市科技大市场等交易平台,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发布等活动,力争技术合同成交额在50亿元以上,让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完善人才引育体系。坚持引育并重、以用为本,深入实施“焦作英才计划”,加强靶向引才、市场化引才,谋划设立人才基金,探索飞地引才新模式,力争引进3名以上中原英才、3000名以上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科技人才库达3600人。探索实施“院士团队项目进焦作”行动,努力引进6个以上院士团队项目。
(记者徐金华)
总值班:申金星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赵玉玲 |
编 辑:李润生 |
校 对:王以振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