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焦作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焦作模式”引领民生幸福
    我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领先同行
    更新时间:2025/4/15 9:33:35    来源:焦作日报

      产业转型“蝶变”后的焦作,妥妥地打造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焦作模式。瞄准“打造焦作模式,形成河南经验,全国示范推广”目标,我市使出洪荒之力。

      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近70亿元,在全省率先完成煤矿棚户区改造,在采煤沉陷区建成万亩生态植物公园,推动采煤沉陷区由陈旧矿区到生态新城、“一煤独大”到绿色多元产业的“脱胎换骨式”转变;重点采煤沉陷区内居民避险安置问题全部解决,先后搬迁居民近1万户、3.7万人;积极改善提升民生和公共服务水平,完成道路修复52公里、管网修复30公里;利用山前坡地和沉稳沉陷区,规划建设焦作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25.23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21家。

      经过上百年规模化开采,我市遗留下60多平方公里的沉陷区,其中重点采煤沉陷区37平方公里。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因采煤沉陷受损耕地3.5万亩,受损建筑物275万平方米,受损道路318公里、管网153公里,直接经济损失约140亿元。

      按照“生态+产业+城市”总体思路建设,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我市通过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实现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形成“产城景一体融合”采煤沉陷区治理典型经验做法,打造焦作模式,形成河南经验,全国示范推广。

      中站区聚焦打造全国新能源产业电池材料基地定位,“产业+生态”,以争创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抓手,“产城一体”转型特色鲜明。重点谋划开发区道路、管网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重点谋划重大科技创新载体项目,布局一批接续替代产业,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

      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小李庄村村民李凤召,是独居老人。煤矿沉陷区改造项目实施之前,他自建的瓦房年久失修,残破不堪。沉陷区改造后,她住上了新楼房,再也不用担心下大雨而转移了。如今,宽敞明亮的客厅,崭新的家具家电,全新的生活让她喜上眉梢。

      马村区立足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聚焦打造全国生态产业新城定位,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宜工则工”的思路,以云台天河系统工程、原料药生产基地和智慧岛为抓手,实现产景融合发展;实施一批生态治理修复项目,实现陈旧矿区到生态新城的转变;实施一批接续平台产业项目,积极争取丽珠、健康元等生物医药龙头企业配套产业在马村落地。

      天更蓝了、水更绿了,企业更强了、名气更大了……一桩桩一件件的“变”,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而大家记在心里的,其实还有“不变”——始终坚持转型升级,一以贯之、坚定向前的决心和定力,从未改变。焦作人感慨,唯有将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聚焦产业转型才能再造发展优势;只有依靠创新驱动转型,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才能再现昔日辉煌。

    (记者孙国利)

    总值班:吕正军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刘 佳

    审 核:宁江东

    编 辑:李润生

    校 对:姬 祥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焦作模式”引领民生幸福
    我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领先同行
    2025/4/15 9:33:35    来源:焦作日报

      产业转型“蝶变”后的焦作,妥妥地打造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焦作模式。瞄准“打造焦作模式,形成河南经验,全国示范推广”目标,我市使出洪荒之力。

      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近70亿元,在全省率先完成煤矿棚户区改造,在采煤沉陷区建成万亩生态植物公园,推动采煤沉陷区由陈旧矿区到生态新城、“一煤独大”到绿色多元产业的“脱胎换骨式”转变;重点采煤沉陷区内居民避险安置问题全部解决,先后搬迁居民近1万户、3.7万人;积极改善提升民生和公共服务水平,完成道路修复52公里、管网修复30公里;利用山前坡地和沉稳沉陷区,规划建设焦作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25.23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21家。

      经过上百年规模化开采,我市遗留下60多平方公里的沉陷区,其中重点采煤沉陷区37平方公里。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因采煤沉陷受损耕地3.5万亩,受损建筑物275万平方米,受损道路318公里、管网153公里,直接经济损失约140亿元。

      按照“生态+产业+城市”总体思路建设,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我市通过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实现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形成“产城景一体融合”采煤沉陷区治理典型经验做法,打造焦作模式,形成河南经验,全国示范推广。

      中站区聚焦打造全国新能源产业电池材料基地定位,“产业+生态”,以争创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抓手,“产城一体”转型特色鲜明。重点谋划开发区道路、管网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重点谋划重大科技创新载体项目,布局一批接续替代产业,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

      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小李庄村村民李凤召,是独居老人。煤矿沉陷区改造项目实施之前,他自建的瓦房年久失修,残破不堪。沉陷区改造后,她住上了新楼房,再也不用担心下大雨而转移了。如今,宽敞明亮的客厅,崭新的家具家电,全新的生活让她喜上眉梢。

      马村区立足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聚焦打造全国生态产业新城定位,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宜工则工”的思路,以云台天河系统工程、原料药生产基地和智慧岛为抓手,实现产景融合发展;实施一批生态治理修复项目,实现陈旧矿区到生态新城的转变;实施一批接续平台产业项目,积极争取丽珠、健康元等生物医药龙头企业配套产业在马村落地。

      天更蓝了、水更绿了,企业更强了、名气更大了……一桩桩一件件的“变”,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而大家记在心里的,其实还有“不变”——始终坚持转型升级,一以贯之、坚定向前的决心和定力,从未改变。焦作人感慨,唯有将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聚焦产业转型才能再造发展优势;只有依靠创新驱动转型,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才能再现昔日辉煌。

    (记者孙国利)

    总值班:吕正军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刘 佳

    审 核:宁江东

    编 辑:李润生

    校 对:姬 祥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